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制造业成本比较及对策建议

2017-11-10 21:42郭璐
对外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制造业成本

[摘要]对近年来中美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能源价格、税收费用、融资成本以及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既要巩固传统制造业的地位,也要实现对先进制造业的升级,同时应对美国制造业“再工业化”的冲击,提出了政府应该对制造业执行積极的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政策和科技创新奖励政策,企业内部削减成本,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成本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0-0036-03

[作者简介]郭璐(1996-),女,汉族,四川自贡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会计。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凭借着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许多外商来我国建厂或直接将产品外包给我国各生产加工企业,因此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近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从外商投资数来看,我国制造业外商投资数从2008年的199526户下降到2015年的158256户,制造业对我国GDP的贡献比重也在逐年下降,原因有二:一是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来看,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成本的上升,使中国的主要优势下降;二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然而“再工业化”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制造业回流,而是侧重于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型先进制造业。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会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且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李俊江,2016)[1]。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不及泰国、马拉西亚、柬埔寨等国家;在高科技制造业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先进制造业上的先发优势使中国高端技术引进和吸纳外国直接投资的难度增加,同时降低我国先进制造业的行政、人力等成本优势,削弱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王俊,2012)[2]。

目前,我国制造业如何克服转型升级所面对的困难成为各方讨论和关注的热点,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近年的部分成本构成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成本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当前美国制造业成本与我国制造业成本展开比较。

二、中美制造业成本比较分析

制造业成本包括原料、燃料、设备、用工、税收、融资、物流、其他要素等成本和费用。由于不同行业原料和设备成本差异较大,进行全面分析较困难,本文主要对中美两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土地费用、能源、税费、融资费用、物流成本做出比较。

(一)中美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较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但绝对值仍低于美国。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2006—2015年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涨幅明显,从2006年的18225元增长到2015年的55324元,增长了2.03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15年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为26.223元/小时。

由美国劳工部统计网站所统计的制造业劳动力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在2008—2015年,除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工人年平均工资大幅度下降外,总体看来,年平均工资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制造业工人在2015年工资平均时薪为40.53美元/小时,全年平均工作时间为1198.65小时,由此估算得出年平均工资为321025.13元人民币,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约为中国的6倍。

由于两国工资历史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差异,只比较工资绝对值说服力不够充分,还需分析制造业从业者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对单位产出的工薪支出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在计算劳动生产率时,本文采用大口径的就业人数来计算劳动生产率(魏浩,郭也,2013)[3],选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制造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来计算小时劳动生产率。

小时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就业人数×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作时间)

计算得到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195620.3亿元,制造业就业人数5068.7万人,由《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5》得到制造业城镇人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9.016小时,2015年工作日约为234天,计算得出我国制造业小时劳动生产率为182.94元/小时。

据美国劳工部披露的信息,2015年美国制造业劳工人数为1264.1万人以及年平均工作时间1198.65小时,由美国经济分析局得到数据,2015年制造业增加值为21703亿美元,由以上数据计算得到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小时劳动生产率为946.48元/小时。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美国的小时劳动生产率约为我国的5倍,我国劳工工资低的优势被生产率低所冲减,整体而言,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微乎其微。

(二)土地价格比较

由国土资源部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四季度末,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中,工业地价平均为760元/平方米,而目前美国工业用地价格平均约为20000人民币/亩,换算约为30元/平方米。两者对比可知,我国工业用地价格是美国的25倍左右。由国土资源部数据分析可得,我国工业用地价格不仅远高于美国,还呈逐年上涨趋势。

(三)能源价格比较

我国能源成本较高。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平均工业用电价格为0.79元/千瓦时,平均工业用天然气价格为3.46元/立方米,平均焦炭价格约为1500元/吨。分析工业生产购进价格指数得到,近年我国能源成本有所下降。

由美国能源信息署所披露的数据,换算为人民币,2015年美国工业用天然气的价格为0.912元/立方米,工业用电的价格为0.457元/千瓦时,焦炭的价格为864.722元/吨。

(四)税收费用比较

我国税费成本相对较高。由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总税率(占商业利润的百分比)为68%,美国为44%。我国总税率呈下降趋势,总体波动情况也较大。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发布了他的减税计划,其中对于制造业有较大冲击的两条政策,一是企业所得税由35%降至15%,二是美国企业海外留存利润汇回税从35%下调至10%,并对大公司来自国外的收入取消征税。尽管两则减税计划最终能否推行还未知,但减税的方向是明确的,企业所得税的降低会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到美国投资,而美国企业海外留存利润汇回税的降低,会吸引更多美国企业回流本土,国内民间美国资本的回流势必会影响我国资本流动性,因此美国减税定会对我国各行业产生冲击。endprint

(五)融资成本比较

我国融资成本高于美国且差距拉大。参考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借款年利率为4.35%,美国为3.25%,加之考虑金融机构手续费等因素,从企业实际获得借款成本来看,国内最低的借款成本年利率在6%以上,美国约为3%-3.5%。相比而言,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融资渠道以及金融产品较少,造成金融行业服务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交易费用偏高。

(六)物流成本比较

我国物流成本低于美国。我国物流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物流市场,也是全球最具有成长性的物流市场(《中国物流年鉴》2015)。对比2015年两个国家的物流运费(物流总费用/货运量),我国的物流运费为128.05元/吨,美国的物流运费为49.3美元/吨,美国的物流运费约为我国的2倍。

三、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劳动力不足且效率低

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较多的沿海地区,由于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企业订单量下降,工人流动性加大,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提前返乡,工厂面临招工难等问题。中国制造业企业多数还在沿用较落后的管理制度,管理层人员多,而技术人员少,这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劳动力成本高、劳动率偏低的原因之一。

(二)融资贵且难

近期,我国金融业出现了资金短缺的现象,市场资金利息不断走高,银行同行资金拆借利率和企业发债利率不断上升,对企业形成不小的财务压力。我国多数制造业企业都是借助银行来进行融资,而银行融资的门槛高,中小型企业很难借助银行融资,只有通过民间高息融资,不利于产业发展。

(三)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还停留在“代加工阶段”,只是负责“组装”高科技产品,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发展严重受限。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创新意识有了提高,但严重缺乏创新人才,因此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少。

四、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在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交易费用等持续居高不下且资源要素边际产出效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需要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一是政府应实施积极的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政策和科技创新(包括研发)的奖励政策等;二是企业内部应降低不合理成本,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劳动生产率拓宽国际市场。

(一)政府角度

1.拓寬企业融资渠道

从短期看,我国标准借款利率已经没有太多下降的空间,因此降低融资成本就要从融资费用入手,打破融资方法单一、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主要措施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如在政策上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筹资,支持企业在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融资,在各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为企业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

2.加大税收减免力度

针对先进制造业出口企业,加大产品出口退税支持力度,通过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同时鼓励企业对《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中的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环保发展意识,对创新发展投入的科研经费适度在税收中扣除,对企业新购进用于替代劳动力的设备给予加速折旧,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

3.实施土地优惠政策

政府需合理规划工业园区,以低租金或者提供部分生产设备等方法鼓励制造业企业入驻各工业园区,形成规模供应链,促进各行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各类资源利用最大化。

4.实施科技创新奖励政策

对于制造业科技创新,国家应加大对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以及对科研经费的拨付力度,同时也要严格控制科研费用的使用,确保科研费用有的放矢以及合理利用。

5.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对于制造业外商投资量减少的情况,政府应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健全对外商投资的服务体系,维护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交易氛围,由此吸引更多的外资,加快各国资本的交换流动速度。

(二)企业角度

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是以劳动力数量来计算的,由于不科学的管理模式,职能部门级层过多,分工太过于细化,专业生产分工甚至细化到工序,决定的因素变成了熟练程度,而非专业水平,以上因素造成了人工的滥用,因此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可以引进国外成熟的管理模式以及运营模式,加大对可替代劳动力设备的投资,吸收先进制造业所需人才,精简配套人员、职能部门人员,减少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成本中的占比。

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仅为30%, 可见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需求较低。制造业企业应该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加大对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利用国家的政策红利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李俊江,孟勐.基于创新驱动的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转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5):51-55.

[2]王俊.欧美“再工业化”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J].综合竞争力,2011(2):73-76.

[3]魏浩,郭也.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国际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3(8):102-110.

[4]Bart Ark,Mary Mahony and Gerard Ypma.The EU KLEMs Productivity Report[DB/OL].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黄汉权,姜长云,付保宗,盛朝迅.降低我国制造业成本的关键点和难点研究[J].经济纵横,2016(4):15-30.

(责任编辑:张彤彤)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造业成本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乡愁的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