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水稻旱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整体流程,对播种、滴灌、施肥及田间杂草的防除等关键环节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优化种植结构,水稻旱作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稻;旱作;滴灌;水肥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22.008
旱作水稻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将旱田整地、精量播种、侧深施肥、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全新水稻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采取旱田直播,田间不保持水层,由滴灌来满足水稻全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并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的需求实施精准施肥,突破了水稻“水坐”种植的传统方式,为水源匮乏、丘陵漫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全新的突破。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和绿色食品水稻对品种的要求,选用米质优良、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
2 种子及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选用特定的水稻拌种剂,采用先进的拌种机进行高质量拌种,以防止土传病虫害和粉种的发生。
3 整地
在秋翻秋耙的基础上,播前平整土地,达到地面平坦、表土松软细碎,地表无土块杂物的标准,播前镇压。
4 播种
选用特定播种机进行機械化作业,播种时一次性完成铺设滴灌带、施基肥等复式作业。
4.1播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20℃时即可播种,从4月25日~5月5日开始播种,5月10日前播种结束。
4.2播种量
采用特制的旱作水稻穴播机,在播种同时进行滴灌带铺设和侧深施肥。播幅宽1.45米、播种8行、宽窄行栽培,穴播穴距8.7厘米,播种量150~175公斤/公顷,即每穴在12~13粒左右,每平方米550~570粒左右。
4.3播种深度
在2厘米左右,做到浅不能露籽,深不能捂苗。
4.4滴灌带铺设
滴灌带深度在1~3厘米,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播种机每个播幅宽1.6米,播种8行,铺设2根滴灌带,每个滴灌带为4行水稻植株供水。
4.5基肥
基肥采用侧深施肥方式进行,肥带在苗带侧3厘米,深度在5~7厘米之间,每公顷施腐殖螯和复合肥(16-16-16)400公斤,保证种、肥隔离。
5 田间管理
5.1水分管理
水稻全生育期需水由滴灌和自然降水来满足,根据天气情况、水稻根系土壤湿度以及田间长势情况实时调控。
5.1.1播种后 播种后立即滴灌,使土壤达到饱和状态后停灌,一直到出苗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水量应以满足出苗即可,尽量少滴以促使地温快速升高,利于出苗。
5.1.2出苗至3叶期 滴灌使土壤达到饱和状态停灌,到土壤表面略有发干时再滴灌。
5.1.3分蘖期至长穗期 持续多次滴灌,每次滴灌到水稻根系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时停灌,当土壤水分下降到70%(湿润状态)开始滴灌。
5.1.4结实期 这个时期是水稻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期,而且因为气温高,田间土壤水分蒸发量和叶片蒸发量都很大,所以应加大滴水量和频率,使土壤含水量始终处于饱和与半饱和状态。
5.2追肥
根据水稻长势与生育时期适时适量施肥。通过滴灌系统追施适量稻晟液体肥,使水稻全生育期达到精准施肥,按作物需求及时供给。
5.2.1原则 注重氮肥,稳定磷肥,增加钾肥,补充硅肥。施肥目标是提高水稻抗病、抗低温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培育壮秆大穗,确保穗大粒多。
5.2.2施肥时期与施肥量 6月5日~25日结合滴灌施用稻晟壮苗肥3次,每次每公顷施用20公斤。
5.2.3出穗前后根据需要适量喷施叶面肥 每亩用稻花香高硅肥100毫升、碧护1克对适量水叶面喷施,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保证正常生长发育而促成最佳产量。
6 预防冷害
由于该栽培模式采用水稻旱作滴灌栽培方式,田间不建立水层,遇到低温冷害时无法加深水层来进行预防,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以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危害。选用抗低温、耐冷性强的品种;培育壮苗,提高植株的抗寒性;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增施磷钾肥,促进早熟。磷肥全部基肥施入,钾肥60%基肥、40%追肥;施用硅肥,硅肥施后可有效地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7 杂草防除
由于田间杂草基数的不同和播后田间封闭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田间封闭很难做到一次解决杂草的问题,特别是旱田的一些常发、多发性杂草,如鸭趾草、黎、稗草、马唐等,中后期生长迅速,应选择合适药剂加以早期防除,一旦杂草过大,防除效果就会变差,水稻也易受到抑制。
8 病虫害的防治
由于是旱作条件,一般水田常发生的病虫害旱作条件下发生较少且轻微,一旦发生病虫害可采用相应药剂进行防治。
9 收获与脱谷
完熟达95%即可收获。边收边捆,做好晾晒,降低稻谷水分。
作者简介:许葵花,大专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