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复习

2017-11-07 08:56江苏省邳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中学政史地 2017年30期
关键词:水资源

◇江苏省邳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倪 刚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复习

◇江苏省邳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倪 刚

【知识总结】

一、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1.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①提供充足的水源;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山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原则及原因

①方式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原因: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

②线路走向

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形(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避开陡坡、断层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

尽量选择两地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

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的需要;降低技术难度的需要;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的需要(如果像平原地区那样,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充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这会增加工程量和工程难度,严重破坏山体,从而导致山体不稳定,引发地质灾害。但线路也不能完全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会使线路过分曲折和起伏,导致营运困难)。

③线路密度

一般来说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原因:山地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从而提高运营量,增加经济效益。

二、全球气候变化

1.变化特点及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全球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对农业的影响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三、自然资源

1.水资源

(1)含义

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衡量指标

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3)水资源短缺原因

总体上可从供应少、需求大两个角度分析,具体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①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布不均。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②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污染严重。

(4)我国不同地区缺水原因差异

①南方地区——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因水污染严重而缺水。

②华北地区——资源型缺水

自然原因:降水少,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③云贵高原地区——地貌型缺水

原因:降水多,但多喀斯特地貌分布,因地表水不易存留而缺水。需修建水库、水窖等储水工程来解决缺水问题。

(5)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对策

①开源

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开渠引水(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②节流

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③其他

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

2.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②地区分布不平衡。

③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

④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②能源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②适度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

③稳定发展核电。

④因地制宜利用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⑤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⑥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的发展。

四、自然灾害

1.主要气象灾害成因、分布

(1)台风

①定义

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

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近海内地也受影响。

(2)暴雨洪涝

①形成原因

锋面、气旋系统造成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表水泛滥。

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夏季,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均有暴雨。

(3)干旱

①形成原因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4)寒潮

①形成原因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冬半年影响范围大,主要影响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

2.我国的地质灾害

(1)地震

①成因

岩层发生断裂,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②分布规律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③危害

破坏建筑、危及生命。

(2)火山

①成因

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

②分布规律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③危害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3)滑坡

①成因

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土体沿滑动面下滑。

②分布规律

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状况较差、起伏较大的山区。

③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

(4)泥石流

①成因

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

②分布规律

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状况较差、起伏较大的山区。

③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危及生命,造成财产损失。

【习题巩固】

1.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有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有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川地”的解释为: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2~3题。

2.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命名的聚落选址宜

( )

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

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3.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

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6.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新能源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每生产1吨乙醇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据此回答8题。

8.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以生产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2009年,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据此回答10题。

10.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 )

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

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全线有桥梁270座,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

A.多断崖、深谷

B.植被茂密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

1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双选)

(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下图示意1972年、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单位:km2)。读图,回答13~14题。

1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1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不变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不变

15.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趋势。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 )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A 6.A 7.D 8.B 9.C 10.C 11.AC 12.CD 13.A 14.C 15.B

猜你喜欢
水资源
水资源(部级优课)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2020年度《水资源公报》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文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对《深圳经济特区水资源管理条例》的修订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