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江 华
(长江师范学院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编辑部,重庆 408100)
2017-06-05
黄江华(1979-),男,土家族,重庆彭水人,长江师范学院《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学、地方文化研究。
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科研项目课题“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研究——基于CSSCS(2014—2015)数据”(CQXK2016-19)。
CSSCI来源期刊目录对比分析
——基于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数据
黄 江 华
(长江师范学院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编辑部,重庆 408100)
文章选取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CSSCI来源期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学、高校综合性学报和综合性社科期刊3个学科占收录期刊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强;高校综合性学报在CSSCI来源期刊收录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北京市是名副其实的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出版聚集中心,北京市、上海市、湖北省等9个省、直辖市成为CSSCI来源期刊中心出版地。一些经济总量排位靠前的省份却在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数量和排位中比较靠后。
CSSCI;来源期刊;数据;对比
CSSCI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包括办刊水平评价)权威的、标志性的体系。目前教育部已经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名优期刊评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和依据。一般说来,进入CSSCI,意味着一个社科期刊已进入全国同类刊物的先进行列[1]。2017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录》进行了公示,这标志着“以推进业务转型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服务平台的打造,将着力提升服务能力、规范数据采集、提高数据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学术不端特别是以提高引用率为目的的数据造假行为”[2]的新一期目录将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为了全面厘清CSSCI来源期刊对各学科、各出版地以及高校综合性学报的详细收录情况,特选取最近三期(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数据显示,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为535种、(2014—2015)为533种、(2017—2018)为554种)目录进行对比,分析经济学、高校综合性学报和综合性社科期刊3个学科在CSSCI来源期刊中的地位,了解其出版中心分布情况及高校综合性学报收录情况,引导读者和研究者对此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以期推动社科期刊良性、正态发展。
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数据显示,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CSSCI来源期刊共有学科种类25个(2012—2013年把语言学分为中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语3类,为了便于对比,同时与2014—2015年和2017—2018年归类相同,统一归到语言学类),各学科种类收录情况详见表1。
表1 CSSCI来源期刊学科种类对比 单位:种
取2012—2013与2017—2018年两期数据测算增长率;取3年数据总计进行排名,如数量相同,则并列排名。
从表1可知,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CSSCI来源期刊中经济学、高校综合性学报和综合性社科期刊3个学科种类连续3期占据前三强,且期刊总和占比达36%;共有10个学科种数呈正增长,增长率最高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达75%。其次是人文、经济地理,达71.43%,社会学、体育学、艺术学、法学、哲学、语言学、历史学和经济学8个学科同比增长11.11%,10%,10%,9.52%,8.33%,4.35%,3.85%和2.73%;有2个学科种数呈负增长,分别是政治学、综合性社科期刊,分别同比下降10.25%,4%;而高校综合性学报、教育学、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民族学与文化学、考古学、心理学、外国文学、环境科学、统计学、宗教学13个学科种类没有增减。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学、高校综合性学报和综合性社科期刊3个学科期刊总和占CSSCI来源期刊总数的三分之一之强。这表明在独立自主的大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类和综合性期刊发展优势明显,且经济类期刊呈增长态势。同样,马克思主义学科类期刊的快速增长,说明国家把“深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3]。
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CSSCI来源期刊出版地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2。
表2 CSSCI来源期刊出版地对比 单位:种
取3期数据总计进行排名,如数量相同,则并列排名,且并列排名不分先后。
从表2可知,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CSSCI来源期刊出版地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未列入统计)。三期CSSCI来源期刊出版地均集中在北京市(228种)、上海市(50种)、湖北省(29种)、江苏省(26种)、广东省(20种)、湖南省(17种)、吉林省(16种)、陕西省(15种)、四川省(14种);其他省、市、自治区CSSCI来源期刊从13种到1种不等(计算3期数据平均值,因是期刊种数,故四舍五入法取整数)。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三期CSSCI来源期刊中,北京市分别以42.06%(2012—2013年)、42.03%(2014—2015年)、42.42%(2017—2018年)的比例独占来源期刊出版地鳌头;上海市、湖北省、江苏省、广东省、湖南省、吉林省、陕西省和四川省则分别以9.24%,5.36%,5.10%,3.70%,3.33%,2.96%,2.77%,2.59%成为来源期刊出版地除北京之外的8大中心(计算3期数据百分比的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湖南省、广东省、吉林省、四川省均有不同比例的增长,而湖北省、陕西省则略有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经济总量排位第四的浙江省[4]CSSCI来源期刊收录数量却排在甘肃省之后,位列16名。
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CSSCI来源期刊中985类、211类和非重点类高校综合性学报收录情况详见表3。
表3 CSSCI来源期刊高校综合性学报对比 单位:种
211类高校综合性学报不包括985类高校综合性学报。
从表3可知,2012—2013,2014—2015和2017—2018年CSSCI来源期刊共收录高校综合性学报70种,占收录期刊总量的12%左右,仅次于经济类期刊,位列第2。其中,985类2012—2013年30种、2014—2015年30种、2017—2018年28种;211类2012—2013年18种、2014—2015年19种、2017—2018年17种;非重点类高校2012—2013年22种、2014—2015年21种、2017—2018年25种。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校综合性学报在CSSCI来源期刊收录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说明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认可与重视”[5];非重点类高校学报增长态势较为明显,而985类、211类高校学报却随收录总量的增加而有下降趋势,其原因值得思考。
综上,高校综合性学报在CSSCI来源期刊收录中占有重要的席位。经济学、高校综合性学报和综合性社科期刊3个学科种类连续3期在CSSCI来源期刊收录中占据前三强,总和占收录期刊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北京市以超过42%成为名副其实的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出版聚集中心,上海市、湖北省、江苏省、广东省、湖南省、吉林省、陕西省和四川省成为CSSCI来源期刊8大中心出版地。但一些经济总量排位靠前的省份(如山东、浙江等)却在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数量和排位都比较靠后,这颇引人深思。
[1] 《公共行政评论》编辑部.热烈祝贺《公共行政评论》进入CSSCI[EB/OL].http://jpa.sysu.edu.cn/zjxw/93755.htm.
[2]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关于调整CSSCI来源期刊目录更新时间的说明[EB/OL].http://cssrac.nju.edu.cn/a/xwdt/2016/0111/1131.html.
[3]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68/14820244.html.
[4] 王红茹.31省份GDP总量、GDP增速、人均GDP三指标大比拼:东部实力强、中西部潜力大[J].中国经济周刊,2017,(10).
[5] 王泽龙.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AContrastiveAnalysisoftheDirectoryofCSSCISourceJournals——BasedontheDataof2012—2013, 2014—2015, 2017—2018CSSCIJournals
Huang Jianghua
(Editorial Department of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MonitoringofThreeGorgesArea,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8100,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issued by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Evaluation Center of Nanjing University, the writer of this article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SSCI source journals in the years of 2012-2013, 2014-2015, and 2017-2018.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more than one third of the journals cited by CSSCI are of economics, comprehensive journals of higher institutions and comprehensive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of higher institution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among the journals cited by CSSCI. Beijing is a veritable publishing center for CSSCI source journals of and other eight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such as Hubei, and Shanghai are the publishing centers for CSSCI source journals of. Some provinces, in spite of their economic statuses, lag behind in terms of the amount and rank of journals cited by CSSCI.
CSSCI; source journals; data; contrast
G255.2
A
1673—0429(2017)05—0104—05
[责任编辑: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