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随着教学模式的逐渐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教于乐”;兴趣;教学模式
一、“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的简述及其特点
“寓教于乐”教学模式是基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关于“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将快乐的情绪内化为自身对学习的爱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享受学习的趣味。根据快乐教学模式的内涵,可以将“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的特点总结归纳为三点:
1.“寓教于乐”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是“寓教于乐”教学的本质属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相关层面都应该贯彻趣味性的属性原则。
2.“寓教于乐”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愉悦性,即学生在教学中要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另外,寓教于乐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和谐性,它要求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3.另外,寓教于乐教学模式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个性化特点,这主要是指寓教于乐教学是基于学生实际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主权,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小学语文“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一)做好课堂导入
要想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堂导入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方法如下:
1.围绕主题做好课堂导入。教师在做课堂导入时,要围绕课文主题,对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进行引导。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尽量选择浅显易懂的素材,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艺精美的小文章,课文中的内容积极向上,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现学生和文章作者情感的交融,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设置悬念。小学生天性好动,他们的思维极为活跃,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备课时设置悬念,设计一些疑问,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激发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
4.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材中都会介绍文章作者的生平简介,教师在讲解课文前要做好文章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创作背景,为学生学好课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小学语文实现寓教于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氛围的营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个是和谐的生生关系。在师生关系方面,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努力,也就是说教师要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一起按照教学设计进入到知识探索中。例如在学习《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课文学习之后可以进行知识拓展:“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统计学生的回答,有的学生表示会,有的表示不会,根据之前课文学习中的“不要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的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动手做做看”,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在生生关系方面,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定任务主题让学习小组探究,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开展课文话剧演出等,通过这些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优化课堂教学氛围。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教师在其中一定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并且要多用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表现,避免因批评不当导致学生内心情感受到伤害,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做好课堂内容训练
小学生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审美判断时,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愿望,教师要想实现小学语文寓教于乐,必须做好课堂内容训练,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并从中获取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1.进行趣味性的课堂练习。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精讲精练,加强“讲”和“练”的有效结合,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在每节课中穿插10分钟左右的课堂练习,使学生能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重难点内容,巩固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
2.合理安排课后训练。合理安排课后训练能够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后训练,要做到形式多样,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3.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语文素材。由于语文课堂教学受到课时、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语文素材,结合课文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素材,并应用到日后的写作训练中。
三、总结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但逻辑抽象思维较差,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和积累生活中的语文素材,并将其摘录下来,开展多样化的兴趣小组,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其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李世婷.寓教于乐理念与小学语文教育问题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2).
[2]王磊.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08).
[3]朱明旭.问則能“达”,“道”可以道——问答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7(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