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 邢丹
2017年6月27日,安吉发布了全国首个《美丽党建工作规范》,以“党建强、乡村美”为目标,以“强班子、优队伍,抓发展、固基础,创特色、谋突破”为抓手,为全县1339个基层党组织、31 300多名党员提供了具体标准和操作内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聚焦‘两山实践,聚力赶超发展,打造‘中国最美县域”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安吉之路,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是一条党建引领、先锋示范的创新之路。近年来,安吉将“两山理念”贯穿于基层党建之中,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尝到了“美丽党建”的甜头。
采访中,记者捕捉到了一些生动的场景,得到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呜呜……”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阿鲁阿家”号观光小火车鸣着汽笛,满载着游客行驶在4.5公里的绕村铁轨上,穿梭于鲁家村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之间,串起一幅幅美丽乡村的风景画。
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2011年时还是一个负债150万元的薄弱村,如今已如村里的观光小火车一般,驶入发展的“高速线”,成为“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鲁家村的山乡巨变,得益于村党支部运用“党建+”思维,探索推行“两山理念”生态党建,通过引领村民进行土地置换、项目资金整合,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模式,启动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
2013年,鲁家村开始推行土地流转,因地制宜打造家庭农场,鼓励本村现有农户扩大特色产业,比如种植白茶、铁皮石斛,饲养野猪、野山羊等。同时引进社会资本,打造花海世界、百亩竹园等景观。随着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美丽村庄带来了“美丽经济”——这个距离安吉县城直线距离不过5公里的村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16年村集体经济的稳定性收入达200万元,村集体资产达80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鄣吴村位于安吉县西北部,是彰吴镇的中心自然村、政府驻地。鄣吴村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不仅是浙江省未开发的18个古镇之一,还是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里,曾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小康示范村,村党委获湖州市先锋示范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彰吴村党委立足实际,全面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通过开展党员“挂牌亮户”等日常教育活动,引导党员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采访中,记者在鄣吴村村委会墙上看到一排排挂得整整齐齐的党员红马甲,每件马甲上都标记着党员的姓名。据鄣吴镇党委副书记朱红星介绍,党员穿上红马甲,就等于亮出身份,既能让群众放心,又能接受群众监督。
“党员亮身份之后,都能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强化了党员的责任意识,激活了农村党建工作。”朱红星举例说,几年前,一名党员在路过穿村小溪时,看到某制扇企业有污水排放迹象,立即向镇里反映。镇有关负责人与环保部门对接后,不仅解决了此事,还制定了全镇制扇企业污水集中治理方案。
一件“红马甲”激发了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凝聚起“两山理念”实践的强大合力。
马家弄村位于安吉县北川乡北部,有全国绿化小康村的盛名。
记者刚进村,就看到有村民在清澈见底的河边洗衣服,岸边一块标有“党员爱心河段”的标示牌上印有这样几句话:我带头,争一流;比奉献,共治水。河岸两边是“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每家门口都有两个垃圾回收箱。
据党员志愿者介绍,灰色的塑料垃圾箱,专门存放“不可回收物”;另一种用竹木加工的筐子,存放“可回收物”。在村里主干道上摆放一绿一黄两个大箱子,绿色箱子专门收集“厨余垃圾”,黄色箱子用于存放“其他垃圾”。每个垃圾箱上方都有一块白底红边的垃圾分类标语或提示语。
垃圾分类,看似一件小事,可在改变生活习惯的起步阶段并不容易。为了倡导环保理念,马家弄村党支部在推行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争当文明先锋、奉献先锋、创业先锋的同时,还成立党员志愿者团队,宣传建设清洁乡村、实施垃圾分类的好处,以党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全村男女老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如今,在马家弄村,村民对于垃圾分类已由最初的“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天荒坪镇余村位于安吉县东南部,是习近平“两山理念”的发源地。
全村共1050人,其中党员53人,分布在3个党小组。十几年来,党员们遵循“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路,以党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余村的“红管家”服务驿站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保姆式服务,成了生态旅游的一张“红色名片”。
当记者问及余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秘笈时,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为让党员带头践行‘两山理念,我们以‘学、议、做、评、带为内容的生态主题党日‘五步法为抓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学重质、议重责、做重实、评重真、带重效,突出党建引领,强化机制约束。
比如,为了使基层党组织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党支部将村里的绿化带划分为29个大区域,上百个小区域,由村里80周岁以下的党员自愿认领,进行日常清理保洁。在认领之后,村党支部每月考核,每季评比,评比分数作为年底党员评优的重要依据。
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动下,余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去年,游客量已达12万人次,今年还会有所突破。”在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看来,余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依托于青山绿水发展的旅游经济。
刘家塘村是上墅乡的北大门,杭孝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风景优美。作为安吉县第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现在是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近两年,在党员们的引领下,刘家塘村先后建起大塘岭绿岛广场、森博园慢生活主题公园、狮子石休闲旅游区、沙町岛、富硒田园等景点。在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的过程中,“导师帮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家塘村村委会委员马晔告诉记者,近年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县委提出要培养选拔一批掌握先进农业技术、有助于特色产业文化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土专家”。4年来,他从初来乍到的新人逐步成长为在工作上游刃有余的干將,源于他的导师——村党总支书记褚雪松。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褚雪松带着马晔跑工程现场,教他如何处理棘手问题、如何做好引导工作。
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导师帮带”也是开展党员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听“师徒”现身说事、看“师徒”结对做事,向党员全面展示“导师帮带”的做法及成效,发扬“传帮带”的好传统,切实提高做好工作、服务群众的能力。
“今天是你入党的纪念日,谨表示祝贺,并希望你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员意识,坚定党的信念,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入党初心,加强学之真心,强化做之诚心,为党的事业做出新的贡献!”这是挂在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楼宣传墙醒目位置的一段“政治生日”祝福语。
近年来,大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把落实党建工作要求与践行“两山理论”、培育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大康红领学院、“党员政治生日”等载体激活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推动公司实现“绿色发展”。
一个完整的“政治生日”包括四个步骤:一是赠卡片、送祝福。在党员入党日当天,为过“政治生日”的党员送上组织的关爱和祝福,唤醒党员的身份意识。二是忆经历、说心声。开展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活动,由过“政治生日”的党员结合自己的入党历程,讲述入党心声和故事。三是做承诺、表态度。过“政治生日”的党员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分年龄、身体状况、技能特长等情况,选择性做出创业承诺、服务承诺或奉献承诺。四是领心愿、树形象。过“政治生日”的党员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特长,认领“微心愿”,以个人的“微行动”切实帮助职工群众实现心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