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处梅香

2017-11-08 08:24周菊坤
苏州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才气气息梅花

周菊坤

静处梅香

周菊坤

我与周思梅认识较早,不过,那时她叫四妹,家中五朵金花,她排行老四,家境虽然贫寒,而四妹偏不喜田间劳作,更爱砚池笔耕,寒门梅香,已露端倪,让村上人侧目。我高中毕业后与四妹曾短暂共事,还有散南兄,我们三人时常聚在一起谈诗论画,还搞了台录音机,煞有介事地模仿乔榛丁建华童自荣,为中外名著配音。四妹和散南都是那种心有灵犀一学就会的人,聪慧颖异,很有艺术天分,让我崇拜和追随。其时,两人的书画虽然尚显稚嫩,却已透出一股无法遮蔽的灵性和才气,年少轻狂,言语中自不免流露出一丝睥睨一切的狂狷与张扬。这段经历,我把它记在了《那年我们十七岁》的小文中,作为那段青葱岁月的注脚。

不久,四妹投师于徐绍青、邵文君等先生门下,开始了正规的学艺生涯。之后,她转益多师,业精于勤,笔法日趋娴熟,画艺渐入佳境,书法之外,山水、人物、花鸟均有涉猎,画面上活色生香,很是热闹,自己的书画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记得那时四妹画上的落款应是“舒梅”二字,梅花初放消息,日子滋润自在。

生命无常。就在四妹春风得意之时,一场大病悄然缠身,当有限的生命只能以月以日计算,夫复何求?万念俱灰之下,四妹反倒冷静下来,以超强的毅力对抗病痛的折磨,以超然的心态解读多舛的人生。从绝症边缘穿过,四妹想了很久,也悟了很多,当她重拾画笔,她凝注世界的目光已然发生变化,她的艺术风格别开生面,用笔愈加空灵而旷然,意象更为清新而洒脱,浴火重生的四妹,开始用“思梅”落款。驿外断桥边,一树梅花静默绽放,清气氤氲,暗香浮动。

周思梅从热闹中远离开来,静静地躲在一隅,用她喜欢的小楷,静静地抄写《金刚经》,从“如是我闻”抄至“问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一笔一划,笔笔中锋,写着写着,心里已是风清月朗,一片澄明。又用行楷抄写6000多字的《孙子兵法》,虽说“兵者凶也”,但思梅却将它墨韵贯通,一笔到底,一气呵成,而且文质彬彬,秀逸有神,字里行间,既有一种灵动自如的随性,却又不失淡定与静穆。不慌不忙,不停不断,既随意又留意,思梅称其为“体会书法的禅意”。而她的画,无论兰花册页,还是泼墨山水,静动对比,虚实相生,无不给人一种恬淡清新、俊逸清绝的静雅之美。周思梅的静,让海上名家钱定一、戴敦邦等恩师激赏有加,他们在这位娴静秀雅的女弟子身上,看到了民国才女沉静内敛、秀外慧中的气息。

那日,我将周思梅的作品集交一位画家朋友鉴赏,他沉吟良久,吐出几个字:“很有气息。”我琢磨这气息二字的意思,无非指流溢于纸上墨色线条之间的一种感觉吧,我用这气息二字来反观周思梅各个阶段的作品,倒也有所发现。思梅早期的作品灵光毕现,咄咄逼人,这是才气,应是天赋所为;“舒梅”时期的作品耐得咀嚼,如啖甘饴,这是文气,乃是内涵所致;思梅近期的作品大巧若拙,皓月禅心,这是静气,必是境界所达。周思梅年少家贫,发奋上进,已是不易,及小有所成,却遭病魔缠身,令人唏嘘,但她仍能淡然处之,决然放下。她在生活和艺术中学会了对世俗的逃离,对欲望的放弃,这就是她对人生般若的一种洞悉和了悟。

梅花之香,必经苦寒而发,须向静处来品,“静到无人处,梅香自然来”,人生如此,艺术创作大抵亦是如此吧。

猜你喜欢
才气气息梅花
自然的气息
读书养才气
“春的气息”
梅花
春的气息
人生独步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梅花引
践行“三严三实”要存锐气 增勇气 长才气
梅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