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勋+宋立新
去年以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面对籽粒玉米价格下行趋势压力和玉米种植面积应调减的实际,积极落实省、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部署工作,多次召开由各乡镇街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参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以调减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项目及农业示范村建设工作,将打造农业示范村作为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建设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农业示范村,全面推进双阳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布局,实现“建设一个村、带动一个镇,形成一片产业、创建一个特色”的发展目标。
一、落实特色经济作物面积
从统计情况看,2016年全区落实调减玉米面积3968公顷,占全区旱田面积的5.3%;落实特色经济作物面积2484公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特色种植调减计划内容有:太平镇的藜麦计划400公顷,已完成种植,并与企业签订回收协议;双营子的葵花种植每个村5公顷,重点村10公顷;平湖街道黑鱼葡萄5公顷;鹿乡王西制种130公顷;奢岭双榆马铃薯30公顷,新兴同仁堂中草药材30公顷;山河街道东升、佟家食用菌1.5公顷,20万棒;齐家镇郭家村的60公顷水果种植(红秋果、九台晚李、大榛子等)。
二、打造产业优势
充分利用双阳区自然优势、产业优势、基础优势、特色优势,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村。每个乡镇街每年打造农业示范村1—2个。示范区内发展棚膜经济群、休闲观光采摘园、私家菜园,以绿色水稻、经济作物(普通籽粒玉米和普通水稻以外的农作物)、林果、食用菌栽培为主。每个示范区新建棚膜经济群70亩以上,扩建棚膜经济群50亩以上,水稻获得绿色有机认证规模750亩以上,经济作物面积150亩以上,新发展林果面积150亩以上,食用菌50万袋以上。
2016年,双阳区打造农业示范村10个。10个农业建设示范村(齐家、太平、奢岭各2个,平湖、鹿乡、山河、双营各1个)共有旱田5205公顷,共计落实玉米调减面积1126公顷,占旱田面积21.6%;实施旱改水面积74公顷;种植特色经济作物1052公顷,其中花卉苗木302公顷,蔬菜309公顷(其中保护地蔬菜95公顷),水果218公顷,食用菌20万袋,杂粮杂豆39公顷,其他147公顷。
10個示范村包括以下几个类型:多种经营型,如山河东升村的香瓜、青食玉米和食用菌栽培;观光农业型,如太平白杨村的观光农业园,奢岭爱国村的观光采摘园;棚膜经济型,如双营尹家村的棚膜香瓜、菜和花卉,齐家广生村棚膜瓜菜、葡萄;林果经济型,如齐家郭家村大榛子和龙丰果,平湖黑鱼村葡萄;特色规模种植型,如太平小石村的藜麦种植、鹿乡石灰村的大榛子、间种大豆及奢岭新兴村的中草药种植。
10个示范村在落实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和道路硬化、文化广场建设、美化绿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美化工程建设。
三、发挥农业项目优势
在落实农业示范村的同时,认真谋划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引入社会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农业领域,发展以休闲、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为重点的三产服务业,实现农业从一产向二、三产业横向跨越,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以奢岭国信现代农业、奢爱良蔬、鹿乡缘山湖、山河绿宝石山庄等为代表的集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休闲采摘、温泉度假、旅游观光为一体,以服务城市居民为目标的农业综合性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产业拉动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凸显。通过农业示范村与农业项目建设的结合,合力推进双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构建双阳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财政局、双阳区农业局)
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