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称心』

2017-11-12 21:29郭庆晨
杂文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客观条件反作用力崇尚

●郭庆晨

『半称心』

●郭庆晨

杭州灵隐寺寺大殿多,楹联无数,其中有这样一副:“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初读此联,似有一种颓废之感,还透着几分忧伤。然而,静下心来细想,则觉得联中所表之意深刻,富含辩证意味。

人生是个大题目,其中充满着无尽的凶险与未知。人的一生不但要用功历练修为、努力做好自己,使自己足够强大,还要随时应对自然环境与人际关系等无数客观条件的考验。所以,要获得成功,很是不易。若要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称心如意,就更加地不容易。所以说,经过一番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之后,结果能够达到“半称心”,就算不错了。说实话,努力了,也奋斗了,可是效果不佳、收获寥寥的事,我们见过、经过的还少吗?可以说“半称心”,算得上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结果,也是一个很可以令人接受的结果。

诚然,崇尚完美,追求称心如意,是每个人的理想。生活中也无不显现甚至充斥着这样的理想。比如说,多日不见的朋友,会以“心想事成”向对方致意;逢年过节,也会用“万事如意”与亲友互致问候。但祝福终归是祝福,并不能代表现实。实际情况是严峻的,甚至是冷酷的。我们不否认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存在,也不排除许多人都能健康快乐生活的事实。但一些不可抗拒也防不胜防的天灾人祸仍在不挑时间、不选对象,随时随地地发生着:天生疾患不健康,父母早逝,少年失学,高考落榜,没有知己,好友遭遇不测,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穷困潦倒,破产毁业,遭人陷害,身体患有严重疾病……这些人生的大悲剧就不说了,夫妻不和、子女啃老、朋友反目、收入太低、看病太贵之类的“小事”不是每天都在发生,经常都在体验吗?

正因为如此,宋人方岳诗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常十有八九,而自己的那点事儿能够说得出口的不过十成中占二三成罢了,其余那六七成呢?对不起,因为羞于启齿,也就免谈了。诸多不如意的事实和现状,足以令人把“半称心”的人生目标当作一个理想的追求。

既然只求“半称心”,不求全满意,那么,是不是就用不着全身心地投入,只需闲着半个身子就足够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满意度虽然只是“半称心”,而努力却是需要全身心的。稍有点儿力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人在事业、工作上的努力也是同样的。个人努力总会被客观条件抵消掉一部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用了十分的努力,却只获得四分、五分的成功,是很正常的事情。倘若只肯付出五分的努力,别说一两分的成功都不把握,被反作用力完全抵消掉也说不定的。

为了达到理想的目标,古人崇尚“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心态。为达“半称心”的追求,必须付出全部的努力才行。

当然了,说得准确些,“半称心”其实并非具体的追求目标,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以“半称心”的心理看待生活、对待人生,就会知足,就会乐观。说白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足常乐吧。

不过,知足常乐毕竟太笼统,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概念。而“半称心”则为知足常乐标明了一个度——一半。有一半称心就知足,该令人减少多少烦恼,增加多少快乐!

故而,我赞赏“半称心”,并希望拥有“半称心”的心态。

猜你喜欢
客观条件反作用力崇尚
气球火箭
秦朝
———崇尚“大”的短暂朝代
崇尚精巧的枫丹白露画派
崇尚奋斗
正当防卫之不法侵害的司法认定:客观条件的主观标准
分析、概括法在牛顿第三定律中的应用
多向发力提升文化自信
浅谈微课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微机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分析及状态检修的探讨
用比较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