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狄 杨磊
摘 要:针对某水电站平面控制网第9次复测成果反映出的网点出现“位移”的情况,通过对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中测边距的对比分析、网点稳定性的分析以及前方交会法与垂线测值的对比分析,得出测边距引入的系统误差造成个别网点“假动”的结论。
关键词:平面控制网;稳定性分析;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TV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815001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位于浙江省云和县瓯江上游大溪支流龙泉溪上,距丽水市66km。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放木(竹)及防洪等综合效益。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 2761km2,水库正常蓄水位184.00m,校核洪水位192.70m,总库容13.93亿m3,属不完全年调节水库。坝后式厂房内设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0MW。紧水滩水电站属一等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溢洪浅孔和中孔、引水系统、发电厂房、过坝设施等。
拦河坝为混凝土三心双曲变厚拱坝,最大坝高102m,坝顶高程194.00m,坝顶弧长350.60m,坝顶宽5m,拱冠粱断面最大底宽24.60m,厚高比0.24。坝体分20个坝段,河床中部8~13#坝段为引水管坝段,溢洪中孔布设在6#和14#坝段,溢洪浅孔布设在5#和15#坝段,7#坝段坝后设有电梯塔。坝区位于峡谷段,河床宽度约100m,河谷宽高比3.06,岸坡40~60°,两岸地形对称。坝址基岩为花岗斑岩,岩层完整,岩性均一、坚硬,风化较浅。坝址区未发现重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 平面变形测量布置
2.1 平面控制网
平面变形监测控制网(简称平面控制网)是大坝水平位移监测的基准网,前7期控制网复测时均由B0、A0、B1、B2、B4、拱9、拱10、拱11共8个点组成,其中B4、拱9、拱10、拱11为工作基点,布置情况见图1(左)。2005年第8期开始,取消了拱10、拱11 2点,网形由原来的8个点变为图1(右)的6个点形式,改变后控制网仍为边角网,共30个方向,15条边,最大边长约1.06km,最短边长约0.26km,平均边长0.6km,网点平均高程约200m。
网点均浇筑了钢筋混凝土观测墩,采用强制对中装置。拱9、拱10、拱11为原有施工控制网点,建在出露的基岩上,采用水电十二局自制的强制对中底盘,1993年换成和其它网点相一致的飞翔仪器厂生产的强制对中底盘,提高了对中精度。B0、B1、B2、A0、B4为86年初所建的观测墩。
2.2 水平位移测点
2.2.1 前方交会法
1993年工程竣工时共布设9个前方交会水平位移观测墩,位于3#、4#、7#、9#、10#、11#、12#、13#、15#坝段的坝顶。1997年5月开始,减少了前方交会观测点数量,现观测的有AL4、AL7、AL9、AL13、AL15共5个测点,以拱9和B4作为工作基点,按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
各点的X、Y坐标方向及正负号规定为:X沿上下游方向,以向上游方向为正;Y沿左右岸方向,以向左岸方向为正。
2.2.2 正、倒垂线
紧水滩拱坝共布置正倒垂线5组、21个测点。正垂线从坝顶194m高程经坝体内预埋的Φ300mm的垂线管向下悬挂。4#坝段和17#坝段的垂线悬挂到153m经向廊道,长42m,在153m和177m高程各设有测站(测点)。7#、11#和13#坝段的垂线长75m,悬挂到120m廊道,在120m、150m 和177m 高程各设有测站。正垂线测站共13处(即13 个测点)。倒垂线下端锚固在深入基岩30m(7#、11#和13#坝段)和40m(3#和17#坝段)的倒垂孔(护管直径为200mm)底部。上端高程和正垂线相衔接。两坝肩的垂线仅在上部153m 处设有测站,中间3条垂线分别在120m和100m(或105m)处设有测站。倒垂线长55~65m,测站共8处。
正、倒垂线均采用直径1mm的不锈钢丝,用CG-2A型垂线坐标仪进行X、Y2个方向的观测,2004年后实现了自动化采集。各点的X、Y坐标方向及正負号规定为:X方向为径向,以向上游(径外)为正;Y方向为拱切线方向,以指向左侧为正。
大坝水平位移测点布置图如图2所示。
2.3 观测方法
平面控制网共观测了9期,复测具体时间与施测单位信息见表1。1986年6月—1988年8月期间观测了5期,其后1993年3月观测了第6期,第1次大坝定检后1997年12月观测了第7期。前7期均由华东勘测设计院测量队承担,水平角观测用Wild T3经纬仪,除第1期采用全圆观测法外,第2期开始均采用全组合法观测,边长观测采用ME3000测距仪,从第2期开始采用双时段观测,每时段观测往返边长。
第8期平面控制网水平角观测采用TCA2003全站仪,按全圆法进行施测,测值精度较高。第九期观测仪器采用瑞士Leica TM30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仪器测边精度为(0.6+1×D×10-6)mm、测角精度为0.5″。
3 平面控制网分析
3.1 问题描述
鉴于B2、B4以及拱9(拱9)于第6期(1993年)之前进行了对中底盘重新安装,第6~9期观测数据与第1~5期观测数据没有可比性,因此上述表中第2~5期累积变化量以第1期为首期,第6~9期累积变化量以第6期为首期。
各期平面监测网平差后的网点间隔位移量(当期与上期之差)见表2,过程线见图3。由图表数据可见:
拱9、B4在第9期时X向间隔位移相对较大(超过3mm),但Y向很小;
B2在第7期和第9期时Y向间隔位移较大,但X向并不明显;
从2向叠加计算后的间隔位移看,拱9、B4、B2近3期的间隔位移都呈正值,尤其是第9期相比第8期的位移较大;不过,从单向的位移来看,这3个点都看不出持续的位移变化。endprint
3.2 观测边长分析
鉴于历次观测采用的人员和方法有变化,为进一步分析网点“变形”的原因,找出可能存在误差的来源,对各次的观测边长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第1~5期观测边长变化量以第1期为首期,第6~9期观测边长变化量以第6期为首期,统计成果见表3。由表中数据结果可见:
B2~B1边长从第5期开始,存在持续减小的趋势,这与前述B2存在向河谷方向的位移的判断一致,第3次定检时专家组认为B2不稳。为真实反应仪器观测边长本身的变化情况,因此在统计边长差值之和时,不计入B2~B1观测边长;
前8期的观测边长变化量均较小,各条边长变化正负相间,边长差值之和仅为数mm,可见观测边长精度有保证,测量结果较为可靠;
第9期的测距边变化量较大,与第6期相比,各条边的差值均为正值(变长),30条边差值之和达到了27.2mm,平均每条边偏长了近2mm。观测边长如此明显的整体变化,说明存在着系统误差,如果直接计算网点位移,必然会带来较大的趋势性误差;
拱9和B4作为交会法的工作基点,是否发生位移最受关注。从第9期的平差结果看,拱9向上游产生了5~6mm的较大位移,B4亦向上游产生了3~4mm的较大位移。分析其原因,并非是拱9和B4本身的位移,只是在以B0、A0、B1、B2拟稳的平差條件下,观测边长系统偏长,导致了拱9和B4所谓的“向上游位移”。
3.3 前方交会法与垂线测值对比分析
垂线自动化观测(坝顶绝对位移)与坝顶前方交会法测值(已转换为径切向位移)对比过程线见图4,由图可见:
对应坝段2种方法测得的径向位移变化一致,测值规律相同,变化幅度接近,观测精度均较好,可相互印证;
对应坝段2种方法测得的切向位移也基本一致,但由于切向位移变化小、前方交会法观测精度相对垂线低,因此交会法的过程线测值波动略大;
针对个别年份前方交会法切向位移极值偏大的问题,如图4.3-5所示(圆圈中标明),在个别年份前方交会法测值向下游极值时刻,与之对应的垂线测值亦出现极值,且变幅基本一致,是由低温高水位工况引起的。
交会法与垂线的测值规律一致,变幅接近,观测精度均较好,2种方法的过程线均较稳定,未见任何测点有趋势性的时效变化。从交会法的测值结果,可判断认为,交会法的工作基点B4和拱9应该是稳定的。
4 结论
拱9和B4作为交会法的工作基点,是否发生位移最受关注。从第9期的平差结果看,拱9向上游产生了5~6mm的较大位移,B4亦向上游产生了3~4mm的较大位移。分析其原因,并非是拱9和B4本身的位移,只是在以B0、A0、B1、B2拟稳的平差条件下,观测边长系统偏长,导致了拱9和B4所谓的“向上游位移”;
对比垂线与交会法的观测成果,两者基本一致,均未见时效变化,作为交会法工作基点的拱9、B4应该是稳定的。
参考文献
[1]顾孝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M.
[2]沈静,付青萍.水电站平面控制网网点稳定性分析及位移修正[J].大坝与安全,2010(6):35-37.
作者简介:张伟狄(1981-),男,浙江象山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电设计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