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露露
【摘 要】在小学美术是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可以直接受其教学效果影响。那么,在组织课堂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借助创意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所以立足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重点思考了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实施创意教学这一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课堂;教学创意;教学策略
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一门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小学对于美术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培养模式上,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动力。本文围绕如何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存在于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落实,广泛传播素质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仍有很多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却没意识到学生到底能不能接纳,能接纳多少。美术教学对于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中,只是教师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就减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学生很难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往往都是跟着老师一笔一画的完成作品,这就很难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还有的教师用成绩和排名来衡量学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成绩至上的理念,与美术要激发创造力的目标完全是相反的。另外,很多学校和教师不重视美术教学,这种情况还有很多,美术课被文化课代替,或者在美术课堂上做一些与美术无关的事情,这是学校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总之这类的问题还有很多,亟待学校和教师进行改革。如何进行小学美术课堂的创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当前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
1.从根源注重思想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与艺术鉴赏,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观和艺术鉴赏,从而能够提高学的创新能力,学校要重视美术课的课程完成情况,认真管理美术教学,教师也要告知学生学好美术的重要性,要严格督促好学生在对于美术的学习,在课堂上认真的程度,不能把美术当成娱乐。
2.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都有对事物不同的见解,因此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就不一定適合所有学生。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其他的条件因材施教的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个性发展,更好的发挥自己。
3.活跃课堂的氛围
让学生轻松学习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积极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自由,解放天性,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例如:一美术老师在进行《家乡的水果》一课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先示范水彩画画出一盘水果,并积极的鼓励学生尝试变换水果的种类、果盘样式以及背景样式等,激发学生画画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美术课程作为一门创造性及探索性的活动,与课堂的教学氛围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应把握好这个度,积极权衡各方关系,在各方都满意的情况下搞好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学习,发挥最大的潜能。
4.多媒体课堂,开阔学生视野
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教师也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满足小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传统教学方式中,只是枯燥的文字讲解加上单调的图片,学生们需要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以及其他网络资源制作成课件,通过这些课件,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大大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教师不能单纯地放映,表面上看似课堂丰富多彩了,其实学生只是在看热闹,也就无法达到提高创造性的效果。教师应该想,哪些教学环节可以被媒体教学代替,而哪些是不可以被代替的,这些都是基于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的考虑。
5.宽容评价
给予学生支持美术学科不同于数学其他文化学科,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美术本身就是艺术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其精神是完全自主的,他们对于美术作品所产生的或直观或间接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
三、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改革,素质教育已经逐步替代应试教育,这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创意教学方式的发展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它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创意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必须以老师的正确观念和认真的教学态度为前提,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为他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课堂,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来吸取知识,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从而使他们对美术产生好奇心,自主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同时,老师要不断地开发新的创意教学模式,为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