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桂
拜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所赐,近年来,一座座高大透亮而又充满科技含量的温室、大棚拔地而起,游览其中,物联网、视频监控、产品溯源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生产显得高大上了许多。
相应的,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新的提法层出不穷。与文字游戏不同,这些提法对应的是现实中农业面貌实实在在的新变化,而非凭空硬造。
这些概念的提炼,是对现实变化的尝试总结。一时没有共识,或恰恰说明这是当前农业领域创新所在,而非先前对上级精神心领神会的计划和安排。创新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无法预测的。可以预测的,往往算不上创新,这也是计划之下鲜有创新的缘故吧。
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农业供给侧改革面对的问题,某种意义上,就是创新的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智慧农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规范农业生产的操作,提高农产品品质,还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满足市场多元且不断升级的需求。
然而,据笔者所知,也有一些智慧农业工程,有较浓的政府色彩,具有明显“盆景”特征,脱离也没有面向市场需求。
农业正外部性较大,政府的大力支持无可厚非。但越是离不开政府支持,越应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给创新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避免農业领域本就稀缺的资源打了“水漂”。
毋庸讳言,政府对市场的判断也有与市场真实需求不一致的地方。而政府通过在土地、财税等政策上向自己喜好的地方倾斜资源,有时也会导致一些企业不去根据市场需求努力创新,而是把精力放在揣摩和追踪“上意”当中,在打通关系上花样创新。
企业的这种非生产性的投机创新,除了建造一些不接地气的“样子货”,既不能增加社会总体财富,也无法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不但对经济社会无益,反而因为错误配置资源,阻碍了市场真实需要的创新,客观上还可能扼杀掉企业家该有的创新精神。
概而言之,基于投机创新的寻租盛行,基于生产性创新的寻利就会势微,不可不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