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案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017-11-11 08:57王桂霞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专业课

摘要:案例教学是寻找理论和实践恰当结合点的教学方式,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理清案例教学的涵义及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业院校经管专业案例教学的实践,找到案例教学没有发挥应有优势的原因主要是,案例选择质量不高、教学双方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不足等。为此,一方面应强化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加强建设案例库,另一方面,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为案例教学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案例教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

基金项目:吉林农大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经济学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项目(GH1213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22.043

案例教学是一种追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0世纪30年代应用于经济管理类教学之中,并取得显著成效,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杰出经济管理人才。在我国案例教学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逐步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加以运用和实践。但由于人们对案例教学的认知程度不足、缺乏运用及实践经验等,案例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如何提升案例教学水平是当前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亟待思考的问题。

1 关于案例教学涵义及理念的认识

关于案例教学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对案例教学涵义的认知不尽相同。有些人将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举例子”误认为成案例教学。而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通过让教学对象(学生)主动参加到教学过程中,以增强教学对象对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理论体系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思考问题、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和个人品质的提升。在教学内容上,不再单纯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将真实世界引入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解决实际问题。从教学评价上,评价目标呈现多样化、多维度。评价方式包括对学生阶段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

2 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案例教学的实践

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案例教学实践的跟踪调查,发现88%的学生对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表示不满意,92%的学生要求采取案例教学法。虽然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类教学课程中运用比较普遍。但仍有25%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并没有完全认可。其原因既受到案例选取的质量、案例数量和案例来源因素的影响,也与教师案例教学水平和学生个体特征密切相关。

2.1 案例选择质量不高

一方面,有些案例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教师缺乏对案例的分析和整理,专业性和理论深度不强。另一方面,许多案例来自于国外,案例中所讲述的背景和内容,并不符合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特征,达不到从案例教学中加深对原理理解的目的。

2.2 教学双方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不足

案例教学对教学双方均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从教师方面看,要求教师自身能深刻全面的理解案例教学课程系统,熟练了解和掌握当前经济的发展状况。从学生方面看,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在案例相关资料的查找和预习上,并且自身要自觉主动的学习,配合老师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实际上,目前该校教学双方均未达到这种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2.3 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

目前,该校常见的案例讨论组织方法是将学生分小组演示案例分析结果并回答相应问题,或者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多个案例,并指定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案例,这经常造成由小组中的某位学生着手准备案例,而其他学生根本没有完整的阅读教师在课前布置的案例,更别说对案例展开系统的思考。由于小组成员对案例事先不做充分准备,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应有效果。

2.4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案例教学的开展流于形式

受教学计划的束缚,一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占用课堂时间太长,导致留给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不足。因此,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仍旧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乏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而学生只有死记硬背。这种将案例教学作为讲授式的举例根源在于教师对案例教学认识上的模糊,对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实际帮助有限。

3 提升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课案例教学效果的途径

3.1 强化教师的选拔与培养

在选拔任用教师时,在关注教师自身知识体系和教学修养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同时, 还可以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培训、教师间案例教学课程比赛,使案例教学的氛围更加浓厚。

3.2 加快建设案例库和案例的编写

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基础和条件。对教师来说,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重案例的代表性,并能夠足以带动学生的参与;其次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师应深入企业、农户调研。通过提炼企业、农户内部的真实案例,丰富案例库,提高案例库建设水平。同时,实现与其他高校案例库的合作与交流,及时更新案例库内容。

3.3 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机制

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应提高课堂案例教学及讨论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同时应注重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和团队、小组合作中的作用,坚决杜绝学生“搭便车”。

3.4 为案例教学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倾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鼓励教师正真参与开展案例教学,应改变以科研论文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将案例编写视为参考成果,使具有高水平的案例作为职称评定、科研考核重要参考的指标。

作者简介:王桂霞,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专业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借鉴美国大学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