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茜 姚洁
【摘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类学生随着规模人数不断地增加,其在思想政治理論课的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也日趋显著。加之本身自主招生类学生与统招生学生相比较而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是一项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旨在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这两方面的创新来着手立意,以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些许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自主招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028-02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需求,逐步开始实施自主招生,且招生人数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在其招生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自主招生类学生与统招类学生在思想、心理状态、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不能以偏概全,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统领着指引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确立,是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课程。因此,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内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窘境
面对着高职自主招生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情况总结如下:
1.“混班”教学,层次不一
普通高职在招生学生时,会根据各专业招生比例来实行自主招生。一般来说,同一专业的学生可能在自主招生和统招之间的比例为1:1或1:2,因而各专业之间自主招生类学生相对来说人数不是很多,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是大班合班教学,因而在教学模式上,就存在着自主招生类学生与统招生学生混班、不同专业之间混班教学情况。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本身是最大化地合理配置了教学资源,但就其教学效果来看,并不十分地理想。
首先,高职自主招生类学生生源来自于普通高中生或中职中专生,而统招生学生是经过国家统一高考的应届或历届高中生,两者之间存在着生源质量层次性的差异化。自主招生类学生与统招类学生相比较而言,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理解能力也会稍差一些。同一个问题,可能面对统招生,一笔带过,稍作讲解便可进入下个主题;而面对自主招生类学生,可能需把前因后果简单地口语化地进行详细描述。因而把这两类学生放在同一个课堂上进行统一教学,是不合时宜的。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时还会把文科类学生与理工类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混班教学,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文科类学生思维与理工类学生思维是完全不一致的,合班放在一起教学,虽然可以彼此教学相长,但存的问题也很显著。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为例,前半部分主要是以中国建国后的历史为脉络,浅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而讲历史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内容。面对文科类学生,可以在已知的前提下,由浅入深地探讨理论知识在现今社会的现实应用;而面对理工类学生,可能大多地是需要回顾历史,重温历史。
因而,是否需要进行混班教学或怎样寻求混班教学的最佳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面临的新课题。
2.课程偏理论化,兴趣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政治术语较多,实用性和攻利性较其他专业课程而言稍弱。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由“社会人”向“政治人”的转变过程中,必不可少地需要了解、认知、深刻把握其中的内涵。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来看,自主招生类高职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兴趣不足,课堂上要么昏昏欲睡,要么直盯手机,更有甚者,男生在课堂上联盟打游戏,女生在课堂上互相织毛衣;再不济,就直接旷课。面对以上情景,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倍感痛心,可能还有一份无奈。除了加强课堂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外,可能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都需要结合学生自身思想心理特点,来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实现高职“职业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3.自控能力差,易懈怠
据调查显示,并不是所有的高职自主招生类学生都存在着学习积极性比较低、违规违纪现象频繁等现象。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初入大学时,也都心怀理想,规划着自己的大学生生涯,希望在大学生活中,能够学有所长。面对着这样一部分人群,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积极性很高,主动回答老师问题,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但从长期来看,缺乏执行的持久性以及自主能力性不高。面对其他学生的鼓动诱惑,往往会迷失或偏移方向。还有一部分人群,他们想有所发展,想能够学习一些知识,可往往坚持不下来,学习动力不足。一堂课45分钟,可能前10分钟课堂状态还可以,越往后,可能状态越差。
面对这两种人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来为课堂所用,在课堂上能够从一而终,思想不偏移,状态不扭转。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三者课程均是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期通过于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因而,这些课程在内容上都和价值理论、时事政治相关,具备一定的隐性和理论性,与学生所希望的实战技能课程有一定的差距。毕竟,这些课程所带来的内心修养、信念的支撑在短期内看不到具体的经济效益和带来的物质实惠,因而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根植于学生内心,需要根据学生特点来进行教学。
1.分类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行分类教学,即突破了以往传统“一锅端、大杂烩”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渠道录取的学生,他们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分门别类的进行有效教学。首先在统招生和自主招生类学生之间要进行“区别对待”,其次在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之间也要进行“差别安排”。例如:我校通信技术专业和光纤通信专业均存在统招生和自主招生类学生,在安排课程设置的时候,便可以把两个均是理工类专业且又是自主招生类学生放在一起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知识为基础,以讲清理论观点为重点,侧重于培养人文素养,在教学方法上以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课堂实践教学等为主。而我校文科专业是市场营销专业和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在“基础课”教学中就会突出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讲授基本知识为辅,在教学方法上多侧重于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式探究。
2.视觉启发式教学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类学生大多95后,书本理论基础稍薄弱,喜欢更直观的视觉感受,以及这种感受所带来的心理感悟。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来进行视觉启发式教学。
所谓视觉启发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课堂过程中,通过图片、简短视频或角色扮演、情境演示的方式阐述某一理论要点,然后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学习、掌握该理论知识,并通过问题提问或引申启发,引导学生把该理论知识再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上,指导他们去分析、去探讨社会上所出现的某些现象,对那些有困惑、有质疑的观点在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前提下去探索、去争辩,然后从中寻找答案进行解惑,进而实现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增加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实践参与式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均动手能力比较强,喜爱亲自参与,易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寻找解决事情的方式方法,自主招生类学生亦甚。此外,自主招生类学生与统招类学生相比较而言,学习能力稍弱,理解能力稍差。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层次性的展开。
首先,在课堂实践中,主要注重书本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参与的融合。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均是大班授课,因而如何让多达200人的课堂全民参与到实践中,是一项重大难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可在开篇的时候,以实践项目“走近名师”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走进大学,走进大师,了解大学精神、大学学习的理念和专业前景,当面聆听名师做人做学问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珍惜大学生活、规划大学生活的建议。以此做好访谈记录,并在课堂上提交实践报告书,共同分享名师教诲。这样便把书本内容和实践结合起來,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中,释疑解惑,使学生在独立研究学习的同时,自觉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肤浅的纸上谈兵,真正达到所谓的知行合一。
其次,在社会实践中,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比如说可以深入到贫困地区开展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到社区去体验民情、了解社情;到知名企业去考察学习;到沿海发达城市去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就;当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政府部门参观学习,体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等等,希望通过通过观察祖国各地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差异及现实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建立对现存政治体系的信心,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报国之志。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这一章节中,可以让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谈一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也可以让身处城市的大学生深入农村,去体验、感悟现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与心中所想象理解的是否一致,以
在实践中体验变化,在实践中感悟变化。
4.微博互动式教学
现今的90后大学生大多离不开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其中自主招生类学生尤甚。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看到大批的“低头党”。他们大多在浏览网页、刷微博、看朋友圈、购物、游戏等等。如何把自媒体手段运用到课程中来,是每个老师在互联网时代所必须解答的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也是这样。为了解决自主招生类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易懈怠的问题,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老师可在微博中发布问题,由学生来进行回答。这样,便解决了机不离手、眼不离机的现实情况,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方式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因而要想提高其教学质量,也可在考核机制上,进行考试体制的改革。由单纯基础知识的考核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的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加重过程考核比例,减少期末试卷考核比例,改变那种死记硬背,考完知识点就完事的形式主义。在过程考核过程中,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以最大限度地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过程考核中平时成绩可分为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的叠加。其中个人成绩包含日常出勤、课堂讨论参与情况及个人作业;小组成绩则是学生彼此之间自行组队后而参与的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团体分数。这样,两者相结合后,在教学过程中,既考察了自主招生类学生因轻理论、重实践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身自我意识强而缺乏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可以说,这种考核方式是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策略的重大突破。当然,此种方法也可应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
参考文献:
[1]承友明.自主招生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14年6月第 2 期.
[2]洪国志.安徽地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11卷.
[3]韩效辉.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年2月第30卷第2期.
作者简介:王茜茜(1987-),女,安徽颍上人,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姚洁(1984-),女,浙江瑞安人,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信息化。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