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键+向静文+刘芳丽
关键词: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会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9-0009-03
一、论文报送情况
(一)论文报送的区域分布
本屆科报会除了港澳台地区没有报送论文外,组委会共收到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报送的4233篇论文,与上一届(2014年)相比增加了1277篇,其稿源之多为历届之最。第一作者单位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论文报送数量为2140篇,占总报送数量的50.56%;第一作者单位为高等教育、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科研机构等的论文报送数量为2093篇,占总报送数量的49.44%。其中,北京、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云南、浙江、重庆等十七个省(区、市)报送论文160篇,但还有四个地区(安徽、甘肃、青海、西藏)的论文报送数量不足要求上限的一半,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二)征集论文主题分布
本届科报会按10个类别86个领域进行征集,在收到的4233篇论文中,学校体育理论与学校体育史研究293篇,占6.92%;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1158篇,占27.36%;学生体质健康与促进565篇,占13.35%;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253篇,占5.98%;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71篇,占4.04%;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研究146篇,占3.45%;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研究269篇,占6.35%;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研究397篇,占9.38%;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340篇,占8.03%;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研究346篇,占8.17%;自选295篇,占6.97%。从论文主题分布情况来看,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学生体质健康与促进仍然是研究的热点,两类占总数的42%,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研究、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研究是另外两个研究热点,占总数的17%。
二、论文评审结果
本届科报会从4233篇论文中遴选出1450篇优秀论文,录用率为34.25%。其中入选分会报告即一等奖论文127篇,占报送总数的3.00%;入选分会讨论即二等奖论文554篇,占报送总数的13.09%;入选书面交流即三等奖论文769篇,占报送总数的18.17%。报送论文的所有地方均有文章录取。
入选论文中,第一作者单位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数量为586篇,占入选论文总数的40.41%,非基础教育阶段的数量为864篇,占入选论文总数的59.59%。
三、主要研究成果
本届科报会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学校体育的使命与发展”,在这个主题之下,选题指南设定了十个研究领域。从申报的论文来看,论文内容所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这十个。总体而言,经过评审录取的论文,研究基础扎实、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成果丰富,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有进步、有创新、有突破的良好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体育理论和学校体育史领域的研究,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研究高度和研究视角有所拓展、有所突破,引领了学科发展
学校体育理论的研究,如学校体育的战略发展、价值取向、改革路径等等,主要围绕健康中国、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三个主题,体现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愿景、育人方向和育人内容,既符合时代的趋势、社会的要求,又适应个性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科特性。
本届科报会,有一些研究,如“五个理念”引领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学校体育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与“体医结合”、法治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职能、学校体育教育本质的哲学反思、多维视角体育价值再审视等等,从更高的角度、更深的视角研究学校体育。
与往届相比,关于学校体育史的研究出现数量增加的情况,从文化遗存、文化名人到教育名校,论文众多,如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体育的启示等等,以历史研究的角度,进一步挖掘、证明了学校体育和中国体育的久远历史和厚实的文化。
这些研究丰富了学校体育理论的内涵和知识体系,促进了体育学科的发展。
(二)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领域的研究,由理论研究向实践探索转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工作越来越务实,反映了研究角度向提升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效益的趋势和特点
与以往科报会一样,关于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最多,是研究的热点。本届科报会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文申报总数达到1158篇,占所有申报论文的27%。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也是本届科报会报告讨论、墙报交流的热点领域。论文的作者,主要是来自高校、中小学校一线的教师,体现了学校体育界基层研究力量的深厚基础。
分析这个领域的论文,主要的特点有下面几个:
特点一,与2001年课程改革刚刚开始时关于课程理念的争论非常激烈的情况不同,2016年开始的高中课改,以“核心素养”为代表的新课程理念的出台,并没有引发从学术角度的广泛质疑,研究很多、争论不多。许多论文的题目,直接是“核心素养”新理念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核心素养”理念观下的能力构建,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现状分析、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开发课程资源等等。将“核心素养”理念直接利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特点二,研究集中在实际的教学领域,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很多,其中,关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美国spark课程模式等的研究数量不少,更多的则是在教学实际中自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如协作式教学、动态分层教学、“四递进三融合教学”、任务驱动法、趣味练习法等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有的研究非常“接地气”,很“草根”。
特点三,高校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很多研究围绕具体运动项目展开,如篮球、长跑等,并且,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体现了高校体育适应个性化需求的特点。本届科报会,职业类院校的研究异军突起,一些研究结合专业、职业方向展开,如艺术类、土建类、旅游类等的研究,取得比较新颖、特色的研究成果。endprint
特点四,本领域研究的亮点是,许多论文开展了比较系统和专业性强的与评价相关的研究,如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有效性研究、体育学业评价研究、高中专项化教学实效研究、课改十年质量分析等等,这些研究开发了很多评价和测量工具,为科学评价教学质量、客观衡量教学实效提供可量化的手段。这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进步。
(三)学校体育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两个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增加,干预研究成为主体,研究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更加专业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体育科研的主攻方向和整体研究水平
本届科报会,国家层面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分析的论文不多,这与2016年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上这部分研究进行了专门展示有关,但是,区域层面的对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以及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等论文仍然占一定的比例。在录取的论文中,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干预的研究比较多。这些论文中,有的是对学生群体的整体干预,更多的论文是采用“特别方法”对“特别问题”进行干预,如骨健康管理干预骨密度、力量训练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运动减脂课程对大学生血脂的影响,体现了研究的精细化、科学性。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一些以往在体育竞技领域应用比较多的新方法,如功能性训练、康复训练、体能训练等,也被大量引入学校体育领域,成为干预普通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动态。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平的情况,“互联网+”、可穿戴APP技術等新技术手段在体质健康管理和干预中开始得到应用,这是本届科报会的亮点。
本届科报会,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的论文,呈现广度更广、深度更深的总体情况。一方面,一部分论文,从体育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品质发展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如运动干预对儿童认知和脑功能的影响、体育锻炼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等等;另一方面,一部分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不良心理健康问题,如运动对青少年焦虑症、自闭症、抑郁症、学习倦怠等的干预研究;第三个方面,是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干预,这些论文涉及到留守儿童以及聋哑儿童、智障儿童的心理改善等。这个领域的研究,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价值。
(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领域的论文,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研究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支持系统,从构建由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到健康环境的整体角度,研究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生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构想等
健康教育是一个整体工程,但是,在教育的现实中,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校,都不可能有完全独立的健康教育实施体系,基于这个现实,本届科报会,有的论文研究了与体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如基于图形组织者的健康教育、区域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等,探索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实施健康教育的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涉及的问题和相关领域越来越多,健康环境越来越复杂,本届科报会,许多论文对健康突出问题,如成瘾行为、超重肥胖、睡眠障碍、营养不良等等,进行了调查和干预研究,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有一些论文,研究探索校内食品安全、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为构建安全校园提供了可借鉴的策略和路径。
(五)校园足球领域的研究,是本届科报会的热点之一,申报论文很多,与校园足球国家政策实施和推进同步,研究内容涉及校园足球的各个方面,有一些论文,借鉴国外青少年足球体系、人才培养、赛事组织经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适应校园足球的推进和中国足球改革的形势,本届科报会专门设置了校园足球这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由于校园足球推进速度很快,社会关注度很高,因此,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本届科报会的论文,有的从哲学层面展开研究,如中国梦视域下的校园足球展望、校园足球“教育逻辑”与“争光逻辑”辨析;有的从保障层面展开研究,如资本视域下的校园足球发展路径、校园足球绩效研究、校园足球风险管理等等;更多的是从校园足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高技能、培养人格的角度研究校园足球的“育人”功效。这正是中国校园足球的根本目的。
随着校园足球的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布局、实施有效教学、开展适度训练和竞赛、挖掘有潜力人才,是校园足球面临的实际问题。本届科报会,在这方面有很多论文,如山东省校园足球布局及评价、辽宁省首批国家特色校园足球建设、郑州金水区校园足球示范区推进策略等,时效性高,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
中国是一个足球水平落后的国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非常重要,在本届科报会上,出现一大批论文,集中研究、分析了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法,为下一步中国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发,也提出了警示。
(六)学校体育研究的其他领域,包括学校体育管理和保障机制、学校体育课余训练和竞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在这些传统领域,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研究的主题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针对学校体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出现了一些创新研究
在学校师资领域的研究,以往的研究集中在师资的合理配置和体育教师权益保护等问题上,本届科报会,有关体育教师的研究,转向教师专业成长、能力提升、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成就的研究上,反映了体育教师职业境遇的改善,是教育事业进步和发展的良好体现。
“依法治校”在学校体育领域,依然是个挑战。本届科报会,许多论文,从法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困扰学校体育发展的难点问题。如学校运动伤害的法理与归责、运动伤害的保险困境、学校场馆对外开放的安全风险规避、体育休闲权利配置等等,这些研究,为学校体育长远发展构建了基础性法律体系,以解决学校体育的发展困境。
随着中国竞技体育政策的调整,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又面临新的课题,教体结合出现新的内容。本届科报会,一些高校的研究者率先展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运动员培养与转型发展、高校运动队生存与发展模式、“省队校办”新路径、“教体结合”问题审视等等,新老问题整合研究,为进一步的政策出台提供了决策咨询。endprint
(七)在论文选题指南的十大领域之外,本届科报会收到了大量的指南之外的论文
这些论文,研究的领域、研究角度极其宽广,有的研究,基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研究人的发展,如脑机制、神经网络、运动恢复等等,是厚实、严谨、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还有一些论文,研究涉及了与体育、健康相关的更多领域,如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体育赛事供给侧改革、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等等。从这些研究中可以感知学校体育大发展时代的来临和不可阻挡的趋势。
所以,下一届科报会,是不是应该向社会开放,让不同领域的人都可以来研究学校体育的事。
四、本届科报会的特色
(一)本届科报会的优点
1.论文选题紧扣改革热点,研究内容日趋拓展
总体上,这次申报的论文,以健康中国建设为政策引领,准确抓住了社会发展和国际体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动态,具有现实性、时代性和国际视野。研究内容,围绕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问题为导向,内容涉及价值追求、目标确定、国内外经验、组织管理、教学训练、学生体质健康评析、质量评价标准构建等等方面,从教学实践到基础机制研究,从知识、体能、技能到健康测试研究等等,多角度,多侧面;研究对象从幼儿、中小学生到大学生,从普通学生到特殊群体学生(糖尿病、智障、脑瘫儿童、留守儿童),从汉族到少数民族学生。
2.研究方法的应用,在规范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书斋式的研究越来越少,传统、经典研究方法如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的应用更加规范,重视实证、重实验的研究越来越多,基于实验效果、用数据说话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App、可穿戴设备、云平台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升了研究质量。
3.研究水平提高,高校与中小学研究相互融合
总体研究水平有所提高,高校的研究比较明显,体现在理论高度、国際视野和研究方法的科学规范上。部分研究注重挖掘体育的文化属性、社会贡献力等社会价值,初步形成既接地气又有认识高度的体育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简约化,降低了研究的难度,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便利。因此,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论文质量和水平快速提高,在同类研究中,有的论文质量甚至超越了高校教师。
(二)本届科报会的问题与不足
1.高质量、有重大突破的论文较少,部分论文写作水平不高
有的论文题目与内容不相匹配,选题题目过大,而内容不足以支持主题,方法与内涵亦没有紧密结合。描述现象性的文章较多,具有深度的文章较少。特别是部分基础教育阶段的论文,学术写作水平较低,或为教学心得体会、经验总结,或无明显论点、论据、论证,有问题碎片化、理解表面化、阐述简单化的倾向。学术不端现象在部分论文中存在。
2.一些实验研究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不匹配,研究设计的完整性、逻辑性有待改进
有的实验研究,样本量太少、干预研究时间太短,许多论文是短平快的应急作品,缺少长期性、学理性的深入研究,大部分实验型研究仅有数据的堆砌,不做统计学检验,研究过程及数据不严谨,结果不能令人信服。有的研究,数据陈旧、方法陈旧,文献引用质量不高、不规范。还有一些研究,只做纵向研究,缺乏横向比较,不能够有力地说明问题。
3.地区差异有扩大的倾向
从报送论文的数量和最后录取论文的数量、质量看,优势越来越集中在几个省、区、市。我们分析,一方面,可能与不同地方体育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自觉性和水平有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更与地方是否有激励和扶持政策有密切关系。江苏、河南、湖北、辽宁等省的鼓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本地学校体育科研的开展。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100088)
(2.首都体育学院 1001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