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进退两难

2017-11-11 16:39冯骥才
特别文摘 2017年19期
关键词:历史名人故居名人

说到当前名人故居的话题,马上想到一个词儿:进退两难。

一边是历史名人的故居被推土机一个个夷平,城市失去了自己这种灵魂性确凿的存在,泯灭掉一份份珍贵的遗存,城市因之一点点减少它历史积淀的厚重;一边却是一个个名人故居被作为旅游的景点与招牌“开发”出来,亮闪闪推到人们面前。可是,待走进这些重新“打造”的名人故居里,不过是一些老照片、陈年的家具什物,墙上挂着临时搞来的、往往与这些故居主人并无关系的老字画,再加上一些传记性和功劳簿式的文字简介,空洞乏味,没有感觉。然而,这样的故居正在各地争先恐后地“打造”着——特别是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

造成这两种极端性问题的是没有认识到名人故居的真正价值,或者都是从实用和经济价值看待与对待名人故居。当认为名人故居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时,想也没想就一挥而去;当看到名人故居可以招引游人、赚得钱财时,便急急忙忙一通涂脂抹粉地推将出来。这两种极端看似相反,立脚点却都是功利主义的决断文化。

文化的价值主要是精神价值,名人故居亦然。它的价值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有人会说故居建筑不是物质的吗?但单看物质恐怕并不珍贵,它们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就像我们在巴黎近郊奥维尔那间不足7平方米的斜顶且昏暗的凡·高故居感受到的——那真是一种震撼!由此我们更坚定地认为: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在历史名人这个特定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

所以說,名人故居的工作是致力体现一个个非凡的个性的精神与品质。

如果从精神层面上去建设名人故居,一定会着重名人的“人”;如果只想打赚钱的主意,一定只想用名人的“名”。

可是没有“人”的“名”,魅力有限。因此各地新开发的名人故居到头来大半是门可罗雀。

由于过去对名人故居认识有限,许多故居得不到保护而不复存在;偶有存留,时过境迁,故居主人留下的大量实物和细节也渐渐消失。一旦动手去建,却不知如何来做;再加上对历史文化知之有限,难免把它们当作那种古村落的财主们的宅院热热闹闹布置一下,就推到旅游市场里了。

关键是要聘请专家。其实凡重要的历史名人,大都有学者专事研究其生平传记、性情习惯和事业历程。唯专家能细心挖掘史料,察觉埋藏在看似平常的故居中尚存的珍贵细节,设法再现故居主人独特的文化氛围与生命氛围。文化上的事,离开专家、离开文化的性质和规律就难免错误百出。当然,更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名人故居观”:到底想以故居建设来增强一个城市或地方的精神文化,还是只想用它牟利赚钱。

(摘自《冯骥才作品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历史名人故居名人
卫立煌故居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魂兮归来返故居
抢注历史名人故里行为的法律效力研究
历史名人身份大起底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我国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