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晖
妈婆婆
□王 晖
1991年夏季,皖省遭受重大洪涝灾害,位于江淮之间的省会合肥也被惊人灾情震撼,滚滚洪涛淹没了地居巢湖西岸、与合肥相隔仅四十余公里的“千年古镇”三河和许多滨湖村庄。为帮助灾区乡民安全度冬,当年秋天,合肥市抽调市直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百余支救灾工作队开赴灾区。我作为一名救灾队员,曾在濒临巢湖的肥西县刘河乡沿河村待了三个多月,负责村内灾情调查上报和救灾食品、衣被等物资的发放监督。
工作余暇,我们几名驻村队员就在寄居乡民家中看书,或绕村转转、沿湖走走;有时,也应邀和乡民一起乘船下巢湖捕鱼,借用当时流行的救灾术语,这叫“积极参加灾民生产自救工作”。记得当时乡民从湖里捕捞上来最多的是一种小鱼,身长约有四五寸,形如成人小拇指般滚圆;它的上唇与一般鱼无异,奇怪的是,下唇顶端却长着一根近一寸长的针状硬刺,想象它在水里游弋时,就像一柄标枪或一支羽箭飞向前方,那模样一定是较为威严的。这种鱼学名叫什么?我至今不得而知,只知道当地乡民称之为“妈婆婆”。乡民们将它腹内杂物摘去,洗净并放入瓦钵中,上撒葱花、蒜苗段、腌红辣椒片,倒入酱油、醋,再舀上一大勺熬炼好的熟猪油浇在鱼身上;用土灶烧饭时,在大锅内的米与水之上支一个木架,将满盛鱼和作料的瓦钵放在架上,借锅内升腾弥漫的水蒸气来蒸鱼。待到饭熟,钵内鱼也熟了,吃起来味道甚佳。而那盛鱼的钵,肯定是出自简陋乡间民窑;估计烧制者制作时,过多考虑了节省成本,只在钵的内层草草抹了一层薄釉,外面根本舍不得上釉,就匆匆入炉烧了,以至和鱼端上桌后,这钵的外面仍现着瓦红色,透出淳厚、朴实的古风——与钵内鱼的鲜美一样,成了我记忆中至今萦绕不去的“双美”。
“妈婆婆”,乡民们在给这种小鱼起名时,用了一种极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创作的发端,是缘于过去乡间一些老婆婆常严词苛责媳妇,对于这种啰唆而尖刻的现象,媳妇们谓之“婆婆嘴长”。而这种小鱼正好也是下唇长而犀利,于是,富有幽默感的乡民们便将乡间陌头人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顺手拈来,稍加点化,作为了这种鱼的名字,用字极俭省,仅三个,但明快、熨帖而别致,已表达出完整的诗意。
其实,巢湖边的乡民向来是颇有诗意感的。还记得这首著名歌谣嘛:“大红旗下逞英豪,端起巢湖当水瓢。不怕老天不下雨,哪方干旱哪方浇。”——它就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的巢湖之滨。只是以今人眼光来看,这首民谣里溢出的那种豪迈雄健的诗风,总有点疯癔癫狂。至于“妈婆婆”这一同样源自民间的诗意创作,可能有人认为它的诗格不够高,但其中蕴蓄的诗家心态,却是极其从容、平和而诙谐的。若按司空图的《诗品》来分,诗味氤氲的“妈婆婆”大约可以归入“二十四品”中的“自然”或者“疏野”吧。
阿尔荐自《安徽工人日报》2017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