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兰杰 陈仁寿
明清江苏针灸医籍考
◎ 衣兰杰 陈仁寿
清刻本《针灸逢源》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明清时期江苏关于中医针灸研究的医家医籍,在全国名列前茅。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志》《江苏历代医人志》和《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等文献资料的查找并研究,梳理出明清江苏针灸医籍36部,现存12部,24部已佚。为免疏漏,所收医家的地域范围,既有今日所辖各市县,也包括历代在属的州县府邑以及外移(侨寓外地)或内迁(寄寓江苏省)的医家。由于医著较多,无法一一详叙,现选取5部代表性的医籍略为钩玄,以期对江苏针灸医籍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地方文献和方志研究提供系统资料并查漏补缺。
成书于明代,由清人稍加整理,辑复而成。本书作者涉及三人,分而述之。沈子禄,字承之,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针灸学家。对人体经脉理论颇有研究。徐师曾,字伯鲁,号鲁菴,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习儒,博学多才,后随父学医,尤精于医理论说。尤乘,字生洲,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受业于名医李中梓,游历各方,遍访名家,遂得针灸传授。
本书共分为前后两编,前者即《经络分野》一卷,由沈子禄撰写。徐师曾认为虽“条析分明”,但“其引证繁复,补益太过”,故加以删校,后续《经络枢要》,合为《经络全书》二卷,进一步完备经络内容。初仅有传抄本行世。至清代,尤乘“表章发明,提其目,举其纲”对该书重新进行编辑,使之条理更为清晰(明·徐师曾等撰.经络全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该书前编名“分野”,以人体88个分部为纲,详考《内经》等经典,将经脉循行条文逐一辑录,论述了每个部位的经脉循行、与内在脏腑的联络、诊断及其病理变化和相应治法;后编名“枢要”,又分原病、阴阳、脏腑、营卫、经络、常经(即十二经)、奇经、人迎气口、三部、诊脉、清浊、虚实、客感、传变等14篇。后编中尚列有《常经》一篇,依据《内》《难》,准确解释了88个分部的解剖定位,所述与现代解剖知识颇为贴近(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19《南直方舆纪要》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5,867~870)。作者极为详尽地阐述了人体各个部位的经络分布,确定局部经络分布,同时对经络术语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对于熟练掌握经络辨证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明·李乐.《见闻杂记》续卷1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民国石印本《考正穴法》
作者张三锡,字叔承,号嗣泉。原籍盱江(今江西南城),后移居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明代医家。此书为经络学专著,据《素问》《灵枢》《难经》《十四经发挥》等书汇编而成。不仅摘录《灵枢·经脉》篇原文及注文,还有28首十四经诸穴歌、分寸歌,以及人体各部的经络分布。
通篇以韵语记事,并载大量针灸歌赋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是明清时期针灸医著的显著特征。28首经穴歌赋皆为首见,是作者经过认真的临床验证,辅以适当的改编而成,歌赋言简意赅,便于医者学习,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对针灸临床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世《经络汇编》中的《十四经诸穴歌》及《分寸歌》便是对《经络考》的承袭和发展,从侧面体现了明代针灸歌赋的普及程度之高,影响之远。
清抄本《经穴指掌图》
作者施沛,宇沛然,号元无子、云间一鹤道人,明代藏书家施大经之子,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自幼习儒,后而学医。
全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内附20幅经穴图。“人身经络全图、十二经脉始终一贯之图、十二经背腧腹募图、十二经井荥腧原经合及动脉别络根结图”乃其总述;其后是十二经络图论,一图附一歌诀;奇经八脉图论部分,仅任、督两脉有图,其余六脉均有歌诀而无图;骨度图论部分包含仰人骨度部位图和伏人骨度部位图〔杨奕望,吴鸿洲.明代医家施沛学术思想钩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0):2268~2270〕。
书中指出“十二经脉全文,出自《灵枢·经脉》,其文字古劲,初学颇难记诵,后人编成歌括,往往颠倒其辞,或失本旨,故是编悉照原文,止大小行列,以顺口气,稍添一二字,以叶韵脚,仍加圈分别,示不敢妄有增损也”(明·施沛纂述,武晓冬点校.经穴指掌图书·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第1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经过施沛进一步的编排、加工,经络歌诀合仄押韵、朗朗上口,学者称便。后学者王宏翰的《医学原始》中有9幅经穴图源自本书,可见本书也确得到了后世针灸医家的重视。
作者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针灸学家。全书共六卷,前两卷集自《内经》原文及名家注疏,阐述针灸要旨,并附有个人注解;卷三则撷取历代针灸专著和诸家医论之精要;卷四专论经穴考证,校订铜人经穴之讹误,补充奇穴之阙略;卷五分述四十余种病症的针灸疗法,包括各种小儿诊法和推拿方法;卷六则详细分析临床病症的病因病机及针药施治方法。
书中共载32首针灸歌赋,其中作者校订了前论医著中14首“十四经穴分寸歌”,新增“症治要穴歌”“禁针穴歌”较“医经小学”多一句“要知天突低头取,背部诸腧切莫深”(艾莹:古代针灸歌赋的文献研究[D].2011)。
该书既有经典原文,诸家注释,又有丰富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完整翔实,在针灸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所确定的腧穴归经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腧穴的定位标准亦沿用至今,而且是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12346-90)的主要参考文献。
清康熙刻本《經络全書》牌记
清康熙刻本《經络全書》卷端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藏清乾隆御制针灸铜人
作者王鋆,字缄三,清长州(今江苏苏州)人,针灸学家。据考,作者曾患指疔,经针刺治疗而愈,依据《针灸大成》,逐穴阐释,辑成《考正穴法》又名《考正周身穴法歌》,是一部论述穴位的专著。
全书通篇以五言歌诀的形式撰写,在内容上,既包含十四经的详细论述,又有对奇经八脉诸穴及头部、胸腹部、背部和手足部奇穴在内的78个穴位考证校订;在腧穴定位上,既有腧穴的分寸定位,又有揣穴方法和针刺方法,对于针灸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以上5部代表性医籍的整理研究,并结合江苏明清时期36部针灸医籍的有关资料梳理,大致可以窥探明清时期江苏针灸发展特点和医家医籍特色。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高潮时期。对前世针灸文献的继承和整理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有学者说,综合针灸学乃至中医学最主要的方法〔刘炜宏从明代针灸文献的特点谈清末针灸学衰落的内因——兼论针灸学发展方向[J].针灸临床杂志,1987,18(1):50~52〕。《经络全书》《经络考》《经穴指掌图书》均是参考《内经》等前贤著述,参以己见而成。到了清代,针灸进入缓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中后期,由于官方的禁令,加之西方医学传入的增多,针灸学术发展呈现出“由博返约”的趋势,江苏针灸也顺时顺势转向实用。除《针灸逢源》偏于考证外,针灸医学侧重于向简单、安全的方向发展,主要反映在不断提高针灸临床操作的简便性、安全性,以及针灸著作的简要性、通俗性两个方面。例如,《针灸逢源》中有关施灸原则、操作方法、施针禁忌及预后的内容一应俱全,还别具一格的运用了隔物灸和缪灸法,不仅减轻了病患的痛苦,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考正穴法》则充分体现了针灸的临床实用性。
针灸歌赋是中医学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医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高度概括。正是由于针灸歌赋具有朗朗上口、便于记诵等特点,为历代针灸学者所喜爱并习诵。针灸歌赋不仅使针灸理论得到极大丰富,对于针灸学术的教授和学习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考,古代针灸歌赋出现于宋代,兴盛于金元,发展于明代,衰落于清代(艾莹:古代针灸歌赋的文献研究[D].2011)。从以上5部江苏医籍亦可见一斑。明代是针灸歌赋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也广泛涉及配穴原则、针刺手法、经穴考证以及时间针法等各个方面,如《经络考》与经穴考据密切相关,通篇以韵语行文;《经穴指掌图书》属于临床配穴类歌诀。这个时期作者除了对前世歌赋的传承,更多的是增加了个人创见。到了清代,针灸歌赋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针灸逢源》和《考正穴法》均偏向于孔穴考据,更多的是沿袭旧赋,形式单调少趣。
通过对36部明清医籍的梳理,从地域来看,依次为苏州吴县12部,吴江3部,上海、青浦、嘉定、金坛、太仓、江阴、高邮和江都各2部,南京、仪征、昆山、淮安和南汇各1部(其中属于现江苏省行政区划的29部,属于现上海市行政区划的7部)。8部分布在苏北,其余28部在苏南。
明清两代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江南地区则是这一时期最为繁荣发达的代表。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医学前进的步伐。“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蔽”(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3),可见当时江南文化的繁荣盛况。明代以后气候趋于干冷,北方的生态环境恶化,百姓纷纷南迁,伴随着人口数量骤增和经济、文化、科技的与日发展,加之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为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和医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苏州吴县古为东吴之都城,宋以前已然成为江南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至明清时期更发展成为江苏医学最为耀眼夺目的地区。
明万历刻本《经络考》
“儒医”概念初现于宋代。从全国范围来看,自范仲淹提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后,行医济世便成为文人儒士于仕途之外的又一热门行业。尤其在江南富庶之地,“弃举从医”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医、儒者一事也”(明·倪维德:《原机》转引自谢国祯《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的观念被广泛宣传,治病救人成为文人儒士实现人生抱负的另一条途径,从而造就了明清时期医学队伍日益扩大、医家整体水平渐趋提高、医论著述不断丰硕的局面。儒医所占比重之大,构成了江苏医家的一大特色,其中江南吴医更是誉满全国。从上文不难看出,明清江苏大部分针灸医家为儒医吴医。正是儒医的大量涌现,一方面推动了医学书籍的撰写,促进了医学知识的保存、交流和传播,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医学经验的积累、提高和深化〔陈道瑾.江苏医人之历史概况[J].江苏中医杂志,1984(1):45~50〕。
通过对明清时期江苏针灸医家医籍的研究分析,大致可以看出这个时期针灸医学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由于历史久远,著述散佚较多。通过对现存医籍的查找梳理,既有对传统针灸医学的解读,又有个人临证经验的总结,由此可见,这个时期江苏的针灸医籍,在学术思想、研究内容、著述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丰富我国针灸著作、培养针灸人才、促进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留下了一批医籍文献资料,也为现代针灸医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文献指导。
注:此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3LSC013)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YB20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