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艳++汪爱民
【摘 要】教导即教育指导,其基本的逻辑思路是“问题答案”,教师按照自己积累的经验或教育理念,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引导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其突出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成长轨迹、良好行为习惯的引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理智和理性地去认识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育更有效。
【关键词】教导 引导 体验感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79
今年开学,接手一个新生班的班主任工作。几年未带过新生了,心理还真的有点忐忑,因为班级所有事物都得你从头带起。该怎样安排好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谈话该说什么?第一次卫生大扫除该怎样部署?面对这几个问题我重点考虑了第一次谈话的内容,至于卫生打扫的分工,准备见机行事。
所有的同学如期而至,简单的欢迎和自我介绍之后,我开始了与学生的第一次谈话。谈话的主题是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关心爱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D1021这个集体。谈话结束,我一想看看这次谈话的效果,二也想观察观察我班51个同学的第一次表现。
于是,我没做任何的分工安排,就让学生自己去安排自己要做的活。我对学生说道:“今天的大扫除我不分工,也不安排负责人,由你们自己找活干,共同把教室卫生打扫干净,半小时后我来检查。”话音刚落,不少同学就开始找工具干了起来,可见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强的。我笑着离开了,半小时后回来,学生们已坐在座位上等。教室里转了一圈后,问道:“同学们,教室你们扫了、擦了、拖了,干不干净呢?”学生低下头看到了地上密密麻麻的脚印,抬头顺着我指的方向他们看到了门框上未擦的灰尘以及灰蒙蒙的玻璃,于是都齐声生地答道:“不干净。”“这么多人打扫,为什么没打扫干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了起来,原因主要是:
一是事不大可人却太多,人人都想做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上事,结果是有的人有事做,好多人没事做;二是没有具体的分工,大家是一窝蜂的去做同一件事,导致有些地方没人打扫;三是玻璃不能用湿布擦,可用玻璃或用报纸擦;四是拖地的同学拖完还没干就涌进来,原本拖干净的地面就布满了脚印。“弄清了原因,那以后我们就要做好大扫除的分工,而且要注意合作不能各行其是,先扫地后拖地,地干了再进教室,扫地也要讲效率和效果。今天部分同学没出上力,这个再打掃就交给这些同学,有没有问题?”几位同学欣然的接受了任务,进行了第二次打扫。
学生由原先一直被动的分工打扫,变成他们主动去体验,教师再对其行为和结果进行积极引导,找出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问题,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主动接受,其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所以在之后的每次教室大扫除,无需我再做其他的强调和教导,我班的学生都能各尽其责,分工合作,认真完成打扫任务。
尤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之后的一次系部宿舍卫生评比活动。按照我的管理惯例在评比之前,我先去各个宿舍检查了下。所有宿舍都认真做了打扫和整理,令我特感意外的是其中一个男生宿舍物品摆放的井井有条,尤其地面干净地能照出影子来。我高度赞扬了他们的卫生打扫工作和他们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结果其中一个同学悄悄地告诉我:“老师,你知道宿舍地面卫生我们是怎样打扫的吗?我们是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不仅用拖把拖,而且还用毛巾跪在地上擦得”一席话,听得我感动至极,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由此事可以看出我们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光教导,更多时不妨采用引导的教育方式。教导和引导两者之间虽然只是一字之别,但结果不一样。教导往往是在发现孩子不会做或者做错了事的时候,进行说教或训斥。教导往往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非主动地接受训教,学生容易把这种说教当成耳边风。即使没有当成耳边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使其产生厌烦情绪,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而引导往往是事前教育或引导做事行为中的方向,引导并不是单纯的说理教育,而是要靠教师循循善诱去启愤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引导学生的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所起到的效果与教导必然不同。
还记得有一次给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与同学们谈职业理想。许多学生虽然进入职业学校,选择了专业,但要说起本专业是学些什么知识,考哪些证书,今后就业在什么岗位,却是一无所知。如果按照过去的套路,一般是我跟同学们说要学什么什么,要考什么什么证书。但是这一次我改变了方法,我让学生通过几个途径自己去寻找答案,一是去问学长,二是自己查看人才培养方案,三是到相关的企业去认知。一个星期后,学生的报告交上来了。
看到学生自己的调研报告,我着实很吃惊,学生不仅仔细了解了专业方向,要考什么证书,还同时提交了一些建议,比如有的学生谈到要增加“软技能”的课程,诸如礼仪知识啦,演讲能力啦,电商知识啦等等。对于什么是“软技能”,我自己也不是很了解。本来是老师引导学生,现在变成是学生引导教师了。我赶紧查阅什么是“软技能”,果然在我们的人培方案中,更多的重视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软技能的训练。
通过这件事,我更加相信引导学生的重要性。引导的最大优势是激发了学生的内需力,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其理智和理性地去认识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育更有效,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事实证明,引导之后,再施以教导和疏导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是一箭三雕了。
因此笔者认为教导学生怎么做, 不如引导学生如何做,从教导走向引导是一条漫长的路,还需要我们教育者不断的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