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东霞
【摘 要】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剧作家和理论家,一生著述丰富,代表作品有《闲情偶记》《笠翁十种曲》《无声戏》等。其中,《闲情偶寄》是中国古代戏剧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著作之一。本文从思想历史背景、音乐传承、音乐文学的美学观三方面论述其与戏曲音乐相关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李渔;戏曲音乐;戏曲文学;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14-02
李渔(1611-1680,曾名仙侣,后名渔),字谪凡,自号笠翁。李渔一生著述颇丰,撰有《闲情偶寄》《无声戏》《笠翁十种曲》等文著。笔者认为,在这些文著中,汇集了李渔的戏曲创作、戏曲美学等方面的思想,尤其他对戏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对于我们了解从明末清初至现今的戏曲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关于“词采”“音律”等方面的阐述,为当今学者理解我国戏曲音乐文化、思想体系,以及在戏曲实践方面的认识,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理论文献。
一、李渔《闲情偶寄》的戏曲音乐思想历史背景
明末清初的中国(17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传统学术在社会的嬗变中发生了转变,即从宋明理学转向清代经学。明末清初时期的中国文人思想,也在社会的动荡中,逐渐从崇尚德性转向道而问学,脱离了空谈心性的窠臼,转向经世致用的格局。在这种学术背景下,形成了崇实黜虚的考据之学,最终锻造出注重启蒙的时代特点。当然,究其原因,自是与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怀有济世之略的文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面对因政权更替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且又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强调治国者应该以圣人般的品德和虚怀若谷的心境,来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顾炎武注重治学,以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文集》卷四)。正是以“救世”的态度来谋求“经世致用”,并由此将道德培养与君子之学相结合,担负起“利民富民”和“救世”的责任。
顾炎武基于儒家的“礼乐”对于维系社会的作用,故而通过推行对大众的“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教化”社会的作用,而这正是他通经致用思想的体现。王夫之强调人性与理性的统一,提出“以理导欲“以义制利”的观点,以为人们只有在生活实践中,秉承理、义的道德要义,方可实现“以身任天下”的理想。继而王夫之以“以理导欲”“以义制利”的逻辑,推演出了“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美学观,以此强调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够忽略亲身体验的重要性,惟此不二的方法,才能够达到“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的境界。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文人,他们不仅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历法,而且更善于在实践中勤恳钻研、体悟和著述。
值得注意的是,自称“曲中之老奴,歌中之黠婢”的李渔,以自身的戏曲实践,在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以“独抒灵性”的才情著成《闲情偶寄》,引发后世文人评价和考究。其中,《词曲部》和《演习部》,汇集了李渔对戏曲音乐的认知和经验,是我们研究明末清初戏曲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二、李渔《闲情偶寄》对古典戏曲音乐传承的认识
李渔丰富的戏曲创作经验,源自他在演出中对各色人物、情节、演唱、演奏等方面的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汇集了他对以往经验的学习和继承,以及他在戏曲实践中的体悟和思考。李渔的戏曲音乐思想,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这与当时讲求通经致用的学术氛围密切相关的。
笔者认为,“别古今”是李渔在传承和教育中实现通古用今的理论与实践。在李渔看来,“选剧授歌童,当自古本始。古本既熟,然后间以新词,切勿先今而后古。何也?优师教曲,每加工于旧,而草草于新。故开手学戏,必宗古本。”在此,李渔强调了戏曲教育的传承,必须要明晓和尊崇戏曲中的古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传授中是否存在“谬误”。
一方面,李渔特别提到了儒家的“大学之道”“学而时习之”的经典学风,表明李渔对戏曲教育所应该持有的慎重态度,以及讲求通经致用的治学风气;另一方面,突出了“故开手学戏,必宗古本”思想的重要性。当然,李渔所强调的“必宗古本”的思想,不是盲目的、迂腐的、极端的,即“而古本又必从《琵琶》《荆钗》《幽闺》《寻亲》等曲唱起,盖腔板之正,未有正于此者。此曲善唱,则以后所唱之曲,腔板皆不谬矣。旧曲既熟,必须间以新词。切勿听拘士腐儒之言,谓新剧不如旧剧,一概弃而不习。”同时,李渔也更加注重古典戏曲作品传承中的选择性,对此提出“盖演古戏,如唱清曲,只可悦知音数人之耳,不能娱满座宾朋之目。听古乐而思卧,听新乐而忘倦。古乐不必《箫》《韶》《琵琶》《幽闺》等曲,即今之古乐也。但选旧剧易,选新剧难。教歌习舞之家,主人必多冗事,且恐未必知音,势必委诸门客,询之优师。门客岂尽周郎,大半以优师之耳目为耳目。而优师之中,淹通文墨者少,每见才人所作,辄思避之,以凿枘不相入也。故延优师者,必择文理稍通之人,使阅新词,方能定其美恶。又必藉文人墨客参酌其间,两议佥同,方可授之使习。”李渔在此强调了“但选旧剧易,选新剧难”的观点,并借以战国时期魏文侯“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的典故,提醒人们应该明白古典戏曲作品对于听众来说,“只可悦知音数人之耳,不能娱满座宾朋之目”的道理。
李渔还特别提到,由于当时传授戏曲的人,贯通文墨的不多,所以聘请传授戏曲的人,一定要选择懂文理的,才能够断定美与恶。传授必须要使教戏曲的人、文人墨客一同参与其中,才能够选出让学习者学习的内容。
先古后今,是李渔遵循戏曲历史、戏曲道统的逻辑起点,即不知古今,便无法辨别古今,也就无从谈起戏曲教育与传承了。李渔“别古今”的思想,既是他對古今戏曲作品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也是他提倡在戏曲传承中培养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李渔以其自身的戏曲修养和经验,阐述了他对古典戏曲音乐思想的认识,以及对当时在戏曲传承方面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解决之道。
三、李渔《闲情偶寄》的戏曲音乐文学审美
李渔从务实的角度,将戏曲经验和审美见解述于《闲情偶寄》之中。在这部世俗风情尽露、雅典韵律尽显的著作中,他着意以自己对戏曲实践的认识、对戏曲经典的感悟,来阐发“独抒灵性”的美学思想,以达到致用于大众的目的。李渔十分看重戏曲音乐审美在“显浅”等方面的完美结合,这也正是他谋求致用于世俗的大众情结。
李渔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情节段落为例,直指制曲者的用心与听歌者的解义:“无论其他,即汤若士《还魂》一剧,世以配飨元人,宜也。问其精华所在,则以《惊梦》《寻梦》二折对。予谓二折虽佳,犹是今曲,非元曲也。《惊梦》首句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楼,逗起情丝,发端一语,即费如许深心,可谓惨淡经营矣。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若谓制曲初心并不在此,不过因所见以起兴,则瞥见游丝,不妨直说,何须曲而又曲,由晴丝而说及春,由春与晴丝而悟其如线也?若云作此原有深心,则恐索解人不易得矣。索解人既不易得,又何必奏之歌筵,俾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乎?其余‘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及‘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遍青山,啼红了杜鹃等语,字字俱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
李渔认为,古往今来的文献中,“诗余”(即词)方面的创作大多是能够达到佳作的,然而曲方面的创作却做不到普遍都是佳作。基于此,李渔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即“曲与诗余,同是一种文字。古今刻本中,诗余能佳而曲不能尽佳音,诗余可选而曲不可选也。”究其原因,乃是“诗余最短,每篇不过数十字,作者虽多,入选者不多,弃短取长,是以但见其美。曲文最长,每折必须数曲,每部必须数十折,非八斗长才,不能始终如一。微疵偶见者有之,瑕瑜并陈者有之,尚有踊跃于前,懈弛于后,不得已而为狗尾貂续者亦有之。”的缘故。
李渔在此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即由于词与曲的结构、长短有所不同,在词的创作方面,构成了词作多,入选的少,所以只看见它好的一面。在曲的创作方面,曲文很长,每一折都有数首曲文,一部戏则有数十折,没有一定的才学,是做不到所有创作都是佳作。一些有小毛病、优缺相参的作品,还有前部分积极,后部分懈怠的作品,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把不好的作品接到好作品后面的现象也有。对此,李渔阐述规避这些现象的方法和典范,即“予谓既工此道,当如画士之传真,闺女之刺绣,一笔稍差,便虑神情不似,一针偶缺,即防花鸟变形。使全部传奇之曲,得似诗余选本如《花间》《草堂》诸集,首首有可珍之句,句句有可宝之字,则不愧填词之名,无论必传,即传之千万年,亦非侥幸而得者矣。吾于古曲之中,取其全本不懈、多瑜鲜瑕者,惟《西厢》能之。”
李渔认为,从事这项事业,犹如画师模仿事物形貌,犹如女子刺绣,稍有一笔欠缺,便忧虑神情会不像,稍有一针欠缺,便担心花鸟变形。要使得整部的传奇曲文可以像词的辑本《花间》《草堂》,每首都有让人珍爱的词句,每句都有珍贵的字眼,是不愧填词的名誉,不用说必传,倘若传它千万年,也不是因侥幸可以得到的。李渔在古曲中,取用整本不懈怠、多优点少缺点之作,希望《西厢》能够作为代表。
中国文人的浪漫,在于乐此不彼地将善与恶、情与怀,融入历史语境中,品味、参悟自我或他人的凌乱与秩序的交合。深谙世俗风情的李渔时而游走于复杂的社会人际边缘,时而投入戏中陶醉于“机趣”(即“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之中,阐发着极致且富于“独抒灵性”的美学思想。李渔的《闲情偶寄》,为后人记录了三百多年前一位伟大戏曲思想家的“闲情”,至今趣味依然盎然。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礼记·乐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高明.琵琶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4]汤显祖.汤显祖集[M].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