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2017-11-08 16:38罗映红何国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中职

罗映红++何国强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相关政策规划发展职业教育,均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市场需求、劳动就业为导向,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提出了各项具体的发展目标,其中包括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诚然,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以对中职学校的调研为基础,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分析研究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而提升就业能力,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职业技术学校、顺德梁銶锯职业技术学校、顺德中专技工学校、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陈登职业技术学校共五所中职学校作为调研对象,主要对会计专业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学生的基本特点,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会计基础》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及学业评价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深入了解,总结分析中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其中,教师调查问卷发放110份,收回106份,回收率为96.36%,其中有效问卷为103份,有效率达97.17%。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与师资情况调查分析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授课对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授课者,学生的整体特点以及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必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情况调查分析

1.逆反、盲从心理颇为严重。 2.感情丰富,思维活跃,但缺乏学习动力。 3.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明确。

(二)師资情况调查分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的实施及其效果。以其中一所学校为例,从调研情况(表1)可见,该校会计专业专任教师总体人数为42人,首先,从学历层面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为78.7%,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1.3%,整体学历水平有待提高;其次,从“双师型”教师情况看,该校会计专业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为32 人,占比为76.19% ,他们在具备教师资格的同时考取了会计师、税务师等证书,但缺乏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职业高水平的认证;最后,从实践经验看,具有企业实践经验教师有18人,占比为42%。经调研,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上大部分学校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认定,即只需具备教师资格证和考取的职称证书即可认定为双师,而没有更多关注是否具有足够的企业实战经验这一实质情况,即使有些学校在认定条件中加入了企业实践的标准,但也停留在一纸证明的层面上,只需教师提供企业证明即可,而缺乏对教师的企业实践过程及经验积累的具体的考核和要求。实践经验的缺乏,实践性较强的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三、中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问卷调查分析

(一)《会计基础》教材的调查分析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培养具有就业能力的学生,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接近工作实际,能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然而,在《会计基础》任课教师对教材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如表2)中清晰可见,对教材“很满意”的仅占比为24.27%,对教材“一般满意”占比为66.02%,而对教材“不满意”的教师也存在9.71%,普遍认为教材内容存在更新速度慢、实操性不强以及与实际工作过程差异较大等问题,教师不得不在备课阶段耗费更多的时间作出鉴别和补充。

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二)《会计基础》课堂教学的调查分析

1.教学目标定位缺乏科学性

会计教师对《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过于偏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方法能力特别是社会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接受调查的全体会计教师均会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57.28%的会计教师会注重培养学生方法能力,能同时注重培养社会能力的教师仅有25.24%。很显然,教学目标的定位缺乏科学性,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忽略必然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现行教学模式落后,难以满足教学创新的要求

(1)教学方法不够先进,互联网教学的频率低

1)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传统的讲授法仍然是会计专业教师最热衷的教学方法,此法使用简捷、高效,能完整传授专业知识,但易产生“填鸭式”或“满堂灌”等不良的教学效果,容易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另外,在传统讲授教学过程中添加了案例教学和实训情境教学,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表明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在运用讲授法的同时,也正为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培养作出努力;然而,能够通过任务驱动较好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项目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的使用频率却偏低,均未达到30%。由此可见,由于目前教学方法仍然偏向传统的讲授法,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互联网实现翻转课堂教学调查分析

充分利用互联网实践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教学为例,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课上师生共同探讨与交流,课下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观看微视频,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一般主要由微课、习题、评价反馈、互动交流和平台管理五个模块构成,意味着开发和维护平台的成本较高,访谈中部分教师认为学校经费有限以及翻转课堂在中职课堂的可操作性较低等原因,难以使用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从表4也清楚可见,目前翻转课堂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频率极低,仅为0.97%。endprint

(2)教学过程设计古板,缺乏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蓝图,有了良好的设计蓝图,才能保证和引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1)课堂导入阶段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课堂导入方式非常关键,导入成功,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当前中职会计教师的课堂导入方式不够新颖,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如直接阐明学习目标或以设问方式回顾旧知识,而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方式较少,仅占4.85%。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课堂讲课阶段

讲课环节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核心组成部分,会计教师沿用传统口语化讲授法的频率约占调查总数的1/3,而结合PPT或视频等多媒体平台讲授教学的最多,占比高达64.08%,采用游戏、辩论或项目教学等现代先进教学方法的屈指可数。可见,当前中职会计教学仍没有真正脱离“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窘境,未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

3)课堂强化阶段

强化环节是学生对课堂新知识进行内化和巩固的过程,大多数会计教师会通过布置课堂作业,学生完成并即时点评以达到巩固新知识、新技能的效果,使用频率高达68.93%,这一比例恰巧反映出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中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的问题。

4)课堂结课阶段

教师采用“独角戏”结课方式的居多,比如对新课内容进行总结,以书面作业、实践操作或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结课,分别达到了34.95%和46.60%,此种结课方式不足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识,更难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学业评价方式单一

根据调研结果,中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集中于“闭卷考试”、“课后作业”和“实训材料与报告”,显而易见,一是学业评价方式上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二是评价主体单一,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缺乏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三是评价标准不全面,仅仅专注于专业能力特别是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究其原因,一是与前述教学目标定位不科学相关,学校对《会计基础》课程的性质和考核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普遍认为学生学习该课程主要目的是取得会计证,故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把握仅停留在基本理论和方法层次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核和评价;二是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闭卷考试和课后作业这种简捷易行、不费精力的学业评价方式。

四、提升《会计基础》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多渠道了解学生特点

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中职学生,全面把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特点,才能真正教学生和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档案、向班主任或其他授课教师了解以及通过班级游戏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整体或个别特点,以便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科学定位教学目标,准确拿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可引进优质师资,在学历水平和实践经验方面进行把关;二是加强在职培训,除了加强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外,也要关注在职教师的学历提升和实践经验的获取,同时支持在职教师定期进入企业获取实践经验;三是要严格制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要注重实质性双师的认定,除了考取相应的职称证书外,更应关注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同时出台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确实提高教师的会计实战水平。

(三)重构教材内容

学校对教材的订购可以选择本地区会计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建设相适应的教材,或者可以在学校层面成立教材编写组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可对理论体系、组织结构和阐述方法等方面作出新的尝试与突破,以社会人才需求调研为基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重新整理和安排教学内容,让教材内容更接近于实际。

(四)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应将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上,既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忽略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两项关键能力的培养,只有科学定位,才能选择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也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最后才能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学生。

(五)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实现“做中学”,让学生在行动当中收获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最终提升就业竞争力。

2.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中职学生缺乏學习动力以及职业发展规划模糊等情况,在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学过程设计应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念,课堂各环节的设计应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自主探索学习,实现导入环节巧妙化,讲课环节探究化,强化环节多元化,结课环节悬念化,每一环节都形成良好的循环链条,改革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是导入环节巧妙化,如可采用学生猜谜语、角色扮演等巧妙的导入方式,既有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是讲课环节探究化,“探究”的主要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任务布置 小组学习 展示评价 迁移总结”的自主探索学习模式;再次是强化环节多元化,可以采用分小组竞赛、抢答或利用随机抽号软件邀请学生作答等形式进行讨论与评价,让学生在快乐中强化知识;最后是结课环节悬念化,可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再设下悬念留下疑问,此疑问应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本次课已学内容启下次课将学知识,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建立能力本位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

在教学目标重新进行科学定位的同时,学业评价体系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能力本位的多元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评价主体应该包括学生和教师,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有必要时可引进企业评价,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其次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一是为了提高遵循度,评价标准的制定主体应多元化,由学生和教师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共同制定,二是评价标准本身应多元化,对应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教学目标,也应设计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最后,评价方法应多元化,比如可以采用找茬、找亮点、亮点加建议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而言之,立足于调研发现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唯有在研究了解学生特点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重新科学定位教学目标,有效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设计,最后回应性地建立能力本位的多元评价体系,方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才能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学生。

责任编辑朱守锂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