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
摘要:戏剧的繁荣表现着文化的繁荣。戏剧的形式是综合艺术,戏剧的内容包罗万象,地方特色与地域文化是戏剧生产的方向与追求,因此戏剧一旦生产,它所蕴含的形式与内容也就代表着当地的文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地方戏剧;繁荣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代表各地风俗传统和最高艺术水准的地方戏剧,带着各自的笑脸纷纷亮相,尽心尽力打造,其中不乏精品力作,让观众思想其思想,为传统地方戏剧艺术繁荣贡献着以不同代价换来的产品。对这种繁荣,我们惊喜,我们感叹。这里有付出,有收获,有成功,也有失败,更有思考。
一、地方戏剧在现今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意识的危机
社会各阶层,包括各级政府,对什么是地方戏剧发展以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抢救、保护地方戏剧是延续和保持民族基因的千秋大事,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责任;认识不到地方戏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政府投入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目前地方戏剧保护工作多被认为是文化部门一家之事,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广大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尚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地方戏剧的合力。
(二)流失破坏的危机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地方戏剧节目在日常生产生活及社会活动中使用频率日趋减少,地方戏剧的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地方戏剧正在逐渐流失,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如一些传统苗族侗族习俗正逐步失去生存土壤,大部分传统手工技艺正在逐渐消亡,龙舞、狮舞、赛龙舟等传统竞技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一些地方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对地方戏剧进行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极大地破坏了地方戏剧的原真性。
(三)传承保护的危机
地方戏剧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多靠口传身授,有的仅仅只靠子承父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一些传统工艺不再成为生存的必需,并且现存的大多数地方戏剧已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再加上新的一代对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缺乏兴趣,因此,地方戏剧因许多民间艺人年逾古稀或相继去世而失传,使得后继无人,许多项目面临失传。
二、做好地方戲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营造好地方戏剧保护的社会氛围
一要认真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传媒宣传地方戏剧知识。二要利用传统节日和通过举办地方戏剧展示、民族民间文艺节目巡回演出等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地方戏剧文化。三要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地方戏剧保护工作,增强保护意识,为地方戏剧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要建立健全地方戏剧保护长效机制
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把地方戏剧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要建全完善地方戏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地方戏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二是要加强地方戏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地方戏剧保护长效机制。三是要建立长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地方戏剧保护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非遗展示设施和重点传承基地建设,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地方戏剧保护予以资助,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四是落实上级有关扶持激励政策,建立传承人扶助机制,提高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待遇,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留住人才,确保地方戏剧事业发展、进步。
(三)要做好地方戏剧的传承保护工作
要坚持古为今用、辩证扬弃的原则,着眼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对地方戏剧进行梳理,实行分类传承保护。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但由于社会的变迁,不适用当今社会生活的地方戏剧项目,或由于没有传承人而濒于消亡的地方戏剧项目,要尽快制定抢救保护措施,运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和实物等多种方式给予保存,以便后人研究、传承和利用;对仍然可以传承,或有经济价值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支持传承,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逐步提高地方戏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在文化产业视域下要做好地方戏剧与产业发展结合的文章,这就要求对具有本地特色和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要给予扶持,使地方戏剧项目走向市场,让老百姓从中受到实惠,使地方戏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亚民,吕天品.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及商业模式[J].商业研究,2010(03).
[2]庞荣,黄洪焱.广西桂林彩调的现状与生存策略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乡村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