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菲菲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课程中,阅读在课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阅读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而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对老师和学生来书都是有益的,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小学生锻炼自身的语文阅读水平十分的重要。通过语文拓展阅读的教育方式,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优秀的书籍,学习到更多优秀的知识。一本好书就是一个良好的人生导师,书内的知识将潜移默化的转化为读书人今后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语文拓展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
1实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小学教学是义务教育的一个起步的阶段,在此过程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为今后学习减少障碍,帮助学生能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只依靠课本上的知识是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外阅读知识,丰富教学所需的内容。因此,在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开展语文阅读拓展的教学活动势在必行。
1.1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的知识内容客观上来讲还是比较富有趣味性的,因此有助于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养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开展拓展阅读的教学过程,更是一个增加课堂灵活性和趣味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认可。
1.2帮助学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
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育是为了开拓小学生在学习阶段的认知与眼界,让刚开始步入课堂的孩子们对课堂快速的进行适应,让他们意识到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性。在拓展阅读的训练过程中进行语文素养的培训,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过程。
1.3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语文阅读拓展训练的教学课程,积累起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写作素材,并尝试着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写作当中,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的生动、富有感染力。通过不断地锻炼,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也是一个在语文学习中进行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2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2.1开展读后感征文比赛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如读后感征文比赛类似的活动来激励学生们多读书、多积累。还可以设置与读书有关的奖项,鼓励学生们相互分享读过的优秀书籍,对读书多的同学进行表扬,号召大家积极的学习。学校还可以开设类似读书角之类的活动场所,让学生们有地方去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并与其他的学生共同交流,获得新的灵感与想法,极大地促进学生们积极地去阅读,提高了学生们阅读的主动性。例如演讲、讲故事、读书日、表演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乐于展示,快乐阅读,有益阅读。
2.2教师、家长的主动推荐和帮助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会挑选适合自己的读书种类,因此强制阅读可能会导致大家盲目阅读,无法起到读书的作用,对知识也不会有很好的吸收,这样拓展阅读课程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家长和老师在对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在书目推荐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推荐给孩子们一些易读易懂的好书,推荐的书要适合孩子们去阅读。对于孩子们在读书中遇到的一些不懂的问题要做到及时的解答,以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开设学校图书室和教室图书角
读书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不仅更利于阅读,也便于学生们更加热爱阅读。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自己的图书馆,给予学生们一个可以安静读书的地方。老师也要对学生们不定时的推荐优秀的书籍,鼓励学生们阅读更多优秀的書籍。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逐渐体会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这个科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读书角的建设我是持绝对支持的态度。为学生建立一个专属读书区域,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同学们爱上阅读,爱上语文的学习。
2.4设计开发针对性阅读读本
由于小学的学段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因此自我阅读可能不能起到更良好的学习作用,因此需要相关的教育部门设计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阅读读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相应的文章、故事,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选取相应的文章供学生们阅读。
2.5拓展语文教育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拓展的教学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基础知识的储备将产生一定的障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有效的策略进行应对。
语文拓展阅读的关键是拓展阅读的内容是否适合现阶段的学生学习,语文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时,讲解书本上的内容过程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外知识的补充与积累。例如在课堂中引入一些神话知识和童话故事,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们积极地进行阅读,并尝试撰写阅读读后的感受。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分享,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拥有一良好的阅读习惯。
2.6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学习语文课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将文章中的转折点部分变成课堂中的活跃气氛的部分,在这部分设置相应的悬念、疑问,以此来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们将从书本中学到的一些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并且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们阅读名著故事和神话典故,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应的读书月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添加更多的阅读时间,让有兴趣的同学在这部分课外时间内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且能够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也可以作为指导者的身份加入到活动当中,给予读书角的同学进行适当的指导。
2.7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阻碍了这种新模式的发展。因此在教师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要跳出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的活跃性与开放性。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要与学生积极探讨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部分,从而依靠学生的反馈来设置教学的过程与教学的内容,做到对整篇文章透彻具体的分析。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情境再现教学,让同学们将课文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情境再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8利用阅读比赛的形式调动
老师可以在班级举办阅读比赛来带动那些对阅读不是很感兴趣的人加入到阅读的队伍当中,调动起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去阅读,去接触一些书中的世界,培养一些读书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指定《成语故事》这本书作为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读物,然后分阶段的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比赛或者是成语接龙、故事接龙比赛,然后通过给予优胜者奖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和参与性。
2.9改善阅读评价
对与阅读的评价体系,应摒弃传统的答案对照评价模式,教师应对这一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应该将学生在阅读后的感受与情感也都加入到评价的体系模式当中。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鼓励学生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给出适当的指导和合理的评价。
3结语
在新课改的影响之下,关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各方的全面关注。在进行语文阅读方面的教育是,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完善与积累,遇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求语文教学能够更加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不断地提升,语文知识综合运用以及阅读能力能够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乔亚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5(06)
[2]史瑞.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