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课堂中思政教育的渗透

2017-11-11 08:33陈业丽
科技视界 2017年16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陈业丽

【摘 要】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信息化的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多变,难以捕捉,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因此,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开展思想教育,依托教材,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持续时间长、所占课时比例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优势,有利于摆脱思政教育当下的窘困局面。

【关键词】大数据;英语课堂;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现如今,全球化的经济、多元化的文化以及信息化的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了强烈冲击。大数据时代,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加,信息的存储方式亦更加多元。对于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者而言,现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信息化水平高,能熟练使用各种网络资源和软件。大数据的海量、多元、高速等特性既可以帮助教育研究者实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然后,这样海量多元的数据带来了巨大的筛选和辨别难度,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一块“硬伤”,长期以来,填鸭式、说教式、照本宣科式的课堂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排斥,往往是教师敷衍着教,学生敷衍着上。另一方面,仅仅由专职思政教师进行一周4课时的理论传授,而且很多都是“普理式”肤浅教育,教学时长短,理论覆盖面窄,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更不要说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思想了。

早在2010年,在《专业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位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莫非就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既然是系统工程,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需要各专业、各课程的高校全体教师都能参与进来”。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只注重对本门课程知识要点的教学,缺乏结合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课教师缺乏有效的德育手段。杨艳红尝试在高校语文课堂渗透思政教育,提出通过建立“云课堂”,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思政知识。

同样,高校英语教学也不能囿于听、说、读、写等纯语言知识的讲授,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应当透过语言的表象剖析其所传达的文化和人文精神,借助英语的桥梁作用,更加深刻、客觀地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借助各种新媒体,如微信,QQ, 超星学习通等云课程平台,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2 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思政教育渗透的途径

尝试将思政教育与公共基础课结合,从课时量最大及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基础科目入手,通过公共基础教师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这样。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入手。

在一个班级的课堂上,每次课前都有学生自主决定话题的“free speech”,有一个组学生做的是讨论《人民的名义》为何那么火,演讲结束后,这组学生还在超星云课堂学习群中抛出一个问题:How to deal with corruption?(如何治理腐败?)。不少同学认为是权力在作祟,教师这时可以反问他们:难道都是权力的错?你能每次都把持住自己?借此,引导学生意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这样的辩论时有发生,在学习群中,中英文可以夹杂,但严禁大篇幅汉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锻炼了英语水平,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并可以积极引导。

(2)利用超星学习通,建立英语“云课堂,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思政知识

慕课、云课堂、各种网络学习平台正在全球方兴未艾,并正在深刻地影响传统教育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学习方式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当今已经有很多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云课堂”。

比如我校正在正在推进的超星学习通,高校英语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将学问与技术完美联结,通过“云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政渗透,对中西方世界及各自文化有更加辩证的认识。最近在学生的QQ群里转发了一篇微信,关于许渊冲先生在《朗读者》节目上的视频,许老先生是世界最高翻译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首位亚洲获奖者。许先生的译本“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一些学生感叹:原来我们的诗歌那么精妙。而许先生96岁高龄依然每日工作至凌晨,每天“向夜晚偷几个小时”的人生精神,更是让学生折服。

此外通过云课堂,教师定期不定期发布一些关于当下热点的讨论话题,通过分析学生的回帖等数据,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兴趣热点,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动态调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结合课堂上所上内容,教师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看法,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更加有思想教育效果。

3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体会到了网络的种种便利,涌现出了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要顺势而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的水平,为教学添砖加瓦。坚持与时俱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育渗透的效率,并进而反哺课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时闪现他们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火花,善加利用,抓住这一思政教育的良好时机,正确引导,不仅能事半功倍启迪教育学生,而且可以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朱莉.论大数据如何改变教育[J].2014.(3):5-7.

[2]莫非.专业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位问题的思考[J].2010.(8):94-97.

[3]杨艳红.大数据时代我国高校语文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渗透[J].2015(5):7-8.

[4]任秋菲.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探析[J].2014.(3):21-24.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