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华
云南鹤庆的新华村,是一个闻名中外的银器之都。多年来,这个村以银器为桥梁,源源不断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使新华银器成为云南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在这个银器之都里,有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桂冠的人,他就是寸发标。
为了了解寸发标的银器制作经历和在民族工艺领域取得的成就,我通过电话预约,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采访了这位以银器制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的当地民族工艺领军人。
被一只银碗改变人生的工艺大师
银制品最早在寸发标眼里的印象,是鹤庆地摊上来自西藏的藏族商人带来的一只银碗。
“我十多岁时,经常看到有许多藏族人来我们鹤庆做生意。有一次,我拿起一个藏族商人带来的银碗看,一下子就被银碗盖上精巧的花纹雕饰吸引住了。心想,如果我长大了也能够制作出这样的银碗就好了。想不到旁边却有人笑着对我说,‘你拿着的这只银碗,只是藏族地区一种最简单的银制品而已。我当时既对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又对来自西藏的藏文化感到吃惊……”寸发标和我说起他少年时期的那段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接过寸发标师傅手中的茶杯,随着他的回忆开始了采访。
自从那次见到银碗后,寸发标心里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总有一天,他一定要到西藏去,把藏民族金银制品的工艺学到手。
只要有目标的人,就一定会有动力。为了生活,1979年,16岁的寸发标不得不离开学校。挑着银匠担子,和父亲一起继承祖业,走村串户闯天下。几年下来,父子俩的足迹踏遍了云南、贵州、广西的少数民族地区。彝族的手镯、围腰链、领花,壮族的项圈、长命锁、衣角牌,傣族的银腰带、瑶族的银纽扣、佤族的耳环、苗族妇女的银头饰……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银饰品,不仅让寸发标开阔了眼界,也让他积累了创作的素材。
1987年,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的理想,在家人的支持下,寸发标终于离开家乡,来到了向往多年的西藏拉萨,那一年,已结婚生子的寸发标25岁。到西藏就意味着抛妻别子,远离故土。更何况,西藏是个遥远的地方,那里无亲无故,去了不要说创业。就是生存下去也不容易。好在踌躇满志的寸发标没有一丝犹豫,他下定决心,即使再苦再难,也要在拉萨长期干下去,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来,把藏民族的特色工艺制作技艺的精髓学到手,不学出一点名堂就不回家。
在拉萨,置身于藏文化海洋之中的寸发标,突然发现自己在一瞬间成了一个没文化的人。拉萨无处不在的文化和精神信仰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次的洗礼和升华。
“在拉萨的那些日子里,我总是觉得自己是多么地渺小。”时隔多年,寸发标仍如此感慨地对我说。
为了扎扎实实地学习藏文化,掌握藏族风格金银制品的制作工艺,寸发标在拉萨开了一间银器小作坊。在劳作之余,只要一有空,他就流连于拉萨的寺庙名胜中,虔诚地观察那些精美绝伦的佛雕。从唐卡壁画的色彩搭配到各种宗教法器的形制,从佛教祭品到民间服饰……把藏民族工艺的精髓一一融合到自己的心里。
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布达拉宫、民族风情……世人眼里的西藏是世界东方的一片净土,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的宗教信仰,让每一个来到西藏的人流连忘返。可对一头扎入民族工艺品世界的寸發标来说,他来西藏并不是为了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因此,他不敢懈怠,更不敢浪费一天的时光,总是夜以继日地思考着。摸索着。每天,他都要在心里问自己:我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我今天要做什么?我怎样才能制作出把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的工艺品?
对于寸发标来说,在西藏的那几年。其实是在钻研中走过来的。有时,制作一个银质的佛像,要经过几十次的加工打造,经常忙到半夜三更,过得很辛苦。
“寸师傅,我听说后来你在西藏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人,我想问你,你在西藏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究竟从哪个地方找到了突破口呢?”我好奇地问寸发标。
寸发标笑眯眯地回答:“有人说过,西藏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乏信仰。在西藏考察时,我发现藏族人几乎人人信佛,当时我就想,既然西藏是一个人人信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根据西藏的工艺特色和藏族人的审美心理,制作银质的佛像呢?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的第一桶金就是从制作西藏寺庙用的宗教用品开始的……”寸发标一脸神秘地告诉我。
自从寸发标在西藏开始制作寺庙用的宗教用品后,越来越多的寺庙负责人和当地的宗教界人士就不断地来找他,请他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银制工艺品,他的事业也在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我也没想到,我制作的工艺品后来会在西藏打开了市场,而且大受欢迎,呵呵……”说到这里,这个爽快的白族汉子竟然忍不住在我面前笑出了声,我也跟着他笑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苦尽甘来会有时。由于寸发标为人诚实,加上他制作的银器工艺精湛,熟悉他的人们都亲切地尊称他为“寸银匠”。
此后,来自云南鹤庆的“寸银匠”名声很快就不胫而走,寸发标被西藏自治区民政厅聘为“西藏福利企业总公司”民族用品加工部的经理。
1989年的一天,寸发标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外国元首访问西藏的新闻。在和西藏自治区主席互换礼物时,外方送的是一个包装精美的小锦盒,而西藏方面送的是一条织有布达拉宫图案的藏式挂毯。当时寸发标就在心里想,布达拉宫固然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但挂毯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作为礼物送不太合适。如果能够打制一个布达拉宫图案的金属纪念品,装在锦盒里送,岂不是更好?想到什么事情就要去做,不然,再好的想法也是空中楼阁,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性格。因而头天产生这个想法,第二天,寸发标就关起门来,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就研究布达拉宫的图案。因其有一定的美术工艺基础,那天他一口气就画了好几款布达拉宫的正面、侧面设计图,并大胆地尝试用金属片打制、绘色。辛苦了两个月后,一件半浮雕造型的布达拉宫彩色金属工艺品终于弄出来了。
此后不久,要出访美国的西藏自治区代表团听说他弄出了独具匠心的布达拉宫工艺品。就和他定制了20件彩色金属雕的布达拉宫,作为代表西藏的形象礼品带到了美国。为此,寸发标一下子成了《西藏日报》上的新闻人物,1992年11月18日,《中国日报》专题报道了他在西藏拉萨市帮助藏族工匠发展加工民族工艺品的事迹。1994年1月22日,《中国日报》以“一炮打响的秘诀”为题报道了他在西藏地区创业的成就。寸发标从最初的零敲碎打,小打小闹发展到制作代表藏文化的工艺品,后来,这个造型的工艺品不断被送给尊贵的外国客人收藏。西藏的许多工匠艺人也纷纷仿效这个图案,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工艺品。endprint
寸发标沉默了一会,突然很认真地对我说:“李老师,我和你说句实在话。我在西藏闯荡的那几年,虽然学到了精湛的手艺,但始终还是没有摆脱‘多赚几块钱的心态。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人一语点醒了我。”
“一个陌生人?一语点醒了你?”我不解地问他。
“是这样,李老师,这件事说起来有些神秘……”寸发标喝了一口茶,继续对我说道:“有一天,我在民族用品加工部上班时,来了个陌生的中年男人。这个人东瞧西转半天,就是不说话。我身在藏区,和周围的藏族人相处得很融洽,因此尽管和那个人不认识,仍客客气气地给他敬烟泡茶。想不到,这个人一连来了好几天,每次都转转就走,就是不说话。到了第八天,那个陌生男人又来了。这次,他突然劈头就对我说道:‘寸师傅,你信不信,我今天要揍你一顿?我当时大惊失色,但还是耐心地对他说:‘虽然我不知道你的来历,可对你也很尊敬,你为什么要揍我?那个男人又问我说:‘你做的这些佛像,你都明白是什么吗?“当然知道啊!我就向那人指出哪个是宗喀巴大师,哪个是观世音菩萨,哪个是绿度母、白度母。‘你知道什么?我看你一样都不知道!陌生男人仍厉声对我说,‘你看你做事稀稀拉拉(意为马马虎虎)的,做的佛像随便一摊,有的就放在地上,这像话吗?我们藏族人不像你,我们做佛像前都要洗手沐浴,要对佛恭恭敬敬的!一记当头棒喝,让我有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起来。我马上拱手向那人恭敬地说道:‘谢谢你!今天你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藏族人能做出那么精美的工艺品。原来你们是用一颗信仰和虔诚的心在做事!你就是我的老师!我马上请这个‘老师吃饭。他感激地说:‘我来这里6年了,你的这番话同样也点醒了我,以后我也要告诫我的徒弟们,一定要怀着虔诚的心做人做事。此后,那个人再也没有出现过。我好几次向周围的人多方打听,可谁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直到今天,我仍在想:难道那个人就是佛祖在冥冥之中点化我么?”
听完寸发标讲述的这段经历,我和他的感触是一样的,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不过,西藏也是一个艰苦的地方……”我接着寸发标的话,若有所思地说道。
“是的。在西藏的那几年,那种苦实在是没法说。”直到今天,说起在西藏度过的那些日子,寸发标仍感叹不已。
虽然,在西藏的日子有些艰苦。不过,寸发标认为,如果自己不去西藏体验,虽然之前已经做了好几年的银器,徒弟也带过几个,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只能说学了些皮毛而已。
“比起藏族人的手艺,那真是差得远。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要想学到真本事,还得亲自到西藏去。”寸发标看了看我,自言自语地说。
不能否认,云南鹤庆和西藏拉萨虽远隔千里,但两地的金银制品工艺近年来却始终如出一脉,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寸发标等一大批鹤庆能工巧匠多年来在西藏的艰苦的“体验式创作”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具有“西藏情结”的艰苦的“体验式创作”,也许就不会有今天鹤庆银器的辉煌,也不可能有今天新华村的辉煌。
民族工艺的领军人
没有去过新华村的人,可能不会想到。在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这个滇西的偏僻之地,由家家户户白族农民加工制作的银器工艺品竟然会源源不断地远销到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日本和美国等数十个国家。
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西北部的新华村,过去叫“石寨子”。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这个村就有人从事金、银、铜器的手工加工工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鹤庆县新华村依靠传承和发扬祖辈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大力发展以银制品为主的民族工艺品,形成了“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一家一店、一户一品、前店后坊”的发展格局,走上了规模化生产经营的新路子。据有关数据表明,早在2008年,新华村的手工艺品加工收入就占了全村经济收入的85%以上。更为可喜的是,以新华村为龙头。以银制品为主的手工艺品加工销售近年来已经辐射到了周边的村组,鹤庆县的加工户因此达到了数千户,家庭从业人员也达到了上万人。
1996年,从西藏回到家乡新华村的寸发标,创办了“寸发标手工艺作坊”,他用白银、铜等作原料,设计制作了九龙壶酒具、九龙喷雾火锅等数十种民族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产品不仅销售到省内及西藏、四川、贵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还远销到美国、法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逐渐打开了自己的市场,成为新华村小有名气的“寸师傅”。
“千家新华人,家家是艺人”。在寸发标的带动下,他的家乡新华村不仅保持了民族工艺制作的传统,而且还将银器制作产业越做越大。在1100多户的新华村里,其中竟然有800多户从事手工艺品制作。家家户户都传出“叮叮咚咚”的小锤敲击之声,新华村也因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在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为“中国民俗文化村”。2010年,这里又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
今天的新华村,夜以继日发出的依然是一片美妙的“叮当”声。新华村制作的民族工艺品,不论从其工艺还是规模而言,在云南省内都是独一无二的,新华村形成的民族工艺产业化也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华旅游村”。
通过交流,我了解到,作为新华村民族工艺领域领军人的寸发标,是一个认定了方向就不会停步的人。
在认识寸发标之前,我就知道他的“九龙”系列产品在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我并不了解寸发标为什么对“九龙”情有独钟,也不知道他的“九龙”系列产品为什么会供不应求。
“我在西藏漂泊了8年,1996年一个人回到新华村来创业。回到村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操旧业,开小作坊。头几批货还是给西藏订做青稞酒壶。我想既然回到家乡了,眼光就不能只盯着西藏、盯着少数民族,还是应该做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东西。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我的家乡鹤庆又是‘龙潭之乡,我为何不做龙的图案呢?我过去看过评书,对评书里那个‘三盗九龙杯的故事记忆深刻。当时,一瞬间就想到了要做‘九龙壶。”endprint
“哦,原来是是这样。”寸发标的一席话,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寸发标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比如当他认定了九龙壶一定会有市场后,就专心致志地研究起来。通过精心构思,他把画出的九龙壶设计图给当地的老艺人们看。老艺人们却说:“这图好倒是好,就怕你做不出来。”寸发标想:不管怎样,我总要试一试。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寸发标又像过去在西藏一样,把自己关在家里,反复钻研、敲打。有志者事竞成,经过千锤百炼,第一个银制的“九龙壶”终于在他手中诞生了。
做好九龙壶的那天,寸发标在自家院子里爱不释手地清洗银壶。或许是阳光太强,照在银壶上反射出去,晃到了路人的眼。一个路人走进院子,对他说:“你这东西很不错啊!”“这东西花了我两个月时间,刚做出来。你是第一个见到的呢!”寸发标呵呵笑道。“卖多少钱呢?”那人问。“怎么也得六七千吧。”寸发标随口答道。想不到,身后马上传来了数钱声。寸发标一看急了:“哎呀,这个东西以后是要卖的,可今天不行,我还要摆起来,看一看哪里要修改。”那人却执意要买,并自报家门:“我叫兰瑜,是县城里的医生,我买回去,你要看就上我家看嘛!”
寸发标见兰瑜如此欣赏自己的作品,是个知音,也就不再坚持。送兰瑜出门时,他开玩笑说:“我这壶配有8个杯,把壶里的水倒进杯里,是一滴不多、一滴不少呢!”兰瑜也笑了:“你这可就吹牛了!”过了半晌,寸发标接到兰瑜的电话。那边声音很大:“你怎么弄的啊?”他正想是不是壶出了什么问题,那边又激动地说:“真的是一滴不多、一滴不少啊,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一下,连寸发标自己也愣住了——因为他根本就没计算过,也没试过,所谓“一滴不多、一滴不少”只是句玩笑话而已。
当晚,寸发标就赶往兰瑜家,两人都兴奋异常,将一瓶白酒喝得精光。从此寸发标更相信,天道酬勤,只要用心做事,就没有做不成的。自古以来,那些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不就是这样诞生的吗?
继九龙壶之后,寸發标又一口气设计创制了“九龙火锅”、“九龙桶”、“九龙烟筒”等一系列“九龙”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不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还为寸发标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此后,寸发标在人们眼里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小打小闹的“寸银匠”了,而是一位有着无尽创造力的名副其实的“寸大师”。
自从“九龙壶”系列产品一炮打响后,各地新闻媒体纷纷前来寸发标家采访报道。《人民日报》第18329期以“白族农家多巧匠”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1999年1月13日,《云南日报》第五版以“白族匠人技惊天,手锤敲山致富路”为题进行了报道;《云南政协报》《大理日报》曾经以“巧手精工铸艺魂”和“寸发标和他的九龙壶”为题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及省、州、县电视台也多次对寸发标进行采访报道。
近20年来,寸发标成了当地知名度较高的人物,他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被有关部门和一些收藏家作为藏品收藏,有的作品还作为礼物馈赠给贵宾。尤其是他的“标牌”系列酒具选材纯实,设计新颖,制作独具匠心,造型高雅别致,图纹细腻,华丽高贵,融方、圆、曲、直为一体,具有较高的保存和收藏价值,多件精品被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和西藏布达拉宫所收藏。
1999年,寸发标设计的“九龙壶”获得国家专利,并被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2001年,他应邀为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打制了一套以金达莱花为图案的银制茶器;2004年,他打造的金钥匙,作为大理市政府赠送给金庸先生“荣誉市民”的礼物:他还为成龙制作了纯银的“中华龙”……
1999年6月,寸发标被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2003年12月,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20个人之一,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亲自到鹤庆为其授奖。
中国名片的传递者
从16岁挑一副箩筐,随父亲走南闯北学艺,到民间工艺大师:从在西藏漂泊到新华村创业并成为民族工艺领域的领军人,寸发标几十年来的经历,不能不让人感慨。
在和寸发标交流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如果家传第六代的寸发标和有些手艺人一样,仅仅只满足于凭家传手艺当一个小炉匠,那么只能养家糊口,而且这门技艺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失传。可贵的是,他能够在造型、纹饰和结构上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情,把每一件产品都当成有生命的艺术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使银器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品质。
自从寸发标等少数手工艺者在西藏闯出一片天地后,家乡新华村的白族乡亲就纷纷沿着他们的足迹而来。白族银匠们在拉萨街头,以前门店后作坊的形式,加工各种工艺品,并承揽制作了寺院的大量宗教用品,一时间,许多制作金属工艺品的鹤庆人也和他一样。纷纷加入到制作藏文化民族工艺品的主流队伍中来。
那些在拉萨街头购买金属工艺品的游人或许并不清楚,这些刻着藏文化烙印,流传到尼泊尔、锡金、阿富汗等周边国家的工艺品,其实大多数都出自云南鹤庆新华村的白族工匠之手,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寸师傅,你好不容易在西藏打开了一片天地,为什么会想到要回家乡创业呢?因为回家就意味着你要又一次从头再来……”我问寸发标。
“李老师,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人问过我了。”寸发标接过我的话,若有所思地说道,“说句实在话,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啊。我过去离开家乡是因为生活所逼。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我既然已经在西藏发展了起来,就应该为家乡做点事情。对于一个长年累月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家乡就是直接的母亲,报答母亲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什么理由……尤其是有一件事情彻底触动了我。”
那是1995年的一天,云南有一个援藏干部,名字叫任琴。有一天,她在拉萨的八角街买了些金属工艺品送给家乡的朋友。她的朋友笑她说:“你到拉萨,怎么买回的是我们云南人做的东西?”任琴不明就里,等她弄清楚拉萨原来有这么一群技艺不俗的云南大理白族工匠后,她决定要找到这群工匠的带头人,找到寸发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