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锐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企业的迅速发展、数量急剧增多,亟须学校培养大量的实用性人才,而中职院校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作用,这些院校可以积极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本文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主要阐述对象,说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创新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交际能力和现代化信息处理能力等,促进中职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职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就业导向;创新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式是目前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学有所用”的需求,有效促进学生的就业,为国家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一定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这也是适应教育部对中职语文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的教学要求的重要体现。
一、中职语文教学对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一)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特色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的类型具有多样性,而中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这也是区别其他教育类型的重要特征。接受中职语文教育的学生在就业之际面临的是如何制作简历、怎样签订合同以及如何通过面试等问题,要求学生具备更加扎实的语文基础和更加专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这对于中职语文教育来说,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能力,突出能力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特色。
(二)企业与社会需要实用性人才
我国市场经济正面临一轮更加深入的改革,社会经济纵深发展,分工越加细化,对各色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企业为了占领人才制高点,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纷纷与中职教育机构签订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集体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色人才,再一次彰显了中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能够为这些企业培养具有实用性的专业人才,实现与社会的需求“无缝对接”,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同时,满足学生对教育“学有所用”的需求,帮助学生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上立足,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增强学生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方式探析
(一)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因而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发挥学生的建设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教师发现学生之间的不同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遵循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行层次分明的教学方式。如针对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教师需要制订专门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计划;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足的情况,可以将学生进行组团训练,让学生相互训练对方的口语交际能力,相互督促,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但也需要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设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不断努力,从而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次,教师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根据不同的单位需求自主选择实践方式,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教师注重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作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具有关键引导作用的一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如积极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而调整教学方式;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运用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如运用实践教学法,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考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级体系
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考评方式,能够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因而创建一种多元化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必要的。应当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家庭评价和单位对中职语文人才培养的评价综合起来,评价学生平时的表现、学习的态度、能力的高低、纪律的遵守等,使得教师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加以改进和提高,促使学生的能力获得不断的增强和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學活动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各用人单位加强合作,积极引导学生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自主选择锻炼自身语文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按照中职语文教学“能力本位”的要求,不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真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8).
[2]易芳.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创新[J].教师,20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