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语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

2017-11-10 14:18涂乐水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0期

涂乐水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汉维植物词语的研究,了解它们在汉维民族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对比分析归类,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来论证汉维语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初步探索维吾尔语植物词语的汉译规律,为今后学习维吾尔语及其文化积累经验。

关键词:汉维语;植物词语;文化内涵差异;产生的原因

植物名词是在汉维两种语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词语。在人们与植物的共生中,人们逐渐了解了这些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品性,并根据它们不同的性状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植物名词不仅蕴含着汉维民族浓厚的文化风情,而且深刻地反映两个民族的哲学思想。本论文以具体的植物词语为例,并参考诗歌,民谣等书籍资料,将相同的植物词语在汉维语中的不同文化内涵分为三大类,并从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宗教信仰这三个方面分析这种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对促进汉维互译和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漢维语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

汉维语言中有许多植物词语除其本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一定的模式。

(一)植物词语相同,文化内涵也相同

由于植物的性质和植物本身是一致的,因此,维吾尔族人和汉族人对这一植物的认识是相似的,具有趋同性。例如:

松 与

“松”在汉维两种语言中都象征着“顽强、高尚的品格”。古代维吾尔族人受先民的生态观念影响对树木有着强烈的崇拜意识。因此,在维吾尔文学作品中,许多树和花都被赋予了人类的性格和特征。例如鲁拜诗中所说的:

松树以其绿色为装饰,它以直为贵,任谁做到像松树一样直,那他会赢得人们的爱戴。(阿·吾提库尔(鲁拜诗))

这首诗中的“直”字,除了表明松树的外貌和生长习性外,还突出表现了维吾尔族人赋予给它的“顽强”的品格。而汉族自古以来就把“松”、“梅”、“竹”比作“岁寒三友”,赋予它们“坚贞不屈”的情操。

(二)植物词语相同,文化内涵不对等

由于汉维民族的语言分别凝聚着各自民族的文化,因此汉维两种民族对同一植物产生了不同的联想和想象,导致有些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等。例如:

柳树 与

“柳树”在汉、维两种语言中的象征意义略为不同。在维吾尔语言中,柳树多象征“少女的妩媚可爱、或者苗条身材”。如维吾尔文学作品中描述的:

情人的腰身就像柳枝一样苗条,她的话语就像糖一样甜蜜。她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就像天上的仙女一般。(载《维吾尔民间文学》)

在汉语中,“柳”与“留”谐音,往往被赋予了“挽留、离别、思念”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描述,它形象地概述了戒边战士思念家乡和亲人,不舍离别的思想感情。

(三)植物词语相同,文化内涵相反

由于汉、维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所以这两个民族对于具有相同属性的同一植物词语会赋予其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

向日葵 与

在汉族人的思想观念中,“向日葵”,是象征光明的花,给人带来美好的希望,是“快乐、健康、富有活力,始终积极向上”的象征。它浑身是宝,产出的葵花籽既可以食用,又可以榨油。而与汉语对向日葵的赞扬不同的是,在维吾尔语民谣中向日葵是个含有贬义的植物词语,有着非常不好的寓意,是“背叛爱情,两面派”的代名词。

二、汉维语植物词语文化内涵产生差异的原因

汉维语中植物词语不同的文化内涵,正好作为了解汉维民族不同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对以上汉维语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的研究,可总结出汉维植物词语文化内涵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思维方式不同

由于人类的大脑结构是一样的,所以汉维民族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对同一植物有不同的认识。例如汉维两个民族对于“花”的认识有所不同。维吾尔族与花卉有很深的渊源,在维吾尔族家庭中每一个家庭都在院子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花卉。维吾尔语中也常用“(花)”来比喻姑娘“善良大方”等品质。维吾尔族人也喜欢给姑娘们起带花的名字。而在汉语里人们很少用花做人名,但是却赋予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不同的感情,使鲜花拥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梅花象征坚贞不渝,百合花象征百年好合等等。

(二)审美心理不同

汉维民族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在观察视角和感知重点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同一种植物在一个民族看来,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美感联想,使人产生愉悦感。而在另一个民族眼中,却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厌恶。例如:“榆树”,由于榆树具有抗寒耐旱的特征,汉族人通常用它来象征“坚韧不屈”的品格。又因为“榆”的谐音是“余”,所以“榆树”还象征着“富裕”。而在维吾尔语中,“(榆树)”却象征着“受迫害的人,或孤独的流浪者”。

(三)宗教信仰不同

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种思想观念,它反映在思维过程的方方面面。因此,各民族所创造使用的植物词语和自己民族所信奉的宗教信仰总是联系紧密。对汉民族影响较大的有佛教、道教和儒家学说。而古代维吾尔族曾信奉过萨满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植物的象征意义与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我们常常提到的“菩提树”。在汉语中有“大彻大悟”的涵义。相传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的庇荫下修成正果的,人们将菩提树视为“神圣之树”。而维吾尔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因此菩提树在维吾尔语中没有文化内涵。

三、结语

汉维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对维吾尔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特点和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植物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提高我们的文化意识,克服文化排斥心理。而且也有助于唤起人们爱护植物、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阿布利孜·牙库甫.维吾尔语详解辞典[K].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7):686.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8):70-79.

[3]晁正蓉.维吾尔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民族文化内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5):96-114.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