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中“wind”与“风”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

2017-11-09 15:50倪明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10期

倪明明

摘 要: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本文采用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对英汉习语中“wind”与“风”的认知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原型词义相同,拓展词义有异有同,其中两者经隐喻拓展后的共有词义多于独有词义。

关键词:认知词义 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 wind 风

一、引言

本文从习语出发,对英语习语中的“wind”一词与汉语习语(以四字格成语为主)中的“风”一词作词义对比研究,借此考察英汉两种文化对这一相同事物认知的普遍性与差异性。本文选用这两个词作词义对比研究是因为它们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而很大一部分关于天气的语言运用和描述是隐喻性的,从而能折射出英汉民族对这一相同客观事物的认知差异性;此外,两者都在习语中多次出现,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首先对认知词义学和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作出介绍,之后就所搜集的有关于“wind”与“风”的相关习语进行对比分析,从两者的自然属性即形态、动态、能量等方面对它们进行词义分析,找出它们在原型词义之外所具有的拓展词义。研究的语料来自以下几部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2009)、《牛津英语习语词典》(2005)、《现代汉语词典》(2005)、《简明汉语成语词典》(2014)、《汉英常用熟语词典》(2006)。

二、认知词义学与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

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对于多义词的研究一般限于词源学或词义学的研究,其一般目的只是追根溯源,发现其原始义和演化结果,而对于其词义形成原因并没有对其做出认知结构及语义转化本质上的深入分析(谢之君,2007:111)。而作为认知语义学的一个分支,认知词义学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词义,弥补了传统词汇语义学的缺陷。国外的认知词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论题,即词汇范畴的内部结构;词项的多义性和支配义项间语义关联的隐喻、转喻和意象图示转换等认知原则;隐喻研究与框架语义学意义上涉及范围更广的概念结构(卢卫中,2015)。

认知词义学的开拓研究者是Lakoff。Lakoff提出了辐射型范畴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词语都代表一个概念范畴,范畴的成员是一组相互关联并具有典型效应的词义,这些词义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辐射型结构,而辐射型结构的中心就是原型词义(贾冬梅、蓝纯,2010)。根据Lakoff,多义词的各个非典型性词义是在概念隐喻和意象图示转换等认知机制的作用下,在原型词义的基础上通过意义拓展而形成的。意象图示是体验性在认知上的体现,基本的意象图示用于抽象的认知领域,产生了大量的概念隐喻,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建构作用。Tyler和Evans(2003)提出了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的三条标准:(1)词义标准;(2)概念阐述标准;(3)语法标准(贾冬梅 蓝纯, 2010)。

三、“wind”与“风”的原型词义

人类相同的感官系统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世界相同或相似的感觉经验。在所研究的英语和汉语词典中,“wind” 和“风”的第一条义项均为“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比如:(1)strong/high winds;(2)wind speed/direction;(3)狂风暴雨;(4)大风大浪;在以上的短语中,从词义标准上看,例中的“wind”和“风”都指一种自然现象。从概念阐述标准上看,“wind”和“风”都可以与表示程度的形容词连用。 “wind”和“风”原型词义的一致性说明了相同的体验认知下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认知具有普遍性。

四、“wind”与“风”的拓展词义

隐喻是将其某一类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换活动,它的形成与人的身体经历和文化息息相关(陈家旭,2007:87)。在英汉民族对风这一自然现象相同的感知体验下,在两种语言中,风的各种本质特点都被用来做了丰富的、相似的隐喻。但由于英汉民族历史、环境、文化的不同,兩种语言的隐喻系统存有差异,因此经隐喻拓展产生的有关“wind”与“风”的词义也有同有异。

(一)相同的词义拓展

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从外观形态上看它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风无形的特点与空话无根据性的特点相联系被用来隐喻为不真实的空话、大话。比如:(8)a bag of wind;(9)windy speaking style;(10)风言风语;在例(9)和例(10)中,风都可以被用作一个形容词去修饰所说的话。

风具有流动性这一特点。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人们将风来去无影无踪的特点与消息隐秘性的特点相联系产生了“风”为“不为人知的、隐秘的消息”的隐喻。比如:(5)get wind of sth;(6)通风报信;(7)闻风而动。此外,根据风的流动的特点产生了“风”为“速度”的隐喻,比如:(15)fast as a gust of wind;(16)急如风火;(17)风驰电掣;在例(15)中“wind”与表示速度的形容词“fast”和与介词“as”搭配使用,而在例(16)中“风”也表示速度的形容词“急”和与介词“如”搭配使用,这体现了英汉民族对风的认知共性。汉语中用风来表示速度的习语还包括“疾风闪电”、“风风火火”、“追风赶月”等。

风的流动改变事物的状态,因此在英汉习语中“风”可喻为“事物变化”。比如:(18)a wind/the winds of change;(19)hang in the wind;(20)改革春风;在例(18)中“wind”与表示变化的名词"change"搭配使用,相似的,在例(20)中“风”与表示变化的动词“改革”搭配使用。例(19)是根据风可以以旋转的方式流动这一特点表现它的隐含意义的。

风的流动是有方向性的,根据这一特点,“风”可隐喻为“局势发展”。比如:(21)see how the wind blows/find out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22)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23)见风使舵;例(22)和例(23)直接体现了英汉两种民族对“风”喻为“局势发展”的相同文化认知。除此之外,汉语习语中相似的表达还包括:“风起云涌”、“风雨飘摇”、“风平浪静”等。

风由于空气流动而产生能量,包括推力和阻力两种。根据这一特点“风”可隐喻为“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困境”。比如:(24)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25)一帆风顺;(26)风调雨顺;(27)raise the wind;(28)ill wind;(29)兴风作浪;(30)凄风苦雨;在例(24)和(25)中,含有积极语义韵的形容词“fair”和“顺”分别用来修饰“wind”和“风”。例(27)和例(29)中“风”被隐喻为破坏力,例(28)和例(30)中“风”被隐喻为困难并且和带有消极语义韵的形容词搭配使用,这些都是英汉文化对于风的认知共同点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

风是没有质量的,但人们可以感知它的存在。在英语和汉语中“风”都可隐喻为“人的品行”。比如:(11)be puff up with wind;(12)be a windbag/be full of wind;(13)两袖清风;(14)高风亮节;但在隐喻人的品性时,汉语中的“风”常用作褒义,而英语中“wind”常用作贬义,这说明在英汉语中这一隐喻产生的映射基础是有所不同的。

(二)不同的词义拓展

“wind”与“风”经隐喻拓展后的词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独有的,一类是汉语所独有的。从风的流动性这一特点来看,风在英语习语中的隐喻可以映射到人体机能域和情感域。在人体机能域,“wind”被定义为“gas”,指胃气、肠气和呼吸。比如:(31)break wind;(32)get the wind back;(33)get a second wind;在情感域,“wind”常被隐喻为害怕、忧虑、怒气或信心,比如:(34)get/have the wind up;(35)put the wind up sb;(36)take the wind out of sbs.

从风的能量性这一特点来看,“wind”在英语习语中也被隐喻拓展为“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但是它的表现形式与汉语的有些微差别。比如:(37)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n it′s at its very best;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and beast. 例(37)说明在英语习语中,“west wind”常被用来隐喻为积极的、强大的正能量,而 “east wind” 常被用来隐喻为具破坏力的负能量。然而在汉语习语中,人们把“东风”隐喻为“积极的、强大的正能量”,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把“西风”隐喻为“腐朽的恶势力”,如“西风残照”。这种不同的文化认知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

从风的流动性这一特点来看,风在汉语习语中的隐喻可以映射到社会生活域和人物域。在社会生活域,“风”被隐喻为“风俗,风气”,这种隐喻是建立在风的流动具有区域性特征和风俗的形成具有地方区域性特征的相似性之上的,如:(38)移风易俗;(39)风土人情;此外,它还被用来隐喻为“流行度”,如:(40)风靡一时。在人物域,“风”常被用来比喻为“女性姿态”。这一隐喻用法有褒有贬。比如:(41)卖弄风骚;(42)风韵犹存;“风骚”指妇女举止轻佻。“风韵”用来指女子优美的姿态。这种表达在英语中是罕见的。

从风的可感知性这一特点来看,风在汉语习语中的隐喻可以映射到人物域、情感域和自然域。在人物域,“风”被隐喻为仪表、风度。比如:(41)玉树临风;(42)风度翩翩;(43)满面春风;这种隐喻建立在风给人一种空灵、洒脱的感觉之上。在情感域,风常被隐喻为男女情爱之事。比如:(44)风花雪月;(45)风情月债;(46)调风弄月;在自然域,汉语习语中的风可以被用来形容美好风景,如“风光旖旎”被用来形容景色柔和美好,风光美丽动人。

五、结语

从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的角度来看,风的形态、动性、能量性和可感性反映的是词义,隐喻映射的过程就是最终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最终形成的习语表达也都遵循着一定的语法标准。综上本文对“wind ”和“风”原型词义和拓展词义的描述和解释,可以看出两者的原型词义相同,在隐喻的认知方式下两者相同的拓展词义多于两者独有的拓展词义。此外,虽然词的每一个拓展意义都和原型词义紧密相关,但在英汉习语中的体现方式是有所不同的。这体现了英汉民族对同一事物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

参考文献

[1] 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1.

[2]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87.

[3] 卢卫中.基于认知的英汉词义对比研究[J].外国语,2015.

[4] 王文斌.隐喻性词语的生成和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5] 贾冬梅,蓝纯.“water” 与“水”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

[6] 陈如.简明汉语成语词典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4.

[7] 尹邦彦.汉语熟语英译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 牛津高階英汉双解词典[M].第七版.北京:商务印刷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