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球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日益壮大,每况愈下,随着教育事业发展的快速,对教育事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其中包括对音乐教程的改编,在中职院校中,音乐欣赏课成为了音乐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因此对音乐的教学方式也有了严格的要求,认为只有利用优质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程度上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不管是对学生未来的教育,还是步入社会后的工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于目前阶段如何让创新之花开满中职院校的实践进行了深刻的研究,着重对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进行了创新性的实验,这一举动为全国的中职院校都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创新教学;实践
引言:当今社会的发展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全部重心都放在培育人才和审美观念上。在日常授课中,利用创新教学的方法教学,不但可以建立学生对美的高度认知,还能开阔学生的思维,陶冶情操。在现在的教学中,虽然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但是研究表明,这其中仍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恰巧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所以针对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进行全面的创新,这一举动将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
一、中职院校创新教学的现状
上学期的一节音乐课,内容是学习手语《感恩的心》当时我没有说过多的话,就直接声情并茂的教学生唱,突然咯吱咯吱的两声,我的脸马上由晴转阴,严厉的问他们是谁在捣乱?教师的空气变得凝固,无人发声,过了一会,一个小男生站了起来,老师是这样的,您只教我们唱一遍就让我们自己练习,我是想录下来,课下去学习,这样就不用老麻烦你了。
研究表明:在教育事业中,音乐欣赏课早就是中职院校的必修课,老师在经过多年的经验过后,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也就是“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都占主导地位,学生永远像个客人。而现在的创新教学受到陈旧教学的影响,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本质教学依然存在,而且很多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本质了解的并不透彻,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时,自悟性不高,直接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了影响,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中学生不能很好的互动,课堂气氛尴尬,缺少生机,大大减少了教学品质。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前不久的一节音乐课,由于马上面临考试,这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卷子发下去后,分笔试口试两部分,刘明同学虽然平时不言语,但是感觉平时的成绩还是居中的,然而模拟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因此老师没有想太多,只认为肯让你给弟子太差,考试失常也很正常。
案例上表明,老师的想法存在着错误。中职院校的所有学生在面临考试时普遍发挥失常,这是老师就对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认为是学生对于创新教学的认知度不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很少使用创新教学模式,多用陈旧的教学理念,让教学的质量下降,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
三、中职院校音乐欣赏课必须完全采用创新教学
1.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现代社会,创新教学已经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因此,老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改变,以此来适应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的“老师为主,学生为客”的事实,在平时教学中,适当的创造优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记忆基础知识,更有效的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当学生提出质疑时,老师不要立刻否决,但也不能任其发挥,要通过讲解指引他走向正确道路。
2.营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由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全能型人才成为了社会所需,我国也通过教育的不断创新来实现这个所需,通过学习音乐,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抛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利用创新教学,让学生在崭新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另外切记需要注意的一点,中职院校的学生和普通的学生不同,他们对所有事物都极其敏锐,因此老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言慎行,注意言辞,切不可用过激、严厉的方式批判学生,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3.快速掌握知识技能
所有人都知道,知识和技能不是一下子就能吸收的,对于音乐也是同样,为了能够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老師在授课中,要着重于知识的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技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实践大于理论”
4.在创新教学中增添生活元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容越接近于生活,记的越快。尤其在音乐欣赏课中有时会枯燥无味,所以课程中一定要添加生活元素。例如:对中国古典乐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平时的乐器再配合声音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古典乐的印象了。
四、总结
综上所说,在中职院校欣赏课中,创新教学占主导地位,不仅可以改善教学品质,能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好处。而且上述文章从课堂环境到知识掌握再到实践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教学重要性,同时也发挥了本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娟.现代中职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思路创新[J].品牌月刊,2014,(10).
[2]朱海燕.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证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