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涧旧事

2017-11-09 10:35杨卓如
大理文化 2017年10期
关键词:马子澡堂白族

杨卓如

我的家乡云龙县漕涧镇,是滇西橫断山脉南段澜沧江和怒江之间的一个山间平坝,与保山市、怒江州毗邻,是大理州的西大门。这里居住着白族、阿昌族等多种兄弟民族,是一个有着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地方。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淳朴的乡风民俗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接本主

漕涧老街是一条长约2000多米的长街,且并不平直,而是由北到南,依照地势斗折蛇行,迤逦延伸。旧时因为老街上建有上、中、下三个戏台,所以漕涧老街也就有了上戏台、中戏台、下戏台三个地名。我家就住在中戏台前,而离中戏台大约50米的地方,街道中间偏西的地方有一个高约1米、顶部平整约2~3平方米的大石头,十分突兀显眼,居民们用白族话叫它“家为佐奎”(意为“接佛石头”),这就是漕涧老街中戏台在春节期间接本主时,供奉本主“三崇老爷”的地方。

本主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每个村几乎都建有本主庙,“三崇老爷”是云龙县漕涧等很多村寨的保护神。庙内供奉着木雕或泥塑的本主像。漕涧的本主庙建在漕涧老街西边的一个较为平缓的山岗上,大殿坐北朝南,建筑宏伟壮丽,屋脊正中装饰有葫芦顶,高可1米,两侧檐脊饰飞禽走兽。大殿供奉着香樟木雕刻成的三崇老爷祖孙三代神像,共6位,即本主三崇、本主娘娘、次子、子媳、女公主、孙儿的木雕神像。在三崇本主庙大殿前廊的左右两侧,曾排列过一些由当地农民挖地时出土的青铜武器,有刀、枪、剑、戟、斧、钺等,可惜后来在“大跃进”时在“大战钢铁”运动中被当作“废铜烂铁”回炉了。不免令人扼腕长叹,痛惜不已。

白族是很会讲故事的民族。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本主神就是生活在白族人民心里真善美的故事。传说,漕涧和云龙许多村寨的本主三崇老爷是明朝的兵部尚书王骥,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王骥率13万人马第三次征麓川,与叛酋思机法战于伊洛瓦底江贡章,渡江作战,一鼓作气,攻克思机法营寨。明军分两路进攻,攻克勐养。思机法再次潜逃。明军撤回后,其弟思洪法在勐养聚旧部再立新政权。这时,明军粮饷不继,无力再战。于是王骥与思洪法缔约,封他为勐养头领,并在江边刻石为界:“石烂江枯,尔乃得渡。”自此三征麓川之役结束。王骥返回云龙漕涧就食驻守,驻地嘎窝(今仁德)。民间传说王骥被土人投毒,全家死亡,仅次子服毒较少,也于翻越漕涧三崇山时死于途中。当地白族、阿昌族群众就奉王骥为本主,称“三崇建国鸡足皇帝”,建本主庙供奉祭祀。后人在大殿正中立一块匾额,书“正气凛然”四个大字,两旁一副对联,上联日“文经武纬,民莫能名”,下联日“石烂江枯,匪乃得渡”.两侧横批有“恩施六诏”“泽被五云”等,颂其功绩。

供奉本主是白族特有的信仰。本主意即“本境福主”,它是本村,或者几个村子的保护神。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而每年的春节期间,漕涧老街的各个地区和漕涧坝子周围的各村各寨都要轮流把本主接到自己的街区和村寨去供奉。

漕涧接本主有一套基本固定的程序,即请神、迎神、祭神、娱神。每年正月初六日开始,漕涧老街和附近村寨举行“接本主”迎神赛会,先由上戏台街区接,初十轮到中戏台接,十四日下戏台接,其后依次为坝子周围的村寨硝水塘、苗丹、赛初、丹梯、嘎窝,到二月初七回堂,本主三崇老爷共出庙门一个月。由于漕涧是白族、阿昌族共同聚居的地方,很多风俗习惯都互相影响和借鉴,所以苗丹、赛初等阿昌族聚居的村寨也信奉本主“三崇老爷”,也在春节期间有接本主的民俗活动。

接本主是十分隆重的民俗活动.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新衣新装,舞龙舞狮。迎神、祭神、颂神、娱神的大社戏就这样开场了。正月初十的清晨,老街中戏台的人们自发地聚集到“接佛石头”前.浩浩荡荡地出发去迎接本主,拉开了一年一度的本主节序幕。伴随着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种民间歌舞、戏剧表演及各村不同的特色,成群结队捧着祭品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最终汇成一股声势浩大的队伍,流向老街西边山岗上的本主庙。举行简短的祭祀后,一群彪悍的小伙子你追我赶涌人殿堂。争先恐后地将本主三崇老爷及其家人的神像按座次双手捧入佛轿内,谁先抢到佛像,就意味着抢到了“福”,求到了子孙,这鼓舞着他们年年如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背着实木雕琢的本主像,放人花轿,接佛队伍按次序出发。首先是“传令官”身背黄色“令”字旗前往老街报信,紧接其后的是一群画有“鬼脸”的儿童,他们相互手拉铁链横路前进,其意为保卫接佛队伍秩序。任何官员、百姓只能靠边行走。

本主未到,声音先到。一条长长的挂鞭响彻整条街道,蓝烟火星中一条黑龙乍然现身。二十多个小伙子舞龙舞狮耍小马从山上的本主庙一直跑下来。龙威虎啸般叱咤在主街上。出巡的队伍中首先走过来的是持香老人,紧接着唢呐鼓乐,本主花轿。所到之处,家家摆香设供,鸣鞭相迎。村中长辈首先祭拜,村民们依长幼辈分依次祭拜如仪。各家各户每天早晚祭祀,香烟袅袅,古乐悠扬。从正月初十至十二.在“接佛石”对面的中戏台上,连续三天唱戏,有吹吹腔戏、有滇戏、有三马闹花灯,热闹非凡。

本主三崇老爷出门共一个月后,二月初七回堂,老街的男女老少忙着接佛的各项准备工作,人人身着传统节日盛装,早早地聚集到接佛队伍必经的路旁,恭迎三崇老爷回坛。接佛的队伍一路纵情歌唱漕涧的民歌小调并表演歌舞。这时,老街的男女老幼早已恭候在道路两旁,大小巷道人潮涌动,各家各户在大门口摆上了香案供品,门头上悬挂大红灯笼,全家和来宾列队.燃放鞭炮,恭迎三崇老爷和各位神尊回坛。三崇老爷和各位神尊在大殿内安坐好。龙狮歌舞队的各种表演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漕涧三乐”

在漕涧,民间有“漕涧三乐”的说法。就是所谓洗澡一乐、栽秧一乐、上坟一乐,其实就是漕涧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形成的三个民俗活动。这些独特的民俗民风,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漕涧坝子四周的山间,有上澡堂、中澡堂、下澡堂三处温泉,上澡堂、中澡堂都在东边的三崇山间,下澡堂位于西南边志奔山腹地的新胜村。每年的秋冬春三季,漕涧的老百姓以及临近的保山、六库等地的老百姓都喜欢到漕涧这几处天然温泉洗浴,很多人带上各种食品、炊具、行李,骑马的、挑担的、背着背子的,前往温泉的道路上熙熙攘攘、络绎不绝。endprint

三处温泉中,下澡堂最有特色,有里澡堂和外澡堂两处。特别是外澡堂,水温很高,可以烫鸡,可以煮熟鸡蛋。外澡堂又称“跌水崖”,一股浩大的热水从岩石缝隙中涌出,从七八丈高的岩壁上奔泻而下,宛若蛟龙,势如奔马,置身其中,心灵为之震撼。在此洗浴的群众,从山上砍来树枝,搭起窝棚,垒起炊灶,一住就是十天半月。记得幼时随家人到下澡堂洗澡,人多时,可有上千人之多,跌水崖前形成了一个临时的集市,有卖吃食货的,有卖日用杂货的,更有当地的山民出售土特产、山货、野味,热闹非凡。大家每天不是泡在温泉里享受洗浴的幸福,就是在窝棚前煮饭做菜,享受美食。很多人喜欢在澡堂做吃汤圆等甜食,大人们总是说,糯食“补中气”,在温泉里洗澡耗费体力,所以要多吃糯米面做的甜食。

其实,“洗澡一乐”并不仅仅享受洗浴、美食之乐,更有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之乐。漕涧的几处温泉,都处在横断山脉的万山丛中,溪水潺潺,森林茂密,山水幽美。下澡堂三面环山,一面临溪,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溪旁是稻菽飘香的稻田,山光水色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入春以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有白有红,白的像云,红的似火,林间更有报春花、野靛花、野百合等浪漫开放,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林间百鸟争鸣,宛转悠扬,信可乐矣!到了农历二月初八以后,下澡堂因为海拔较低,气温渐高,洗浴及游人逐渐少了。上澡堂和中澡堂位于深山之中,四面环山,森林茂密,四季皆可洗浴。上澡堂林壑幽深,谷中流水潺潺,林中百花争艳,白鸟和鸣,宛如仙境。澡堂旁边的岩石上,有前人留下的“泉时双清”四个大字的摩崖石刻,给深山中的这处温泉增添了一抹人文的绚丽色彩。中澡堂距离上澡堂约4千米,是一个巨大的岩洞中的一塘温泉,三分之二在洞穴内,三分之一露天。周围森林茂密,繁花似景,又是另一种风情。

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自古以来,白族是一个特别重视祖先崇拜的民族。在漕涧,清明扫墓祭祖,是一件相沿数千年的民俗。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漕涧的白族群众,性情豁达,在冬去春来、草木萌生的清明节,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時.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他们认为,清明祭祖扫墓,是后人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漕涧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

漕涧人为什么会把上坟列入漕涧三乐之一呢?这就体现了漕涧人乐观豁达的人生观、生死观。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代代地繁衍生息,面对先人的墓碑,表达怀念和追思,崇敬和敬畏,告慰先人,激励后生。同时,清明时节,阳春烟景,春风和畅,桃红柳绿,蜂舞蝶忙,鸟语花香,正是踏春的好时光。漕涧人在这个春和景明的时节,一家人带上食品和锅碗瓢盆,邀约亲朋好友,既是祭祖,又是春游,野炊、赏景、祭祀,岂非乐事?坟山上,绿草如茵,在大人们忙着做饭的时候。更是孩子们追逐嬉戏的好时光。他们在如地毯般的草地上尽情地玩乐,放风筝、拔吃“布谷草”、攀爬树木、“下扣子”捉山雀,其乐融融。至今我还记得,那时候大伯家有一匹枣红色的骡子,每逢清明上坟,总是用这匹骡子驮着东西,而因为我年纪小。总是可以坐在骡子驮东西的鞍子上,每当下坡的时候,往往就滑到马的脖颈上,吓得大哭。虽然惊险,但有大人们的护持,也就有惊无险,反倒乐在其中。

栽秧一乐,充分地体现了漕涧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记得几十年前的春天,漕涧坝子万物复苏,到处焕然一新。在欢乐的布谷鸟叫声中,漕涧又一个插秧的时节到来了,到处人欢马叫,吆牛声和钉锄耙的叮铛声不绝于耳。充满着热烈的生产气氛。自古以来,漕涧的白族、阿昌族群众把栽秧时节当作一个重要节日看待。体现了对稻田农耕活动的注重。

漕涧一带盛产稻、麦、马铃薯、蚕豆等,但以水稻为主,因此,栽秧的快慢与好坏,与一年的丰歉关系极大。当地农谚说:“早栽三天成谷,迟栽三天成草。”为了把栽秧这一赶季节的累活变得轻松一些,漕涧的白族、阿昌族群众就把栽秧这一农事当做娱乐活动。在当时的漕涧,可以说,栽秧是农民的节日,要喝栽秧酒,开秧门,由当地妇女中的栽秧能手首先下田栽一路,随即众人下田栽秧。姑娘们高卷着裤脚,身着盛装,左手灵巧地分秧,右手飞快地插秧,把一个农事活动演绎成欢快的表演。

记得那时开秧门是栽秧农事活动最为隆重的仪式,也是最能体现“栽秧一乐”的时刻。开秧门时,漕涧坝子到处充满着欢乐。栽秧的姑娘小伙们穿上节日的新衣.一大早就挑着背着秧苗走向田间。一路上姑娘小伙们玩笑不断,笑声不绝。到了开秧门的田块,远远便听见一派鼓乐之声。循声而去,只见田埂上站着几位乐手,他们面对五六十位正在稻田弯腰插秧的男女,击鼓、敲锣、打钹、吹唢呐,吹打得正起劲呢。村民来到田边,按照秧倌的牛角号声,先把吉祥美观的秧旗竖立起来。从开秧门这天起,秧旗竖在哪里,大伙就在哪里栽秧。竖旗之后,人们还在田头摆上祝愿丰收的糖果、米酒,众人齐声吟唱祈祝丰收的曲调,然后每人都喝口米酒,分食糖果,当饶有风趣的“开秧门”仪式结束后,众人便在牛角号令和鼓乐声中下田栽秧了。

“开秧门”活动中,四处可见孩子们欢乐的身影,他们帮着父辈一起插秧,听着祖祖辈辈传唱的“栽秧调”,在梯田里快乐地嬉戏。漕涧人“开秧门”的传统习俗,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在栽秧期间,人们始终在鼓、钹、锣和唢呐的伴奏下插秧。高亢、激昂的唢呐曲调,多为《栽秧调》等传统乐曲,其音乐节奏时快时慢,或紧或松,借以指挥劳动和调节速度。当乐队吹奏《催秧调》时,大伙必须合着其急速的节奏,低头猛插,任何人都不准说话、抬头和随意走动.违者将受到处罚。每当栽完一大丘田,插秧人都上田埂来小憩。不一会,忽然飘来一阵姑娘们的歌声。她们起音很高,尖细而刚直,而尾音却变得那么柔美动人。原来,栽秧休息,正是人们即兴编词对调子的时候,他们或互祝丰收、或咏唱家乡山水风物、或相谑为戏……endprint

而在“关秧门”这天,村民们杀猪宰羊,聚会在本主庙前。大家祭过本主神之后,便在庙前置酒烹肉,聚餐欢饮。餐后,往往还有民俗娱乐活动,即兴编词,对唱调子,还有表演“吹吹腔…‘耍小马”的,那些夹杂了戏剧性嬉笑怒骂、插科打诨的表演,更是令人捧腹大笑,使大家沉浸在田家乐的无限欢快之中。

白族花灯“马子歌”

有一年回老家过年,太阳好得出奇,天空也蓝蓝的没有一丝云彩。走在故乡的老街上,迎面拂来的风里竞有些许暖意。走到儿时记忆中的中戏台旧址,这里却早已物是人非,不见了当年的戏台。心中若有所失。而幼时年节在这里上演的各种社戏,有滇剧、有吹吹腔戏、有白族花灯“马子歌”的情景,却分明一一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其中。“马子歌”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强烈。

马子歌又叫做“三马闹花灯”和“耍马”,是仅流传于漕涧古镇的传统春节喜庆花灯歌舞.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深深地受到漕涧白族的历史、习俗、文化、艺术等特征的影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乡村里没有电视,也少有其他娱乐活动,遇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就组织当地的老艺人组成的业余戏班子来演戏,这些戏总能让大家兴奋地议论很多天,老街及其周边的村庄都要热闹许多天。届时.四面八方的人们会早早准备,成群结队而来,热闹非凡。

马子歌对于演出场地并无特殊要求。不像吹吹腔、滇戏那样一定要在戏台上演出。马子歌既可以在戏台上演出,也可以在打谷场、甚至大一点的农家庭院表演。因此,逢年过节,艺人们的马子歌队伍就经常到各个单位和一些大户人家去表演马子歌。到了不同的地方,在表演告一段落的时候,马子歌的喝彩人还会根据不同情况“讲吉利”,诵祝贺词。比如,到了学校,就说“小马来得喜洋洋,来到中学耍一场。自从今晚耍过后,学生个个上大学,老师个个升校长!”这时往往全场一片欢腾,齐声高呼“好!”锣鼓齐鸣,掌声雷动。人人知道这话不靠谱,但气氛却早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通常的马子歌队,阵容包括红、白、黑3匹纸马、两名花旦、两个“堂二”、一名喝彩和4名陪灯,以及一个乐队(包括鼓、钹、锣、笛子、二胡、琵琶6种乐器)。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子歌队至少要有18人组成。纸马是由民间艺人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后,再用纸裱糊,有时用棉布或丝绸裱制并彩绘。3匹纸马分别代表赵匡胤、赵子龙和张飞。两名花旦必须是男扮女装,两名“堂二”即为两个丑角.喝彩人相当于指挥(领队)。4名陪灯的职责是伴歌伴舞。表演时,先由1人化妆成猴子,1人舞起大刀,进行开幕表演。随即,3名舞马者身套纸马,脚穿草鞋,用脚尖落地迈动舞步,双手握住纸马两侧骨架,模仿马的奔跑、嘶鸣、踢蹄、跳跃等动作,翩翩起舞。两名“堂二”则穿插其中,做出各种调皮逗趣、幽默诙谐的动作,引得观众阵阵欢笑和喝彩。同时,两名花旦肩挑五彩缤纷的花担起舞。

旧时。漕涧耍马子歌都是每年大年三十开灯(开演),一直耍到正月十五方才关灯(闭幕)。关灯这天,要到本主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庙会),并将3匹纸马焚烧祭拜。其实,除了逢年过节,村民们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喜庆都可以请马子歌队表演。有时马匹也可以更多,一般可以根据活动规模确定6匹、9匹等数目。1992年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漕涧马子歌参加表演。纸马达60匹。为有史以来马匹最多的一次,并在汇演中获得第一名。

马子歌舞表现的是春节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常用的曲调有《采茶调》《送四方》《收收拾》《十二属相》《大闹五更》等10余首,其中多数是漕涧民歌,尤以情歌为主。例如《收收拾》所表现的是新媳妇回娘家拜年的情景,类似汉族民歌《回娘家》。在漕涧,春节期间除耍马子歌外,还耍纸船、耍龙、耍弥勒佛、耍猴子、耍狮子、耍贝壳等,十分热闹。

那时在乡下看戏,没有讲究,通常是谁先到谁在前。于是,很多人家会在戏还没有开演的时候就派人扛着长条凳去占有利位置,而且除了自己的家人,还要给邻村的亲戚朋友占一席之地。马子歌开锣后,台前中间坐着的,一般都是老人和小媳妇,而且他们看得也最认真。男人们和年轻人则靠边站着,孩子们个子太矮看不到,于是就爬到临近的树上,或者干脆直接坐在台上的角落里,往往马子歌还没结束,有的孩子已经流着口水在震天响的锣鼓声中睡着了。还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来到这里好像只是为了疯跑,边跑边叫,一刻不得歇。在场地或戏台的四周,还有许多卖零食的,什么花生、瓜子、甘蔗、油灯盏,简直可以和城隍庙的庙会媲美。孩子们看到这些吃的,便会向自己的大人要钱,想要买,而此时的大人也总是比往常慷慨一些。等整台戏散场了,地上已是厚厚的一层瓜子壳、甘蔗皮。

我小的时候,最爱看马子歌戏中的花旦和“堂二”,那些花旦好看的行头和“堂二”搞笑的扮相,吸引着我不肯落下其中一场。我尤其喜欢偷偷溜到后台去,羡慕地看着那几个扮演花旦的阿姨装扮自己。五彩斑斓的戏衣、花红柳綠的头饰、悠长的唱腔、缓缓的道白,总让我看得痴呆了过去。

时至今日,那震天的锣鼓声已很遥远了,那《采茶调》《送四方》《收收拾》《十二属相》《大闹五更》等漕涧白族小调悠长的唱腔,也成了记忆中一抹氤氲的渲染。童年的马子歌等社戏,在今天来看是暖心的,不管戏里有多么伤心的故事。因为,童年的回忆,都是我们心里最美好的一方柔软。

纸扎、木桶和马鞍

马子歌的纸马、灯笼等道具,都是漕涧的纸扎艺人工匠们的杰作。过去漕涧有各种各样心灵手巧的匠人,有铜匠、铁匠、染匠、皮匠、木匠等等,因此,滇西盐马古道上的集镇漕涧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手工艺作坊之乡。纸扎、木桶、木瓢、木缸、马鞍、马架、木甑等是漕涧远近闻名的大宗特产,远销大理、保山、腾越等地。现在,由于时代的变迁,漕涧的这些手工业产品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只有纸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传承下来。

纸扎在漕涧民间又称扎纸、扎纸马等。当村寨有重大节日、各种祭祀、丧葬礼俗的时候,纸扎艺人们就按照不同需求扎制各类纸质工艺品,有花灯、表演道具,有各种神仙、瑞兽,有牌坊、明器,以及人们所需的各种花草、鸟兽等。这些色泽艳丽、造型生动、寓意鲜明的各类纸扎品,都用竹、木、线、纸为主要材料。以竹、木为骨架造型,以线或用棉纸搓成的纸绳绑缚关节部位,通体糊上棉纸,最后再彩画、装饰。有讲究的,也会把裱糊的棉纸换为薄纱或帛。这些纸扎的工艺品被赋予各种内涵,为喜庆欢快的活动更添祥瑞色彩,也为丧葬、祀祭场面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endprint

漕涧白族纸扎根据其用途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祭祀用纸扎,包括各种神像、衣冠、明器等。这是人们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仪式上使用的器物,有一定的规制,有的还要画上符咒,如“谢土神”中的土公土母等,有的是用于对祖先的祭奠,如中元节祭祖、十月朔日送寒衣等。第二类是丧葬用纸扎:包括牌坊、棺罩、引路童男女、钱伞、花桥、摇钱树、狮、象、鹿、马、鹤、纸人和各种生活用品等,用于丧葬礼仪。这些纸供具一般都要送到墓地。在特定的日子焚烧于墓前。以表达生者对逝者的祝愿,祈祷往生者在另一世界能够生活富足。还有一类是民俗节庆用纸扎:包括纸龙、狮、仙鹤、各种彩灯、纸牛、旱船、纸马等,用于相关的民俗活动,如:正月十五花灯会、漕涧镇的“三马闹花灯”、春节接本主、还有许多白族村寨流行的二月八“耍春牛”。这些纸扎一般都有明显的寓意:如祈求年年有余的“鱼灯”“江山一统”的“桶灯”等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现在技艺保存较好、能够正常传承的,以漕涧包氏扎法为代表。包氏扎法现在的传人以省级艺人包根为代表,主要纸扎为“三马”。其祖上结合了漕涧节庆民俗和丧葬习俗而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纸扎技艺。漕涧纸扎除了用于祀神、祭祖、娱人之外,还有传承典故及对后辈进行道德教化的作用。许多流行的丧葬纸扎具有教化的意义,常以八仙献寿、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等纸扎供奉于灵堂之上,包含了教育后世子孙要感念先辈的恩德,要尽孝道等寓意。

木桶、木瓢、马鞍、马架,曾经是漕涧历史上远近闻名的手工艺产品,它们既是当时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又是工匠们精心制作、引以自豪的精美的手工艺品。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漕涧四周的群山之间分布着大片的原始森林,特别是志奔山上无边无际的莽莽松林、杉树林和柏树林。是木桶、木瓢、马鞍、马架和大板的材料源泉。漕涧有许多工匠,长年累月驻扎在林海里,伐木、解板,制作木桶、木缸、木瓢。这些箍桶匠制作的木桶、木缸,选材考究,制作精美,结实耐用,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滇西各地。

漕涧老街有很多马鞍铺,专门制作销售马鞍、马架。我家隔壁就有一家马鞍铺,老木匠叫做杨子清,他制作的马鞍马架不仅质量上乘,而且轻便结实、造型美观,远近闻名。儿时,我常常到他家玩,看着他整天拿着推刨,在木马架上把木料刨得光滑,推、刨、砍、锯、雕、琢,一会儿就把一堆木料做成了一件漂亮的马鞍或者马架。我十分佩服,心里觉得这位老大爹真是一位奇人,神气得很。后来,运输工具不再依赖骡马,马鞍马架已经没有了市场需求,杨子清这一代马鞍匠人相继去世,這门手艺也就成为绝唱了。

回忆儿时在家乡度过的时光.有许多旧事总是萦绕于脑际,看似平平常常,细细思量。却总觉得其中的意味越久越醇,不是那么简单的,而是需要去慢慢回味品尝。

编辑手记:

在作者心中,旧时的漕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虽清苦却不乏欢乐,而这些曾经的旧事在作者心中留下的是快乐和幸福的回忆。接本主体现了漕涧白族对本主的敬畏和热爱;“漕涧三乐”以栽秧、洗澡、上坟为乐。细读之下,可以发现人们在艰苦的工作中寻找快乐,寻求生活的意义:白族花灯“马子歌”是作者儿时最喜欢的社戏。在那个缺乏娱乐活动的时代给了当时的人们以无尽的欢乐;纸扎、木桶和马鞍这些曾经的流行物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却仍深深印在许多老人的记忆里……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子澡堂白族
爬起来就赢了
爬起来就赢了
我的中世纪生活:洗澡
爸爸大战蚊子
花样云南(二)
电信局长进澡堂
皂滑弄人
白族
初访湖北鹤峰白族聚居区随想
老年人旅游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