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升
摘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人机利用率低及生产效率低问题,运用工业工程中人机作业分析方法对A公司全焊接球阀焊内外锥作业进行优化改善,从而得到了更为合理高效的作业方法. 结果显示人员利用率提升了50.6%,单件产出效率提升了33.6%,每小时产能提升了2PCS,在焊内外锥作业中每天可节约140分钟。
关键词:工业工程;人机作业分析;焊内外锥
中图分类号:F273;TH186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3.088
0引言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我国制造业正不断提质升级,生产的自动化如何与操作者紧密配合,最大限度提升生產效率,依然是很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工业工程中的人机作业分析技术对当前作业进行分析,挖掘人产生闲余时间的原因,进行作业过程的优化再设计,使人机配合更加协调,对于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A公司全焊接球阀生产线焊内外锥工序这一作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工业工程中人机作业分析技术并结合“5W1H”提问与“ECRS”原则对现行方法进行改善,使该工序作业内容得以改善,作业方式更加合理,人机配合更加协调。
1现行作业描述
焊内外锥包括焊内锥和焊外锥,内锥焊成品与外锥焊接,即形成全焊接球阀出口组件,根据现场实地调研,焊内锥在焊机1上作业,焊外锥在焊机2上作业,焊机1与焊机2配备电焊工1人,作业顺序为当内锥焊接完成后再进行外锥焊接,焊接内外锥的操作方法类似,将其步骤总结如下,如图1所示。
由统计表1看出,焊内外锥作业中人的利用率低,为50%,在机器工作过程中,人的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焊接内锥过程中浪费103s,焊接外锥过程中浪费288s。因为内外锥焊完也即从焊机1的焊内锥到焊机2的焊外锥都完成才算一个周期,焊机1的利用率仅为33.6%,人工及机器设备浪费严重,经过初步分析,其作业有待改善。
2人机作业分析与改进
2.15W1H提问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5W1H”提问分析。
问: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否可以增加一个操作员,由操作员1负责焊内椎,操作员2负责焊外锥?
答:增加作业人员数量不是最佳解决办法,增加作业人员意味着投入与生产成本的提升,且增加作业人员并没有真正解决机器运转过程中人的等待浪费问题。
问: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空闲浪费呢?
答:考虑当前传统的作业顺序为焊内外锥交替进行,这增加了出口焊成品(外锥焊成品)的产出速率,调整作业顺序是解决空闲浪费提升人机配合的突破口,因此在调研焊外锥空闲较长时,思考有无一人多机的可能,在焊外锥空闲过程中去进行焊内锥作业,使空闲时间得到充分利用。由一个作业者可同时操作几台机器的计算公式可得,在现行情况下,作业者可以操作的机器数目N为:
N=t+Mt
式中,N为一个作业者操作的机器台数;t为一个作业者操作一台机器所需的时间;M为机器完成该项作业的有效时间。
由计算公式得N=t+Mt=(231+432)/231=287台
经计算,焊工可同时操作2台机器。
问:一人多机是否增加了原有的劳动强度?
答:劳动强度并未增加,只是把原有的空闲时间集中起来进行合理分配。
2.2改善方案效果评价
根据改善分析,绘制改善后的焊内外锥人机作业图,如图4所示。
通过对全焊接球阀焊内外锥作业进行人机操作分析,在现有生产设备条件下,充分利用人的空闲时间,在没有增加一机一人的情况下,算短了作业周成,提升了焊接内外锥的工作效率以及人机利用率。具体效果如下:
(1)焊内外锥作业周程时间(即一个球阀出口组件的焊成品)由782s下降到519s,降低了33.6%。每盘可以装载4个出口组件,按照每天需要生产8盘出口组件计算,焊内外锥作业中节约时间约4*8*263=8416s,即每天在焊内外锥作业中节约140分钟。
(2)焊工利用率由50%提升到了75.3%,提升了50.6%,尽可能大的利用人的工作时间,同时又留有一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造成操作人员过度劳累。
(3)焊机1的利用率由33.6%提升到50.7%,提升了50.9%;焊机2的利用率由66.37%提升到了100%,提升了50.67%。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前提下,使得人机配合更加紧密协调。
3总结
针对A公司全焊接球阀生产线焊内外锥作业中出现的人机利用率低,等待时间长问题,利用工业工程中人机作业分析技术进行合理分析,并结5W1H提问方法进行问题的改善,对人机作业工序进行了重排和调整,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不必要的等待浪费,使人和机器利用率显著提升。
高效率是现代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人机作业分析、时间研究等工业工程技术正是发掘企业的生产潜力的重要方法,且简单实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而国内众多生产制造类企业也应该重视。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给企业创造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段伟仪,孙丽,韦江等.人机作业分析在轮对生产线中的应用[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35(Z1):111113.
[3]赵晓梅,孔造杰,熊立华等.除尘器底壳加工的人机操作分析与优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19(4):125128.
[4]张学龙,王云峰,谢延宇.工作研究应用于企业生产线优化再设计[J].现代制造工程,2015(3):2829.
[5]傅武雄.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
[6]刘倩.人机作业分析在某手机料件性能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17):1881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