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及路径研究

2017-11-06 00:09张培
成人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价值取向发展路径

张培

【摘 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冲击下,制造业迎来国际性的全面转型升级,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无疑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逻辑,“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具备专业养成、综合集成、理实一体、创新驱动的价值取向。为推动高职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应性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重构专业知识结构、优化综合育人环境等维度,探索“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发展路径;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7)10-0053-05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全球科技革命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推动产业革命纵深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着国际产业格局,国际产业分工也正在产生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显然意识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制造业的重大影响。比如:德国提出了“工业4.0”计划,试图将信息物理系统(CPS)融入制造和物流行业,主导智能制造,从而完成智能控制生产过程和差异化管理,力求强化国家竞争优势,抢占高端制造业市场;美国在“再工业化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先进制造战略”,并立足其基础学科研究和产业技术优势,主要着眼于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生物产业等高科技高附加值制造领域;法国的“新工业战略”、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也将新兴信息技术转型、新材料和新能源发展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主导力量,并力求通过一系列改革重拾工业辉煌;同时,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谋划布局自己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希望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和资本转移,拓展市场空间。

我国的制造业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在2014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现已形成了种类齐全、独立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成为了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还很多,加上近年来,我国人工、材料、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一些低端制造业正在向东南亚、巴西、墨西哥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中低端制造领域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全球化产业升级的浪潮中,面对着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2015 年5 月19 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提出建立“制造强国”,这是国家关于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实上,该战略既是瞄准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大趋势提出的升级标准,也是针对我国制造业目前存在问题提出的转型要求。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提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建设5大工程,着力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要实现国家规划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蓝图,需要基于“互聯网+”思维,推动形成基于市场消费需求、用户个性化、柔性化的研发、制造方式及产业组织方式,[1]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近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事实上,这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明显还不太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制造业新发展模式,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对此,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将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成为区域内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等要求。但是,一方面,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没有很好嵌入到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尤其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互联网+”加速制造业耦合创新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国家关于高职教育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制度设计还很宏观,一些改革措施未真正落地,尚无法破解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困难。因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浪潮和时代背景下,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逻辑,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是促进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构建我国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互联网+”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取向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出了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制造业领域正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转化为大规模定制化的规模生产,生产型制造业也在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将顺势发生改变。着眼于对“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产业发展规律和“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协同能力、基础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专业养成、综合集成、理实一体、创新驱动。

1.专业养成

“互联网+”时代下,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个性化消费需要,制造业的劳动分工更加细化,生产方式也已经向大规模定制逐渐转变,而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求在客户群体体量较大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及运行方式,即制造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同处一个价值链中,而每个企业需要将重心放在全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促成独立模块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在模块化的同时,也要注重每个环节的融合互动。相应地,这就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紧密追踪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某一环节的专业能力为核心,并对该专业技能基础上的关键能力加以关注。而高职教育实施主体需要结合自身的培养优势和区域产业结构特征,以创新链打造专业链,以专业链服务产业链,并设计布局相对开放的专业设置环境,合理构建较为完整的制造专业体系。与此同时,从人才的规格构成上看,高职教育学生普遍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控在智能制造时代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合作,以明确的分工为特征将传统的制造工艺或专业技能嵌入到新的组织和运营结构中,探索建立互联互通、动态有效的专业调整机制,从而在形成对接产业链以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专业集聚效应,根植于区域经济社会形态,促进专业集群发展。endprint

2.综合集成

“互联网+”正在重构新的制造业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及运行模式,特别是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特征的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大量的既懂互联网技术又熟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综合化的新内涵。综合化是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全新的生产制造体系特征提出的,在“大规模定制化”成为制造业基本方向的前提下,未来的产业工人要顺应“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横向、纵向、端对端的高度集成化,不能仅仅活跃在制造的第一线,还有可能参与到产品的研发、销售及服务等各个环节。[2]这就强调了人才是综合型的,在具有专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全产业链的相关知识以及熟悉“互联网”技术的操作技能,也就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打破传统单一的技能培训方式,在传授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全产业链其他环节的生产流程,并加强关注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技术成果等方面的引导。事实上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就是要突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既要强调学生对某一个专业环节的精准投入,又必须要求其具备复合的知识结构和协作能力,这样才能满足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制造业升级要求,同时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培训伙伴关系,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跨区域的交流合作,为重构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3.理实一体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想要在学习期间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全部知识、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理论基础知识是全部知识中最稳定、核心、持久的部分。因此,核心理论知识的学习就逐渐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随着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水平和领域不断深化和扩展,技术理论知识的习得更是成为先进制造业从业人员胜任岗位工作的必然要求。然而,如果高职院校过度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对实践操作的引导,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胜任岗位工作任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围绕诸如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等开展前瞻性培训和教学设计,并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制造2025”平台工作体系中去。事实上,制造业相對于其他产业来说,对熟练的技术操作需求更强,加上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操作设备、服务对象等都需要一个真实的应用场景来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进行检验,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非常重要。基于真实应用场景,学生才能在实践操作中发现理论知识的价值,并通过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水平,并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不强调先后顺序,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行动导向等引导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最终让学生获得完成相关职业获得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

4.创新驱动

“中国制造2025”特别强调把“创新”放在驱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位置,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这是基于我国当前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端制造整体竞争力偏低的现实背景提出的,也是对“只有创新才能支撑制造业的深层次和规模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当前互联网、物联网等新科技革命的发生给我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创新的可能也提出了创新的要求:一方面,人在未来的产业中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将不同于现在,体力劳动正显而易见地处于减少态势,工作内容将集中于创新与决策领域,主要负责在生产管理系统中行使创新与决策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产业工人在具备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应具有开放式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才能创造出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质量的技术和产品,从而突破我国制造业大量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引进的瓶颈。事实上,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现状确实难以满足高端制造业在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制造业领军人才十分匮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这也要求其必须关注创新驱动问题,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要为学生提供创造新元素所需的时间、空间条件,引导和鼓励学生超越式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行为。

三、“中国制造2025”逻辑下“互联网+”高职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中国的制造业市场及潜力巨大,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耦合也势不可挡,然而相关的人才却十分紧缺。作为制造业技术工人培养主渠道的高职教育由于相关教学资源和政策的限制,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制造企业对高端专业技术技能工人的需要,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在国家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宏观布局下,面对智能化时代的要求,必将带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3]提供更加专业化、职业化、高技能的劳动力,事实上这对高职教育发展和升级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有鉴于此,要助力“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实现,高职院校要把培养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重构专业知识结构、优化综合育人环境,适应“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要求。

1.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每一次产业革命的演进,都是人类将自身的创造力转变为提升生产效率的过程。也就是说每个时期都拥有掌握核心生产技术的创新型人才。随着制造业从“自动化”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以及网络化制造模式等都迫切需要创新思维的助力。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需要一大批大规模的高端创新型人才队伍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撑自主产品研发和自主品牌建设,从而转变对国外关键生产技术的依赖劣势。一般来讲,对高端科研技术的掌握和技术创新都需要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并以高度专业化的技术技能为支撑解决产品研发或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需要与新技术体系融合发展以适应制造业新业态,这就必然要求高职教育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把重心放到具备创新思维的、复合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培养上来。与此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之一并作为这个时代特有呼唤的背景下,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让受教育者“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竞争力的社会变革参与者”[4]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关注的。高职院校除了设置特定专业必须具备的知识模块和核心课程以外,还要考虑全产业链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核心技术上的操作技能,结合智能制造对生产管理服务人员提出的多学科、跨地域、复合型等要求,在通识课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应该成为“互联网+”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新方向。这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现代制造业的职业人必须具备强大的综合能力,比如操作自动化设备的专业技能、计算机软硬件能力、跨学科的产品研发能力等等。事实上,这样的培养方向并不是对传统专业化的摒弃,而是对专业化培养的巩固和优化,因为专业的融合和学科的交叉正是经济社会发展所推动的,也是现代制造业开展创新所必需的。endprint

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基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源的创新性和积累性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一般来讲,人力资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内生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也可以藉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引起人力资源汇聚的结果,因此两者存在互动的关系。而与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自然存在着“引领和适应”的对应关系,高等职业院校扮演着智力和人力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包括为企业输送人才,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等;同时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和优势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形成长效的良性互动格局。因此,在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强调基于产业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为高职院校在制造业发展新格局中抢占有利位置。从宏观上讲,学校和企业应在一个共同的战略协同框架下构建发展格局,设计并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最终达成在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主张和利益诉求的结果。[5]微观层面,强化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高职院校在传授全产业链上相关知识和核心技术操作技能的时候要与企业实现高度、高效对接,促成学生获得研发、生产、制造、供应、售后等的各个业务流程环节的技术知识和组织能力。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发展要求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提供具有基础智力和人力的资源,还要求基于工作岗位开展创新,这就要突破传统的制造业人才培养方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可以将理论教育与实境化历练很好地结合,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校企长期合作中很可能会创造和巩固一些共性技术。由于某些技术能力与行业创新能力有很强的关联性,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性的枢纽作用,这就客观上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上移,也有利于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尤其是可培养出现代制造业迫切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和技术领军人物。

3.重构专业知识结构

职业教育为现代制造业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每一个阶段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传统的职业教育主要采用“顶岗实习”“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校中厂”等模式,这就让很多人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低端的劳动力。事实上这是不客观的,尤其是在当前面向“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制造2025”格局下。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曾指出:“职业教育瞄准的是产业链的中高端,要培训的是中高端的技术人才,而不是培养‘一技之长,‘一技之长是职业培训,而不是学校教育。”[6]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制造业的从业者内涵也在产生变化,这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着眼于包括职业技能、文化素养、组织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新技术运用能力等在内的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不可否认,现在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依然带有浓厚的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烙印,关注更多的是对认知性的知识和可培训的技能等投入,而非认知能力还比较欠缺。实际上“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育除了要开展“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的专业化教学,还应该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课程设计为核心,[7]建立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培养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变化速度非常快,制造业从业人员面对的可能是在较短的周期要去适应新的技术和形式,不仅只掌握“一技之长”已经行不通,而且底层认知和知识结构都需要重构。对于高职院校,提供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智能制造业发展需要,同时又需要合理界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例,通识教育可能并非专业但是更具基础,它对人的创新思维和整体能力、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

4.优化综合育人环境

建立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相应“场域”支撑,需要高职院校在综合化育人环境中培养人才。这是“互联网+”时代下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技术需要,熟练解决本领域专业化问题,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业务等所决定的。未来的智能制造可能使機器和人之间形成新的分工,大多数工人不再从事程序化、单一化的工作,而是转向对机器的操作、控制和协调以及从事更加复杂的工作、掌握更多的决策权力。因此,未来的人才无法由单一化的专业教育造就,综合化将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综合化并不要求各个高职院校要设立一个非常完整的专业体系,让每一个专业门类一应俱全,其实质应该是为促进各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如何在学校各院系、各专业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实现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共享,可考虑“学习平台+模块教学”的项目化教学体系。互联网的发展给高职院校创新教学方式提供良机,通过开发新的在线教学技术,可以将通识教育课程上载到学习平台供全校的学生在移动客户端上下载学习,这样可以弥补“一次性课堂教学”内容不足的劣势。在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形成在线学习共同体,学习在线资料,教师在线研讨组织大家发送即时信息,这样就提升学生对通识课的参与度;而模块教学则是教学定制化的思维,教师在设计教学项目时设定不同的教学模块,并确保各个模块之间有紧密的衔接,学生需要按照学分标准每年选择学习几个模块,而老师则通过合理安排模块的顺序和时长,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事实上,这样基于不同模块基础上的以项目为导向的模式可以促成高职院校内部各专业达到了真正的开放、 融合与协同,真正地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结束语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动态演进的,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根据时代要求和环境因素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大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多角度重构专业知识结构、全方位优化综合育人环境,让高职教育主动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之中,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能动性和精准性,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endprint

【參考文献】

[1]习凌冰,沈小碚.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5):9—11.

[2]李政.“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38—44.

[3]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2—78.

[4]南旭光.“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特征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2):37—42.

[5]南旭光.“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6(1):5—11.

[6]张金英.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应培养什么[N].光明日报,2015-09-15(4).

[7]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Research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Internet +”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Made in China 2025” Plan

ZHANG Pei

(Chongqing Technology &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152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new round of technological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acing intern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pgrade. And the “Made in China 2025” Plan will add new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logic of “Made in China 2025” Pla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era should possess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drive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apt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should explore innovative pat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Internet+” era from clearing the direc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novating the mode of talent cultivation, reconstructing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optimizing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Internet+”; vocational education; value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path; “made in China 2025” plan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价值取向发展路径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