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玉静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本人也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教学
1 自我预习,明确学习目标
自我预习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应在课前对第二天要讲解的章节从头到尾细细地研读一遍,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做一下标注,不会、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需要做的例题、习题动笔算一算,写一写,画一画,可适当记一记笔记,有个记录。通过自我预习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头脑中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对似懂非懂的知识内容及有关习题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初中学生在小学一直是在听老师讲话,根本没有自我预习这个习惯,根本不会预习,所以这段预习过程刚开始在课堂上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怎样分析理解教材,怎样记笔记,形成好的阅读习惯后,则由学生自己在课前完成。为了考查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在刚开始上课时对简单知识进行提问,再把学生课前预习中出现的难点、疑点一一罗列出来,作为板书,留着稍后解决。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对知识有一个浅层次的了解,同时这也是对新知识的一个小小剖析,也是对新知识的一个质疑过程。而对知识的消化理解需要一个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学习成绩要想提高,必须目标明确,而每节课要学什么,通过自我预习就达到了目的。
2 强化评析,巩固知识点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显然有局限性,对知识点的剖析仅限于表面,要想全面、透彻掌握所学知识,离不开教师的评析。这个评析可以灵活些,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教者就可即时指出问题或不足,也可在处理一部分习题后,集中讲解。由于知识层次不同,让学生像教师一样把一节课的新知识琢磨透,那是不可能的。教师本身的学识,加上多年教学经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挖掘的深刻程度,是学生不及的。教者站在高角度、高层次分析问题,给出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比如:几何题中常常要做辅助线,怎样引辅助线,怎样思考才可引出这样的辅助线,从哪儿着手,有些规律性的知识,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可知晓,教师要给出技巧性的方法,教师就是要给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方法和技能。
教师的评析是在充分讨论交流基础上再次进行修正、归纳。在评析过程中,传授学法很关键,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应用题时,要组织同学讨论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方法、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自我反思,深化知识结构
反思过程,不可以不做,学生学不好,成绩上不来,往往缺少的就是这一过程。反思首先要对当天或几日来的知识点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一些典型习题再回忆回忆,这一步计算怎么样,那一步证明怎么书写,这一条辅助线怎么想的,从中可以悟出很多东西,有时可以发现解题规律,有时还会有更简练的解题方法,而自己发现与教师告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爱动脑,爱思考的孩子永远都是很优秀的。为什么有的学生试题一变样、变形就不会,就是缺少反思,回味无穷的道理就在这儿,知识结构要具备完整的体系,反思才会领悟的更全面,更深刻。
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深刻认识过程,是对认知结果的监控和体验。数学的理解要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获得,而领悟又要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因此有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障。为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可在评价环节设置空间,如找出具有规律性独立思考的空间,解答难疑时悬念的空间,在新知结束后回味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质疑、自我发现,体会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使他们的思维更深刻、更广阔、更全面,對知识的认识得到了升华,体验更丰富了,认识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先讲知识要点,知识结构,然后讲解例题,处理习题,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学生完全是在教师支配下,把知识通过教师的灌输装进头脑,再模仿,通过机械重复,熟能生巧。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他们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而往往陷入到拼时间、拼消耗、低效率竞争的怪圈之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搭时费力,收效甚微。这样仅仅以获得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摧残和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不能够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不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多年教学的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只有研究学生,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的活动变成他们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才能演绎精彩,激发灵动,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是教师自说自导的表演,完成教学内容形式化的任务。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要深入体会新课标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发挥学生潜能,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一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