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
在浙北家乡,无论谁家,一所新居落成后,首当其冲的大事就是打土灶。
关于打土灶,早在清代赵翼的《扈从途次杂咏·土灶》诗题自注中记载:“掘地为灶”,这是远祖村民最原始的“灶具”,后来人类发明了固化的容器,才有了高出地面用砖块砌成的灶,其制成或结构一直流传延续至今。打土灶是个技术活,一般要预备好土砖、河沙、黄泥等材料,请村里手艺娴熟的泥水匠来完成每道工序。
土灶一般建在厨房一隅,紧靠窗口下,有长方形和半椭圆形两种,灶台中间依次放置三口大小不一的铁锅。最大的锅贴着墙壁,紧挨着两口锅渐次小下去。在两口锅的中间,靠近灶壁的部位还要嵌入一只深底的铁罐,我们当地人叫“汤罐”,可供全家人热水。
灶台上砌着高高的宽敞的灶壁,仿佛一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将三口锅的烟道巧妙地包藏在里面,只留一根烟囱穿过屋顶,将烟火的气息向蓝天传递。台阶似的灶壁梯度向上,错落有致。上面砌有两个长方形的壁龛,可放置油、盐、酱、醋等调味品。待灶砌毕、刷白、晾干后,手巧的工匠們会在雪白的灶壁上用颜料绘上各式图案和纹饰,坊间称之为灶头画或灶花。灶头画中,有各种人物造型、花鸟鱼虫和走兽风景,恰似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充满了田园风味。儿时,我常常一边看奶奶在灶头上烧菜做饭,一边欣赏着那些美丽的灶头画,耳畔不时传来一两声薪火在灶膛中的爆响。烟雾缭绕中,常常觉得那些鲤鱼、仙鹤、牡丹、荷花,都鲜活起来,整个身心都舒展开了,充满温暖和乐趣。
儿时,只要在做饭时分走进乡村任何一户农家,都能看到这样温馨的画面:你瞧,这家那三口锅的土灶在厨房一字儿排开,多么威武气派!靠里边的一号大锅里在煮饭,中间的二号锅在做春笋炖咸肉,外边稍小一点的锅里,则在炒青菜。土灶的主人,一边麻利地盛起外边小锅里的青菜,又接着去看二号锅里的肉煮熟了没有,还要根据不同锅里炒作的需要,随时向灶膛添薪加火的人发出不同的指令———
“里边的火小一点,别把饭煮焦了!”
“中间的灶膛要加中火,慢炖!”
一边炖,一边加水,不急不躁,慢工出细活,让各种食材的味道充分吸收、融合,炖得咸淡相宜,味醇鲜香。在土灶边,无论是掌勺的,还是烧火的,人们围着灶台蒸、煮、炒、烩,每一道工序皆有人手的温热和心灵的默契。伴着那边锅盖“扑哧哧”被沸腾的汤水顶浮上来。“开饭啰!”主人的一声召唤,在灶膛里燃烧的树枝,带着各自的香味混合在饭菜的清香里,渐渐地在空气中弥散,随着风荡漾开去,盈满我们的心房。
黄昏时分,站在高处看村庄,炊烟袅袅升起,那是土灶的气息,那烟火里满含着人间的暖意和岁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