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融合的几点实践

2017-11-07 20:09徐彪高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微课信息技术

徐彪 高娟

【摘 要】历史是一种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历史课堂是一门讲述过去知识的学科,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包括初中历史在内的各学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无论是教师们已经熟练运用的PowerPoint技术,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微课程技术,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弥补了历史学科直观性不强,理论性较高等问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知识的直观认识,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初中历史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更有利于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历史课堂的构建,成为我们努力实践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微课

信息技术让我们的课堂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时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丰富备课资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我认为这些小的溪流在备课中的运用就可以体现为对教学资料的搜集,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为我们开辟了众多途径,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所需的视频、图片、材料乃至练习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

在搜集视频资料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两款软件,一款是“维棠”视频下载软件。这款软件最大的优势就是只要复制视频所在网址,视频就可以下載下来。比如一些只在酷6网站,56网站,央视网等网站才有的视频资源,利用维棠都可以下载;除了维棠这一软件我常用的还有优酷的客户端,因为优酷这一视频网站用户可以自己上传资源,所以优酷的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满足教师的基本需求。视频下载之后往往还需要教师进行剪辑合并。在此我推荐“狸窝全能视频转换器”,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免费、操作简单,同时可以满足教师简单的视频剪辑、合并、转换格式等需求。如果有更高的需求,比如重新配乐,加字幕、消除原音、添加贴图等,国内也有一款免费软件比较简单,就是爱剪辑,但是它也有一个明显的劣势就是视频会自动生成片头。此外,我还常用一款叫做“视频编辑专家”的软件,功能也比较强大,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用。

再来说文字资料,如果我们需要从一些历史专业书中找原始资料,而手头恰巧没有书,推荐大家去“新浪爱问共享”进行搜索,国内外的新旧书籍,甚至一些珍本和古籍,在爱问都可以找到电子版并免费下载使用;当然,一节完整的历史课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复习资料和练习题,我们老师常用的21世纪教育网、学科网等有很多好的资源都需要付费下载,如今,许多地市都建立了。

除了以上这些通过网络获取的各种信息和资料,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可以创造一些备课素材,比如我们在历史旅游景点拍的照片或者小视频,如果能够将其有效应用到课堂,也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历史的生活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例如,我在讲京杭大运河时,在PowerPoint上插入了一张我在大运河边拍的照片,夕阳余辉洒落,映照千年古运河,再加上有老师作为图片的一部分,瞬间引起学生兴趣,这个时候再告诉学生,在没学历史之前,你看它就是一条普通的河,学习了历史,才知道你所看到的是承载了千年文明的河流,这时候再让学生理解“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这句古诗就更为直观和容易。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凸显德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新情境,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历史,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实现人机交互沟通,巧妙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高效性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简单化,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凸显德育功能。

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我们老师熟练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利用好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资源。我举一个我自己摸索的教学实例,在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这一课中的“南京大屠杀”时,学生通过学习课本内容对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认为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升华学生的认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为“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至今依然是横亘在中日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公祭日”的设立,2015年我国的“九三大阅兵”,“日本的教科书”事件等都充分体现出了这一事件的现实价值。学生需要深入学习,也必须深入学习。在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时,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本的文字、图片史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剪辑视频,视频内容主要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与“日本教科书事件”的视频合辑。在学生已经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经过两相对比,让学生评价“日本的教科书事件”,并进一步向学生设问,“你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将对日本的这种行为提出怎样的改进建议”?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转入到对史实的思考,对“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开创未来”这16个字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三、利用微课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微课,作为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制作的微课,结合教师的讲解,插入在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也是成功突破重难点的重要途径,最终达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目的。

Camtasia Studio 8,这是一款比较全能的录屏软件。只需教师提前就一个重要问题做好PowerPoint,然后打开这一软件,点击开始就可以录制,在录制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写好的脚本讲解问题,讲解结束之后点击关闭就会生成一个视频文件,更为详细的操作流程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查找。Camtasia Studio 8还提供了优质的剪辑功能,如果教师觉得哪个地方语句有不通顺的地方需要修改,就可以直接在软件上拖动进度条就可以删掉相应内容。此款软件还可以配乐。如果想要实现比较高级的功能就可以利用前面我介绍的视频剪辑软件剪辑即可。此种方式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不足之处是趣味性相对较小,因为其主要内容依靠教师讲解和PowerPoint呈现的。

提到趣味性,也有一款比较有趣的软件,叫做优芽互动电影,这一软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制作动画的素材,包括人物图像、场景、各种声音,也可以自己创造人物形象和配音,轻松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易操作且效果较好,能够弥补教师在动画制作方面的劣势,丰富微课呈现形式。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大课题,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还将在课堂内外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我们的观念、能力都要适时进步,只有在我们的引导下让多媒体有效立足于历史课堂教学为教学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徐彪(1990~),男,山东临沂人,二级教师,初中历史教学。

第二作者:高娟(1989~),女,山东临沂人,二级教师,初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微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