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路独舞
美国职场,中国职场
文|心路独舞
我博士毕业后一直在美国工作,还真没经历过尔虞我诈的事情。我想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职场非常奉行“职业精神”,你是去工作的,不是去交友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职业精神”为宗旨。
法国管理学教授艾琳迈耶曾经这样描述美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在职场文化上的差别:全世界范围,美国人的商业准则是最以任务为导向的,管理者和雇员更专注于工作。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希望完成工作而已。但在其他许多国家,这种方式却并不适合,相反,这被认为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冒犯行为。在那些国家里,“生意”与“个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能在那些国家成功的管理者,都会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同事,譬如经常在一起用餐,但在饭桌上并不讨论业务问题。许多美国人会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而在其他国家,你的同事首先需要了解和信任你,然后才能与你一起共事。
我在目前供职的大学待了十几年了,工作中有合作多一些的同事,也有交集不太多的。平时大多数同事交流都很少,这十几年来彼此一直只限于工作上的往来,出了办公室之后完全没有联系,甚至不知道他(她)们的个人、家庭等情况,也不会对此感兴趣。而工作中合作比较多的同事,会在中午相约一起外出用餐,如果感觉合得来的话,偶尔会进一步相约工作后一起进健身房、节假日烧烤,或是去酒吧喝一杯等。但是在相处比较好的同事中间,大家不约而同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非工作时间不谈工作,更不涉是非,大家说得比较多的是体育、天气、孩子、个人爱好等话题,这也算是“职业精神”的延伸吧。
那到底职场上有没有真正的朋友呢?这得看你对“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如果你认为朋友就是无话不谈、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共同进退的,那么你在哪里都会失望,因为即便是家人也有意见不同的时候,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尤其还可能有利益冲突。所以我建议,适当放低对朋友的期待值,自重的同时也要去尊重别人,保持适当的空间和距离,这样的话,不论在哪里都会找到值得交往的朋友。
博士刚毕业那几年,我常有这类纠结:某组长的业务能力真不敢恭维,某上司的应变能力太差了,某主管真不知道怎么被提拔到那个位置上的,等等。工作十几年之后,我反而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那个业务能力有限的组长在发挥本组每个人的优势上做得真好,那个应变能力比较差的上司在项目遇到关卡时总能拿出意料之外的好方案,那个当初不知道怎么被提拔上来的主管原来很有人脉资源,能给学校引进很多资金。
而这时再低下头来看自己时反而清醒了,谁也不是完人,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这应该算是不想干下去了。
不管是对领导也好,对同事也罢,如果只纠结于让我们失望的那一面,那我们很可能就不会注意到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面。
当然,有时也真会遇到能力比较差的上司,如果确实觉得无法干下去的话,换份工作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如果你连换工作都困难,还要去挑剔领导的能力的话,还是先自省一下自己的问题为好。不过在放弃之前,我会把遇到一个无能上司这件事看作一个挑战和机会:一个好的雇员是能够主动把自己融入团体的,既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悄悄去弥补别人的不足,同时也不惧在需要的时候挑起大梁。我想,这样坚持下去的话,职场的路会越走越宽。
我曾在美国最大的一家化学品公司做过研发部的主管,负责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面试;现在在弗吉尼亚一家公立大学就职,部分工作是招募和面试学生助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和部分课程的part time(半时)任课老师,在此谈谈我对简历中工作经历的看法。
如果申请人以前有工作经验,我会注意两点:一是以前的工作经历和目前申请的工作是否有关,有关的话算有经验,那么面试时我会详细询问这一部分经历,看是否对迅速进入新岗位有帮助,还要排除公司可能面临的不正当竞争方面的限制。二是看这个人在以前的工作岗位上干了多久,干得短或频繁换工作的话有可能是眼高手低、不安心工作或工作表现不尽如人意;工作和工作之间不是无缝过渡的话,有可能是被开除掉的,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面试中一一排除。
面试时,作为面试官的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希望得到的回答,而是会通过交流来感觉对方是否是要招收的位置上最合适的候选人,其中包括业务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亲和能力、可信度、融入现有团队的可能性、稳定性(招进来能否安心工作)和发展潜力等,这些问题想在短短的面试中找到答案很难,能找到的可能只是一个确定的拒绝原因,譬如经验不够、交流能力差等,或者只是一种下意识的感觉,“嗯,很可能就是他了”。
国内很多用人单位好像在筛选最优秀的候选人,而不是招收最适合的候选人,或许这就是中美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吧。
这些年我在美国经历的招人培训中非常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招收最适合做这项工作的人,这包括合适的专业培训背景、学位、工作经历、表达能力、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等;二是避免招收不够资格和超资格的候选人。
先说资格不够的。简历上看就资格不够的好筛选,因为招聘声明中一般都会明确规定需要哪类学位,比如会明确写出Master Degree Preferred,也即希望招收硕士学位的候选人,那本科或以下学位在第一轮简历筛选中直接就筛掉了,根本到不了第二轮电话面试那一关。而对简历满足基本要求的人,电话面试主要是进一步筛除那些实际上可能不胜任这项工作的人。
再说超资格的。美国职场很不愿意招收超资格的雇员,其原因在于,美国职场中人的年薪和学历、职责等密切相关,雇主会认为,低就的雇员不大可能安心于工作,一旦遇到更好的机会立刻就会跳槽,对公司的稳定性不利,也是对雇员培养的一种浪费。因此,像前面要招收硕士学位的位置,如果有博士应聘的话,就会过不了简历筛选的第一关。
那么,在美国,如果你有高学位,又想低就职位时,应该怎么办呢?
一种做法是在简历上省略可能造成超资格的学位,譬如应聘招收硕士学位的位置时,就省略自己的博士学位不提。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作为超资格的候选人早早被踢出局,坏处是应聘单位一旦发现,会认为你不够诚实,同样影响最后的录用,或者影响录用之后的发展。
另一种做法就是我自己的经历了。我申请现在的职位时算是低就,年薪比之前的工作少了不少,但当时女儿只有两岁,我和丫爸两地分居,因此急需换一个在丫爸城市而且相对轻松的工作,好有时间陪孩子,因此在申请信、电话和现场面试时我非常诚恳地表示了自己申请这项看起来“低就”的工作的愿望,让学校相信我会安心去做这项工作。如今我在这所学校已经工作近12年了,升职加薪按部就班,虽然挑战不多,但看到孩子日益变得幸福、优秀、自信,内心还是很安慰的,我也因此有时间爬格子,也算是年少的梦想成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