赵春玲:三十五载守护一颗“中国心”

2017-11-12 21:34滕沣
晚晴 2017年11期
关键词:出厂班组祖国

滕沣

怀一颗“初心”传承三线精神

上世纪60年代,为响应国家建设“三线”的号召,赵春玲的父亲带着全家,沿着祖国的对角线,从东北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来到西南贵州山区,那一年赵春玲只有5岁。

小时候,赵春玲看到父亲的工作忙碌而又辛苦,大山里的生活也很艰苦,就问父亲,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么偏僻的地方?父亲说:“只要需要,我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大后,赵春玲终于明白了父亲的人生追求,父亲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航空动力事业,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1982年,赵春玲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发动机封冷工段的一名普通工人,并在1992年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持一颗“匠心”扎根封冷工段

封冷工段的任务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干得漂漂亮亮,就必须十分用心。赵春玲勤学好问,短时间内很快熟悉了发动机接收、油封、包装、出厂等全部业务,并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赵春玲牵头推广的质量课题研究,克服发动机包装外型凹凸不平的影响,每年都可以为公司节约不少包装材料。

在年复一年的坚守中,赵春玲不仅传承封冷工段精益求精的传统,还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勇于拥抱新的管理理念,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演绎新的突破,持一颗“匠心”在封冷工段扎根、成长。

秉一颗“专心”造质量过硬班组

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外形特殊、构成零件数量众多,发动机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更要进行严谨细致、乃至苛刻的检查。为保证发动机的出厂质量,赵春玲和她的班组制订了严格的检测办法。

发动机出厂封包过程中,仅发动机左右两侧需要检查的地方就有上千处,每次检查都要按照拟定的清单进行记录,班组成员之间还要进行互检。赵春玲说:“出厂检验不仅要看管路、辅件、壳体,还有所有的螺钉螺帽,不能有一丝疏忽,尤其是进气道,一点多余物都不能有。”对于关键部位的检查,赵春玲总是亲自动手,用一套特有的检查程序,憑着一把手电筒和一双眼睛,仔细地检查每一个细节。

近年来,公司两地生产、任务繁重,赵春玲的班组工作量大大增加,常常要老区、新区两头跑,虽然任务一年比一年沉重,赵春玲始终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保证产品质量,她带领的班组也被磨砺成一个质量过硬班组。

以一颗 “耐心”带出“明星团队”

用“润物细无声”的班组文化感染员工,用精益求精的业务能力影响员工。赵春玲非常注重工段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精益管理。在班组中推行“每天一课”,交叉业务培训等特色培训方法使班组员工每个人都具备多机型、跨专业的工作能力。有了赵春玲这样的带头人,班组成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对团队的认可度也很高。

2014年的一场大雨见证了这个团结的班组。封包厂房靠山而建,地势低洼,遇到大暴雨洪水灌进厂房。赵春玲和同事们半夜冒着倾盆大雨,撸起裤脚抢运航空发动机和零部件。历经三个昼夜,终于把库存的所有货品成功转移至安全地带,几十台发动机毫发无伤。

在赵春玲的带领下,她所在的工段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和管理水平多次获得全省、全国重要荣誉,成为“明星班组”和班组建设管理的标杆典范。赵春玲自己也成为大家眼中的“明星班组长”,个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贵州军工榜样”“中国航发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到祖国的任何地方。”这句话一直激励着赵春玲,也是她成为一名党员的“初心”,让她时刻牢记肩上的责任,时刻牢记党员的身份。坚守岗位三十五年,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她就是那个鲜活的“优秀共产党员”,她就是那个可爱又可敬的“党员代表”。endprint

猜你喜欢
出厂班组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您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意聊
对祖国唱出爱
夯实班组文化
2016年12月甘蔗与蔗糖市场动态
拖拉机报废的技术条件
浅谈企业如何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
我所理解的生活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