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实证研究

2017-11-09 05:31,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归因意向程度

,

(1.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2.福建工程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实证研究

王高洁1,赵晓伟2

(1.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2.福建工程学院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为进一步解释和预测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借助计划行为理论基本框架,聚焦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形成过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创业态度、创业行为控制和创业决策三个变量,构建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福建、浙江两省46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中的创业态度变量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创业决策变量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另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归因方式、认知程度、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大学生创业; 创业意向

通过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高层次创业,是当前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产业革命新进展的迫切要求。纵观当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

创业作为一项有意识、有计划,有风险、有决策的复杂行为,全过程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其中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自1988年,“创业意向”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国内外学者们对创业意向的概念内涵、形成规律、影响因素及测量手段都展开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研究。其中,国外学者倾向于将创业意向定义为创业者将注意力、专注力和行动力集中指向某个特定目标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的创业灵感与创新想法需要通过具体创业意向的形成才能得以实现。[2]而国内学者则倾向于将创业行为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将创业意向定义为个体在创办新企业或实施创业行为时的主观心理准备状态及其对创业项目预计完成的程度。对比中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所有创业意向的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都是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这些研究都侧重于对个体创业者具体创业行为的特征分析,缺乏对个体创业者主客观创业意向的深层探析。同时,在当前针对创业行为的过程化研究中,多数研究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缺少有针对性的定量实证研究,因此需要借助一个在理论上经过多次论证的完美模型框架使创业行为意向的研究更加系统化、标准化、个性化。[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就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预测与研究,众多领域的应用研究也证明:TPB在各领域中对行为预测领域具有较强指示功能,并能对行为意向与行为过程进行准确而合理的解释。[4]

本研究以TPB理论为基本理论进行研究架构,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三个变量进行修正,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为合理引导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和现实途径,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功能性。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TPB理论

1985年,美国学者Ajzen提出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TPB),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与决定个体实际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计划行为理论经典模型(图1)来看,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5],其中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在执行某种特定行为过程中,伴随行动过程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主观评价,进而表现出来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主观规范是指行为个体在行动过程中对重要他人或团体所带来的压迫力的感知程度,这种压迫力对个体是否执行某种特定行为与任务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在执行特定行为过程中,对行为控制程度的预判与评估,它具有过程性与感受性的特点,当个体感觉对特定行为失去控制时,会产生退缩行为,反之亦然。[6]

图1 计划行为理论(TPB)经典模型Fig.1 Classical model of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二)研究假设

将TPB行为理论经典理论模型与大学生创业实际行为进行对比发现,美国学者Ajzen强调一致性原则的对象、行动、环境和时间四个元素,在大学生准备创业与实际创业过程中都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这给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研究假设带来了可能性。[7]在本研究中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聚焦为在校大学生,他们有创新想法,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但是创业愿景较为模糊,也没有具体的创业方向和行为。那么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具体有哪些,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孰轻孰重?现有研究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研究初期,课题组采取团体访谈与重点个别回访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三个因素的摄入问题展开,即行为态度因素:创业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利弊有哪些?主观规范:促进或阻碍创业行为的具体因素有哪些?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创业行为发生的因素有哪些?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来收集大学生实际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及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真实情况。在对访谈内容进行关键词分析后,将经典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三个基本影响因素修正为:创业态度、创业决策、创业行为控制三个变量,构建如下假设模型(图2):

图2 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假设模型 Fig.2 Hypothesis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intention

二、调研设计与数据获取

(一)调研设计

调研过程选取的调查问卷,在借鉴概念性定义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对在校大学生的定性访谈成果设计而成,问卷包括24道测量项目,按照人口学信息、大学生创业态度、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预测结果分为三个部分,项目测量选取里克特五级量表法。

在“认知程度”因子上,用3道题目进行测量,如:“我对目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完全了解”;在“归因方式”因子上,用4道题目进行测量,如:“我认为创业成功是偶然的”;在“重要他人”因子上,用2道题目进行测量,如:“我身边有创业成功的人物,我也能经常感觉到收到他们的激励”;社会支持程度变量用3道题目进行测量,如:“身边的老师与朋友都认可我在创业方面的想法与能力”;在“掌握资源”因子上,用4道题目进行测量,如:“我能肯定我的家庭会对我的创业项目提供帮助”;在“自我肯定”因子上,用3道题目进行测量,如:“我相信我有能力应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此外,为增强量表信度,补充设置了2道检验题和3道测谎题。

(二)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选取SPSS14.0对自编调查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其中认知程度、归因方式与创业态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49;重要他人、社会支持程度与创业决策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92;掌握资源、自我肯定与创业行为控制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93;创业态度、创业决策、创业行为控制与创业意向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85,检验结果说明,问卷各测量项目均达到较好的信度。

(三)数据获得

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浙江两省有代表性的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发放电子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有效样本中,男生62.0%,女生38.0%;大一学生8.42%,大二学生9.29%,大三学生36.50%,大四学生45.79%;人文社科学生36.07%,理工科学生63.93%;接受过系统创业教育的14.0%,接受过一般创业教育的78.0%,未接受过各种形式创业教育8.0%。

三、研究结果

(一)现状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目前福建省、浙江省两地大学生参与各类创业活动情况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经过统计发现,目前高校内开展各级各类创业活动的形式包括: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创业专项夏令营、举办创业培训班、设置创业通识课程、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举行创业主题讲座等。调查显示:有48%的大学生参与过“创业计划大赛”、有14%的大学生参加过“创业专项夏令营”、有26%的大学生参与过“创业培训班”;有83%的大学生辅修过“创业通识课程”;有89%的大学生参与过“创业主题讲座”。调查结果充分说明,目前高校进行各级各类创业教育积极有效、层次分明,大学生能够参与的各种创业活动类型丰富、内容多样。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同学比较认同目前的创业教育,而且年级越高,越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调查结果显示:67%的大学生支持在校期间参与各类创业活动,16%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做出创业实践,但是也有36%的大学生明确表明会支持周围人创业,但是自己不会去尝试。在“是否了解高校各项创业支持举措”这一问题中,近80%的学生表示听说过国家与学校有各种各样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具体的举措内容或文件精神却并不了解,这也客观反映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一头热,一头冷”,即学校大力推动,学生广泛了解,但是反应平平、消极参与的现状。

(二)假设检验

研究采用SPSS14.0进行调查数据录入与数据结果分析,对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假设检验,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构建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假设检验模型图(图3)。

图3 大学生创业意向假设检验模型Fig.3 Hypothesis test mode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图3结果表明:首先,在创业意向影响因素中,“创业态度”因素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创业决策”因素对创业意向有影响,但不显著,“创业行为控制”对创业意向没有影响;其次,在创业态度维度,“认知程度”“归因方式”两个因子对“创业态度”因素均有显著影响,在创业决策维度,“重要他人”“社会支持程度”两个因子对 “创业决策”因素均有显著影响,在创业行为控制维度,“自我肯定”和“掌握资源”两个因子对大学生“创业行为控制”因素均无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态度和创业决策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影响显著,创业行为控制影响不大,证实了计划行为理论在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研究证明:认知程度和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态度;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程度影响大学生的创业决策;创业态度和创业决策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讨论

创业态度作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创业教育能够积极干预与正面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创业态度所包含的认知程度与归因方式,应当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其中认知程度的提升包含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程度的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程度的认同、对创业环境的认知程度的清晰等。各项教育研究规律证实,认知程度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提升,因此提升大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而改变创业态度是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归因”是个体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依据周围有关信息和线索对自我与他人的行为深层原因进行推测与预判的过程,而在归因过程中,个体总结成败的方式,即归因方式对个体的心情及发展影响极大。[8]一般说来,归因方式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即内归因、外归因和综合归因。个体的归因方式与风格对个体的个人成就具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尤其是面对成败时的归因方式对个体发展起着至关紧要的影响作用。反观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重,比较缺少对创业失败的体验性教育,结合归因方式在创业意向中的影响作用,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应引入在模拟创业失败的场景下进行归因方式的有效干预,突出实践性教育的效果。

创业决策对创业意向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创业决策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意向的形成过程。大学生的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程度从表面上看,存在很大的个异性,缺乏统一教育的基础,但是对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程度的认知程度和归因方式也属于创业教育中可以涉及的内容,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三)建议

“创业到底能不能教?”目前已经有了统一的共识,而且已经有大量的实证证明,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创业成功率,但是创业教育的意义又不限于此。现实中,创业只是少数人的行为,但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却是每一位在校生都需要的。因此创业教育的重点不应只是对创业过程中商业模式选择、企业经营管理、投资融资方式的学习,而应主动激发创业意向、强化创新习惯、培养创业能力,因此针对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创业意识的激发解决创业教育的前置效应

创业教育的前置效应,即创业教育的起点应该在创业实际行动发生之前,应该认识到创业行为不应该仅仅只包含个体的自发行为,更值得期待的是在重要他人的鼓励下的一种主动选择,反映到创业教育中,即创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树立创业意向、产生创业思路与想法。因此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应该设置在积极的创业态度的培养上,具体落实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就是在教育环境中设置互动机制,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你是否经常对现状感到不满意”“你是否有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年以上的经历”“同学都评价你是个拥有创新意识的人”,通过设置一系列的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澄清自我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我,培养创业意识。但是目前高校创业教育课堂中所教授的的创业知识都属于一般性的商业知识,真正的商业机遇并不会出现在课堂里,所以,真正的创业行动的激发一定需要前置培养。

2.分层培养的模式解决创业教育的阶段效应

创业教育的阶段效应,即创业教育的最优模式是分层递进型,具体呈现在创业教育过程当中,即按照创业意识培育、创业体验互动、创业实践体验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同时进行。创业意向维度中的归因方式和认知程度因素的培养贯穿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在创业意识培育阶段,通过课堂教育,采取案例教学、主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团队意识、敬业态度;在创业体验互动阶段,通过商业模拟、沙盘游戏等互动体验方式,通过教授创业基本知识,增强创业风险承担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提升、澄清自我成就动机,实现自我创业素养的养成;在创业实践体验阶段,将创业知识、能力、意识、意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教育,这是对前期各项教育成果的提升与转化的重要阶段,由学校牵头,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负责。

3.核心能力的培养解决创业教育的后摄效应

创业教育的后摄效应,在蒂蒙斯的创业素质模型中,总结了创业可以获得的六种核心素质,即决断力、领导力、执著力、忍耐力、适应力和自省力,这些能力都是创业成功者所必需具备的。[9]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对一般的创业者来说,如何面对创业失败,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如何做好创业教育中的后摄效应,即创业失败教育,可以从计划行为理论中找到途径,创业决策中的“重要他人”、“社会支持程度”是应对创业失败的重要因素。各项大学生创业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者在进行创业决策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是影响创业实际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包含重要他人对创业结果的预测与期望和大学生对重要人物的认同与遵从程度,大学生创业决策时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创业意向就越低,创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社会支持程度亦然,大学生进行创业决策时,得到的社会支撑程度越高,创业意向就越高,实际创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这也体现了创业失败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后摄效应。

(四)展望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的构架理论,在严谨的问卷调查、统计检验和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将创业态度、创业决策和创业行为控制三个变量引入大学生创业行为意向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构建大学生创业意向假设模型。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方面是研究样本的局限性,针对福建、浙江两省学子,两省同属沿海发达地区,创业社会环境优越,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性误差;另一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在创业行为控制维度,自我肯定和掌握资源对大学生“创业行为控制”均无显著影响,那么自我肯定和掌握资源因素为什么对创业意向没有产生影响,在本文中并无讨论,这些也为创业意向的后续研究留下了可能和空间。

[1] 李海垒.大学生的冒险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感知的创业文化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56-64.

[2] 朱蕾蕾.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4.

[3] 徐悦,段锦云.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农民工创业意向形成机制[J].应用心理学,2015(2):140-148.

[4] 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11-14.

[5] 胡闲秋,等.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87-94.

[6] 丁铎.首都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7] 闫岩.计划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评述[J].国际新闻界,2014(7):113-116.

[8] 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结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3.

[9] 王本贤.基于创业计划行为理论的创业意向与创业教育[J].学术论坛,2013(3):219-222.

Empiricalstudyonstudents’entrepreneurialintentionsbasedontheoryofplannedbehaviour

Wang Gaojie1, Zhao Xiaowei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2.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

In order to clarify and predict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PB) is employed as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 hypothesis model of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is constructed by introducing the three variables of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and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making. A stratified sampling an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survey of 463 students in both Fujian and Zhejiang provinces is conducted to test and rectify the hypothesis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 variable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of the students, while the decision-making variable has less significant effect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attribution style, cognitive degree, significant people and social support level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theory of planed behaviour(TPB);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10.3969/j.issn.1672-4348.2017.05.017

G645

A

1672-4348(2017)05-0500-05

2017-09-21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FJJKCGZ16-173)

王高洁(1980-),女,山西运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创业教育。

(责任编辑:许秀清)

猜你喜欢
归因意向程度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