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慧
【摘 要】本文着重论述在小学中国陶器课上怎样运用情境式教学,重点讲述情境创设的方法,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加速各种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较好地解决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欣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式教学;陶器;欣赏
将15克的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咽下,但当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德国学者
上面一段话很形象精辟地比喻了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重要作用。看到这段话,我如一个苦苦念经的和尚顿悟一般,参透了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课堂才能真正被学生喜欢,被学生吸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具有无穷的魅力,为什么不少学生还厌学?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之美。为此我们要担负起“美容师”的角色,要让我们所“经手”的知识富有美感,要让我们所“经手”的知识“流光溢彩,青春靓丽”。
美术教材中《中国古代陶器》部分属于“欣赏与设计”学习领域,教材的宗旨是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陶器知识,能从陶器艺术品欣赏中了解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提高鉴赏能力;感悟中国陶器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课前,我考证查阅了大量陶器图片,有关历史资料和相关论文,详细进行了素材的核实。
陶器对许多学生而言,是个既陌生的领域,纯粹地讲解陶器的起源、发展历史而又太枯燥、乏味。我想能否将小学生喜欢的情境式教学运用到陶器欣赏中呢?
在情境教学中实施欣赏设计呢?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情志
我国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其效果能使学生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感官而且震撼心灵。
于是,我将冗长的陶器历史改编成一个故事:一万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流域,人类还住在洞穴里,只会用石头、骨头、树枝当工具捕猎,我们称他们为原始人,他们用树枝编织容器来收集存放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篮子之类的容器轻巧便利,但又疏漏的毛病,细小的颗粒會漏出来。于是聪明的原始人就想出一个办法,在容器里涂上一层水和稀的泥,等泥干后再放种子就不会漏掉了。有一回,树林里发生了大火,人们纷纷走避,来不及搬走的家杂用具,被无情的大火吞没了。大火熄灭之后,人们沮丧地回到原来的家园却惊奇的发现,那些编制的容器,外面的编织部分烧成了灰烬,而用泥土涂抹的里层却变得硬梆梆的。这样,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陶。后来,在8000年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他们发现陶器很有用,就烧制出了各种造型的陶器。比如大肚子的陶罐用来打水、装水,吃不了的食物就储存在陶盆里,采摘来的野果子也装在陶盆里,很熟练地使用陶器。用着用着,原始人发现陶器难看了,灰不溜秋的,就在上面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制后洗洗刷刷也不掉颜色,他们高兴极了,就画出了更多的图案。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最伟大的发明。画上图案的陶器,我们又叫它“彩陶”。
故事讲完了,陶器历史也了解了,真是“润物细无声”。
二、带入直观情境,辞以情发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就要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从重视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实物教具、复制品教具、象征性教具、电化教具等,帮助学生感知美,提高审美能力。
我将陶器实物带到课堂,让学生看看摸摸,感受体会陶器的质感。创设原始人邀请聪明的现代小学生到他家去看陶器的情境,猜猜他们为什么画图案,并给图案起个名字。由此得知原始人画的图案都是来源于生活。
三、运用问题情境,解疑释疑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创设这样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思维,足以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
比如,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的造型奇特,具科学性、实用性、美观性与一体,蕴含着原始人的智慧,为了引导学生与其他陶瓶进行造型方面的对比,我创设了问题情境:这瓶子,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努力比对,找差异,并为自己的发现分析、解释,找原因。事实证明,一个巧妙的问题情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和征服的信心,进而转化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行动。
总之,在中国陶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式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林,孙晓兰.论当代审美需求下的陶瓷艺术.
[2]杨锋伟.试论情境式教学法在美术鉴赏课中的利与弊.
[3]百度百科陶器的历史.情境式教学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