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敏+刘加+孙艳华+江晓东+李子婧
摘 要:在“力”的教学设计中,给学生构建了一系列有趣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学习有关力的知识,并注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力;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
1 引言
新课程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构建良好的教学过程”,倡导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力”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给学生构建了一系列有趣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例 “看力”、“感受力”和“应用力”,并注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力的教学设计
“力”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重要概念,并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力”的概念抽象难懂,学生对此普遍感到困难.下面,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相关实验和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 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力”的知识.
2.1 利用讨论,引入新课内容
[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名词,如“推桌子需要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增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的凝聚力”,“要增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等.请与同桌同学一起讨论并向全班同学报告,你们还发现哪些地方有“力”这个名词?
[学生讨论] “踢足球需要力”,“背书包需要力”,“要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等.
[教师讲解] “力”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和日常生活中常说“力”有很大区别.那么,物理学中的“力”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由此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交流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2.2 分析现象,探究力的来源
[学生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体验和讨论以下情景问题,并探究其中各个“力”的来源.
问题1:用手推动或者拉动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感受“推力”和“拉力”.体验:推力来源于手“推”物理课本;拉力来源于手“拉”物理课本.
问题2:用手举起书包或者挤压桌面,感受“举力”和“压力”.体验:举力来源于手“举”书包;压力来源于手“压”桌面.
问题3:用右手摩擦左手或者用右手捏左手,感受“摩擦力”和“捏力”.体验:左手获得的摩擦力来源于右手“摩擦”左手;左手获得的捏力来源于右手“捏”左手.
问题4:让两块相同磁体的同名磁极或者异名磁极靠近,体验“排斥力”或“吸引力”.体验:该排斥力来源于一个磁极“排斥”另一个同名磁极;该吸引力来源于一个磁极“吸引”另一个异名磁极.
[教师讲解]为了研究的方便,在物理学上把生活中常说的“推”、“拉”、“举”、“压”、“摩擦”、“捏”、“排斥”、“吸引”等概括为“作用”.于是,我们该如何概述上述问题中“力”的来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归纳得出: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教师讲解]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根据它们是施力还是受力的不同,分别叫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学生讨论] 在上述四类问题中涉及到的力,相应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哪一个?[答案:就手对书包施加的举力而言,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书包”.其它情况类似,略.]
[學生讨论] 用手举起书包时,手会感到疲劳,这说明书包也给手施加了压力,该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又分别是谁?[答案:就书包对手施加的压力而言,施力物体是“书包”,受力物体是“手”.]
[教师讲解]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归纳得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是针对具体的某个力而言的.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实践体验和讨论交流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研讨自己熟悉的生活实例发现新知识,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目标.
[教师讲解]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是F;力的单位“牛顿”,简称为“牛”, 该单位的符号是N.
[学生体验]让学生分别用手托起两个鸡蛋,体验所用托力的大小,该托力大约为1N,体验1N的大小;一个中学生站立不动时,脚会对地面产生压力,该压力大约是500N,体验日常压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感受1N的大小,并把单位“牛”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1N的理解.
2.3 实验探究,把握力的特点
[学生探究]学生动手制作两个相同的泡沫底座,将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分别用胶带固定在这两个泡沫底座上,使泡沫底座能载着磁体漂浮在水面.让磁体的同名磁极或者异名磁极靠近,分别“看”两个磁体的运动状况,并讨论相应排斥力或者吸引力的特点.
观察现象:磁极之间发生“吸引”或“排斥”作用时,会看到“两个磁极”“都向着靠近的方向运动”或者“都向着远离的方向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这说明一个磁极在“吸引”或“排斥”另一个磁极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磁极的“吸引”或“排斥”.或者说,两个磁极在发生作用时,会同时产生两个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磁极上;相对这两个不同的力而言,每一个磁极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
[学生实验]取一个被吹大的气球,让学生在用手“压”气球的同时,仔细“感受”气球有没有“推”手?并讨论其中作用力的特点.
感受现象:在手压气球的同时,气球也在推手.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手对气球施加作用力的同时,气球也在对手施加作用力;就手压气球的力来说,压力作用在气球上,“手”是“施力物体”,“气球”是“受力物体”;就气球推手的力来说,推力作用在手上,“手”是“受力物体”,“气球”是“施力物体”;或者说,手和气球都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探究和讨论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看”和“感受”发现“力的相互作用”规律,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讨论] 学生分组举例讨论日常生活中各种力的特点,如物体受到重力的特点,并归纳“力”的一般特点.
[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各种具体力的特点,归纳“力”的一般特点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同时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作用力总是成对产生的;相对不同的力来说,相互作用的任一物体,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力的这种性质叫做力的相互作用.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交流讨论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体验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
2.4 创设情境,学习力的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和观察:一个小铁球在空中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观察小铁球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并讨论小铁球速度变化的原因.[现象是:小铁球由静止到运动,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其原因是:小铁球受到重力的方向和其运动方向相同,重力推动小铁球加速运动,使小铁球的速度逐渐变大.或者说,此时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使小铁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和观察:竖直上抛一个小铁球,观察小铁球在上升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并讨论小铁球速度变化的原因.[现象是:在上升的过程中,小铁球的速度越来越小,直到减小为0.其原因是:小铁球受到重力的方向和其运动方向相反,重力阻碍小铁球的运动,从而使小铁球的速度逐渐变小.或者说,此时重力的作用效果是使小铁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实验和讨论的学习环境,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列举事例.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改变了速度的大小?
设计意图:构建学生开放的研讨环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和观察:让一个小铁球从一个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的运动变化情况,并讨论小铁球速度变化的原因.[现象是:小铁球滚下经过磁体附近时,它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明显改变而做靠近磁体的运动.原因是:小铁球受到磁体吸引力的方向和其运动方向不重合,磁体的吸引力迫使小铁球改变其运动的方向,即磁体的吸引力改变了小铁球运动速度的方向.]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列举事例.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改变了速度的方向?
[教师讲解]在物理学上,把“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或者方向”叫做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上述实验和研讨,同学们发现“力”有何作用效果?
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和观察:用力可以将弹簧拉长;用力压被吹大的气球可以使气球变形;用力捏橡皮泥可以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剪刀可以将纸片剪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等,
[教师提问] 根据上述实验和体验,同学们又发现“力”有何作用效果?
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教师提问] 力除了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的形状外,你们猜想它是否还有其它作用效果?此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外研讨和交流.
设计意图:用问题给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5 归纳总结,获取新的知识
[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以上的探究结论,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力的来源、特点、单位和力的作用效果,并板书.
(1)力的来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的符號是F;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 该单位的符号是N.将两个鸡蛋放在手掌上,手托起鸡蛋的力大约为1N.
(3)力的特点:两个物体发生作用时,总会同时产生两个作用力,它们同时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或者说,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同时也对它施加力的作用;相对不同的力来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物体,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形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得出新知识.
2.6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讨论] 讨论并解释:
(1)神舟系列火箭点火升空时,在向下高速喷出气体的同时,火箭为什么会慢慢向上运动?[参考答案:火箭向下高速喷出气体时,该气体和火箭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火箭就是在该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2)运动的足球遇到墙壁时,为什么会改变运动方向? [参考答案:运动的足球遇到墙壁时,足球和墙壁发生相互作用,足球会受到墙壁的作用力,这个力的作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
[学生讨论]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力有关的实例?并用力的知识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讨论生活中有关力的实例,达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的,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觉得物理知识有用、有趣.
[教师讲授]已经证实,任何小的力作用在任何坚硬的物体上,都会使物体发生形状的改变.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罪犯作案时,都会在现场留下自己的指纹,于是,通过比对现场留下的指纹,可以很好地寻找案犯,这成了公安机关行之有效的破案手段.课后,同学们分组上网搜索一下,寻找一例成功的指纹破案故事,下一次到班上进行分享.
设计意图:应用力知识解决有趣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学生讨论]“注意力”、“影响力”、“凝聚力”等是不是物理学中的力?为什么?[参考答案:不是.它们都不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3 教学体会
在“力”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给学生构建了一系列有趣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例 “看力”、“感受力”和“应用力”, 并注重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教学设计,我们已经在岳阳市第十中学八年级进行了教学实践,并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