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玉
【摘要】文言文是华夏历史的载体,是华夏灿烂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自然艰涩难懂,学生难免会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而文言文教学,往往采用机械或教者一言堂的模式,更让学生感到无趣无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语文新课改的大环境中,以及文言文教学逐步得到关注的今天,探讨文言文的教学效益,成了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通过对文言文教学方略的探究,以为可从引发趣味、互换角色、读中感悟、授之以渔等方面入手进行施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 兴趣角色 授之以渔 感悟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9-0103-02
“文言文”的意思其实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文言文也叫做语体文。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学习文言文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学习文言文能有助于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炼字的能力和阅读能力,提升文学修养。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要在继承传统中吸收和发展,对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况且现在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题已成为必考题型,占据着重要的分量。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谓与时俱进,顺应了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已向纵深发展。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诸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毋庸讳言,相对于现代文,文言文教学改革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付出、探讨和成效还是不成比例。文言文至今依然是诸多教师感到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触碰的难啃的“骨头”。
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益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讲新课,让学生有浓厚兴致,使之“乐学”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常言也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心目中,枯燥无味、艰深难懂的文言文,一开始运用什么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笔者感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以及作者的生平、创作概况、趣闻轶事还是不能少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据此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教学《赵普》一课,是这样开讲的: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功臣,一次,宋太祖问赵普:“天下什么东西最大?”赵普没有立刻做出回答,他的头脑正在快速地思考着。他想,当然不可能是某种有形的东西了。那么,应回作父母最大呢,还是皇帝的皇权最大呢?他继续斟酌着,宋太祖又问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比其他物件都大”?赵普又想了一会儿,回答说:“世界上道理最大。”宋太祖当即拍手称赞说:“对,对,道理是人人都要遵守的,就是我当皇帝的,也要服从道理,你回答得妙极了。”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可赵普先后辅助赵匡胤和赵匡义两位君主,竟然相安无事,而且深得宠幸。这是为什么呢?那他与宋太祖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的人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赵普》,想不想知道赵普身上还有什么故事呢?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理,让学生乐于想学这篇文言文。因此开讲除了用故事导入,还可以通过逸闻趣事,民间传说,典故,熱点事件,奇异现象等内容导入,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可小觑的。
二、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真主人,使之“想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直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教者占据讲台,大都采用以教师串讲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串讲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中将文言字词一一梳理,并学会翻译。但是,也正是这种串讲的方法使文言文的课堂失去了魅力。用串讲的方式讲解文言文,使课堂的主体完全变成了老师,学生所能做的只有被动地接受,于是,文言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只剩下单调的文言知识,使学生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文言文教学。
其实,作为老师,并不需要如此的累,我们的文言文课堂也可以更有生机。实现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进行角色的互换,教师退到后台,退居“第二线”,而把学生推向前台,进入“第一线”,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为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就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笔者在授课时,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成8至9个小组,每组由5至6个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课程中,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每个小组安排一部分学习内容,根据分派内容的多少,确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是10至5分钟,各个小组的同学聚集起来,一起学习本小组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进行大组交流。教师适时点评、点拨、归结。由于要评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更优秀,因此各个小组的学生变得“想学”,都能主动地投入学习。这不仅能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文言文慵懒,还能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从而积极认真地去学习,学习热情高涨,整个课堂变得气氛热烈,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使之“深学”
现行的教材所选文言文通常是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有的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现就以《晏子使楚》一文为例,简述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首先粗读。要求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些,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学生很快知道文章写的内容了,即写了“楚王和臣子密谋诬陷阴谋”和“晏子巧妙应对挫败阴谋”这两方面内容。其次精读。在《晏子使楚》的课堂阅读环节中,笔者首先对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代表分别朗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地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第一部分读出楚王君臣的对待使臣的不友善,狡黠的语气,第二部分读出了晏子郑重中的不卑不亢、义正词严的语气,读出了楚王的尴尬,自我解嘲的语气。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的居然更好了。再次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读通读透,才能深刻感悟、理解其义。经过点拨,学生领悟到了晏子的能言善辩,他是用了巧妙的类比手法来反驳的,也就是由自然界的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生长,其结果是不一样的,来类比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形象特点,进而深刻感悟到:环境能改变人,环境能影响人。endprint
四、把握规律,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使之“爱”学
一位哲人曾说,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除了主张人人动手,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把握文言文语言表述的规律,渗透或启发学生归纳学习的方法,学生就不会感到茫然无序,无从入手,学习效益就能事半功倍,就会变得爱学。比如:对于文言文中常见的和特殊的几种句式引导学生这样归纳出来:
1.“如……何”、“若……何”句式。古汉语中,“如(若)”、“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固定结构。“如何(若何)”,可译为“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何……之有”句式“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不亦……乎”句式。“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氣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对译。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孰”、“……孰与……”句式。“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5.“得无……乎”句式。“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6.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固定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此外对于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议、一词多义等等,也引导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善于去归纳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众所周知,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以上几点只是笔者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尝试做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由于文言文类别不同,难易不同,长短不同,教法自然有别,如何采用更好的方略来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还有待于继续多探索,多思考,多归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