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陶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030006)
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经济的腾飞,我国交通运输业近年来开展的如火如荼。正如很久以前的宣传语——“要想富,先修路”,高速公路作为衡量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指标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已经愈来愈成为地方发展的首选。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信息作为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同时也是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愈来愈受到高速公路管理层的重视。
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信息体系通常由一个省级数据中心和若干路段监控分中心以及前端数据采集信息源构成,通过研究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信息,可以获取以下帮助。
通过研究交通调查信息及相应软件,得到高速公路车辆实时监控的相关信息,可以便利地制定相关决策,辅助改善高速公路中车辆出行安全,并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服务信息,提示高速公路出行者前方路况,让驾驶人提前预判行车路线、行车方式和做好充分预备工作,为驾驶人提供实用、及时、准确的驾驶信息服务。
通过将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信息分类、归纳、总结,可以从大数据角度分析高速公路使用率、投资收益率,对区域内经济、政治、当地生活水平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数据,使管理者可以根据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信息高瞻远瞩地制定关于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开发、收费等方向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政策。
a)高速公路交通量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a)车型;(b)交通量的区间分布;(c)季节影响;(d)节假日车流量;(e)速度区间分布;(f)车辆起讫点;(g)车辆密度。
b)我国高速公路是由国企投资建设,这样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交调调查、建设都沿用相同模式,从而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垂直建设模式,即数据从采集设备到省部级公路管理部门。以高速公路交通信息服务数据采集流程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中a所示。
c)交通信息服务作为高速公路交通调查建设中高端的服务内容,是依托交通调查信息建设的,而且该部分依托其他各个部门采集的信息和系统。高速公路交通调查现有建设模式如图1中b所示。
图1 交通信息服务现有建设模式
a)由图1可以明确得出: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信息体系中的信息服务功能是多功能、多资源、整合型的,需要在应用中跨界整合多部门、多头信息。但是实践操作过程中,不同部门、不同系统采用的指标体系、设定的量化标准均有所不同,各个系统之间稳定性、差异性都会对服务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由于信息资源属于不同部门采集,来源较为分散,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由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在各个行政区域内规定不同,系统资源共享间存在衔接问题,省际之间跨省数据无法有效对接,导致重复测量,重复开展交调工作,浪费大量社会资源。
b)由于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信息系统的建设重要性并不广为人知,导致现在高速公路交通调查建设往往以政府拨款为主,很难吸引到社会资金。而且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以服务为导向,这也导致了很多社会资金更愿意投资高速公路、高速服务区等建设中,从而忽略了高速公路交通调查系统的建设,导致交调系统后续投入不足,维护运营费用紧张,直接影响高速公路交通调查的可持续发展。
c)山西省处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中部,处于我国交通枢纽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对我国交通战略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山西省自2004年开始规划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总规划为7 258 km,总布局采用“三纵十二横十二环”的设计理念。快速发展带来的是交通调查系统建设和发展的滞后性,指标体系陈旧、变量设置不合理、以及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完备性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d)交调数据的多源融合程度不够。以往采集交通数据时,往往使用固定的无法移动的设备或在固定地点设立调查站的方式,固定式采集设备等。这样往往会使得信息采集的数据单一,数据准确性不足。而且山西省目前对其他数据采集方式(如:高速公路收费数据、监控数据、电子地图的使用结合、手机信令数据等)整合能力尚有欠缺,导致其他方式采集的数据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e)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全省高速公路信息服务方面(如主动性、多样性扩展)也存在不足,并与其他部分省市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天津市已尝试通过手机信令的位置来主动发送道路信息状态,山东省也已尝试开展手机的信息播报。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目前已影响了全省高速公路服务的开展,进而影响高速公路调查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整体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进一步提高和科学发展。
a)数据的多源融合与应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模式,整合新的互联网技术,采用最新物联网等大数据整合技术,设立合理有效的服务发展理念,强化业务能力和数据整合能力,进一步优化体系设置,建立“互联网+交通”新模式,规范信息数据的采集、报送,对报送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评测,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要求,以及设备维护标准,积极利用科学、实效的管理手段,强化数据的应用、分析能力,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命令畅通,上令下达,统一步伐、统一协作的工作平台。
b)通过设立新的交通调查数据的指标和评测,充分发挥决策管理和服务等功能,重新分析、规划、设定高速公路交通调查数据中的密度、流量、速度、拥挤度、站点位置等指标,对数据分析中的各项指标、应用层次及范围起到帮助作用。
c)深化高速公路交调信息的分析工作,重点关注高速公路各个指标与高速公路附近区域的经济、产业、消费、投资等指标的关联分析,拓展交调信息分析的应用层次和程度,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对重大节假日高速流量、主要道路的交通事故、路面结构等内容进行分析,生成专题分析报告,从而为交调数据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d)建立多源数据融合体系。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分析动态数据、监控统计数据,对其进行汇总和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从而分析其未来动向。利用多种类、多类别数据的交叉分析,从而获知交调业务开展的问题点、矛盾点和需求点。真正形成以固定式调查为载体,移动式调查为上层建筑的分析调查体系。
e)借助市场中已存在的电子地图等便利条件,通过交叉融合高速公路交调数据,再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后,借以实现全省高速公路基本属性和空间属性的数据查询、统计、管理分析等功能,并通过多渠道的显示端来输出数据,为交调系统的完善提供便利。
f)完善数据可视化与信息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显示终端等平台,通过技术和手段,对交调数据进行分类、挖掘、分析和呈现,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现出不同数据之间关联性,从而摘取相关服务信息,通过路边信息大屏、交通广播、短信、网络媒体、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对交调服务信息进行推送,从而提高交调信息的服务水平,为管理者和车辆驾驶人提供第一时间的新鲜资讯,帮助其尽早做出可行性决策,增加服务的多样性。
另外,借助“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手段,通过借助第三方开发的开放性工作平台,使用互联网第三方企业收集到的数据为依托,借助第三方企业的后台支撑体系、技术和服务,开发更为方便快捷的交调信息服务体系。例如北斗、谷歌的GPS定位系统、谷歌实时卫星云图、高德地图API开发应用等等;一方面达到节省资金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利用开放平台获取更多优秀资源,提供更好的交调信息服务。
下面以高德地图为例,简要介绍在交调信息体系构建中如何利用第三方平台。高德地图云平台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高德地图云平台架构
高德地图无论是在地图数据领域、地图渲染、定位、搜索引擎等方面具有数据、技术上的领先和优势,而且在导航、LBS系统、垂直生活服务、用户动态、静态信息等方面也储存有大量数据。通过整合高德地图等第三方企业中的大数据内容,以位置为纽带,将用户车辆信息、交调信息、服务信息整合入交调系统中,不但信息采集会更加全面,而且也为驾驶人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g)多方合作的发展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浪潮,交调信息的采集、分析、服务等板块,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以往需要政府采购、出资建设的部分,通过转换思路、开放权限等办法,逐渐转向平等的、网络化的多方共同合作发展模式。通过与汽车生产企业、车载物联网、电子地图开发企业、科学研究设计院、交调设备生产商、交通管理部门,共同采集、共同协作、共同沟通、共同研发、共同合作,达成战略同盟的关系,使独立或链条式的研发,逐渐演变为网络化合作模式。交通信息服务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关系演化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交通信息服务合作关系演化图
h)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建设模式。以用户需求为最基本的核心,才能开发出适应目前甚至未来的交调信息服务。
图4 交通信息服务发展变化
从图4看出,在以用户为核心时,将会使整个发展模式产生根本性改变,并扭转现行思维模式,进而弥补现行体系中的误区和漏洞,从而产生全新的理念和技术革新,最终反馈给交通部门管理应用者。
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体系是除了实体性基建以外最接近用户的系统,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调查体系、特点、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用户交叉连接在一起,以用户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和信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及未来,高速公路交通调查必将走上一条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多方合作的可持续的创新模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