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仁
国防部长千里迢迢要去看望几个退伍兵
1958年10月19日中午,提前降临的第一场雪三天前悄悄地落到了昆仑山中。雪后的高原,太阳出奇的明媚。天高云淡,本来离格尔木很近的昆仑山,这时看起来却显得很远。公路上的雪已经被来往的汽车飞轮碾飞了,袒露着湿漉漉的路面。天空中仍有被微风从山洼里卷起的雪片雪粒在飞舞,久久不肯落在地上。此时,正在柴达木盆地视察的彭德怀元帅乘车离开了格尔木,行进在去昆仑山中纳赤台的路上。
此次昆仑山之行,不是青海省安排的,而是彭老总自己执意提出要进一次昆仑山。陪同他的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中将和青海省副省长孙君一,还有青藏公路管理局局长慕生忠,都劝他不要进山,甚至车已经开动了,还在轮流着劝。
彭老总没有正面回应这些规劝和恳求,却所答非所问地说:“古时候,白蛇娘娘到昆仑山盗靈芝的传说,你们还记得吗?我们这次进山如果能采到灵芝草,大家都会长生不老,这么好的事上哪里去找?”
车上的人都笑了。彭老总又说:“我们今天要去的纳赤台,传说不是文成公主当年梳妆打理自己的地方吗?我要不去看看那位皇帝千金待过的梳妆台,她在九泉之下也会提意见的!”说着,他哈哈一笑,才露出了他此行昆仑山的真实打算:“去纳赤台是我早就考虑好了的,此事在我这次柴达木之行的计划之内。”大家既觉得好奇又感到是个重要的问题,正想着探问一番。倒是彭老总自己给大家露了一点秘密,他说:“纳赤台有个硼砂厂,硼砂厂有三个还是五个工人——我记不清了,他们是从山东退伍的海军战士,趁着这次来柴达木工作,我要去看看他们!”
国防部长千里迢迢去看望几个退伍兵,这情够深了,这意也够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元帅竟然牢牢记住了这几个脱下军装的兵
原来,头年春天从格尔木纳赤台硼砂厂直寄北京国防部的一封来信,摊放在彭德怀的案头,信上写着国防部长亲启。多大的事啊,还要彭老总亲启?信是几个退伍战士写的,反映的都是他们吃喝拉撒睡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你如果关心群众疾苦,它就是大事情;你假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任它存在,也不会饿死人。彭老总看了这封来信,记住了这个硼砂厂职工生活是需要领导去关心的。
再说那几个写信的退伍兵,从内地初到高原很不适应这里艰苦的生活,带着情绪写了这封信,反映的情况虽然基本真实,但难免有些夸大之辞。信上说,昆仑山这个地方太艰苦,终年积雪不化,冰冻三尺。房屋简陋透风露雪,缺柴少煤饭生菜冷。还说他们的工资也不高,那么一点钱到手后,想给父母寄些零花钱,连个邮局都找不到……出出怨气发发牢骚而已,创业的人谁能不遇点艰难。信发出去了,气总算出了一半,他们该干什么还照样干好。昆仑山日出日落,不冻泉月辉月晕,生活依旧向前走着,创业的日子平平淡淡又蛮富挑战性,几个退伍兵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发牢骚的信真的会让彭德怀元帅看到,而且他竟然牢牢地记住了这几个脱下军装的兵。
雪后的青藏高原变得异常寂静,雪山、冰河、戈壁都在倾听阳光的诉说。
总会有耐寒抗旱的植物可以在昆仑山扎根的
汽车在山中的一块平地上停下,纳赤台到了。彭老总先后走访了砖厂、养路道班后,问同行的人:硼砂厂在哪里?走,咱们去看看。大家已经知道了他的心愿,便指着一个山坳里几排矮矮的泥草压顶的小屋说,那就是硼砂厂。
彭老总踏碎地上还未完全化掉的积雪,疾步前往。路上,他俯身抓起一把沙土,在手心揉揉,沙土从指缝间落下,随风而去,他身上也落了些许尘土。他说:“这里果然干燥得很嘛,荒凉,风头也蛮厉害,一棵草都看不到,难怪初来乍到的战士生活不习惯。”他招招手,让硼砂厂的一位领导来到他身边,嘱咐说:想方设法种些树,树活不了,就种些草,总会有耐寒抗旱的植物可以在昆仑山扎根的。环境慢慢地好了,人心也就稳了!
建起不久的硼砂厂条件确实比较艰苦,真像那几个退伍兵信上写的那样,“昆仑作墙山洞当房”,创业难啊!彭老总看到好些工人还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作息。他出了这个车间又进那个车间地参观,和工人交谈,说的多是一些家常话。他不时捧起一把白生生的硼砂,说,这个东西可是宝贝疙瘩,稀有矿藏,我们要搞尖端科学离不开它。他鼓励大家说,你们是在生产像金子一样重要的东西,责任重大。
彭老总竟然过目不忘记住了他
他在一个车间和厂里几个跟班劳动的负责同志握手时,突然眼睛一亮,愣住了:“是你呀!什么时候到了这里?”原来这是一位转业军官,几年前在北京举行的抗美援朝庆功会上见过彭老总,还给军委领导汇报过自己的战斗事迹。彭老总竟然过目不忘记住了他。
这位转业军官很激动,在首长面前又有点拘束,他说:“我们是按照您的命令集体转业来高原的。”彭老总说:“好嘛,你们在朝鲜战场上是英雄,来到昆仑山创业也会成为好样的。现在西北建设急需要人,你们肩上挑着很光荣的担子。”彭老总还说:“我真没想到会在昆仑山见到你这位老战友。”接着,他问起给他写信的那几个同志:“他们的思想疙瘩解开了没有?眼下这里的条件确实差了点,可你们正用双手改造它,还怕它不变吗?会越变越好的。”转业军官忙说:“他们都很年轻,心血来潮就写了那封信,我还批评了他们呢,现在他们都能安心在这里工作。”彭老总说:“不要批评,他们反映的情况还是真实的嘛。要教育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艰苦的环境,先苦后甜嘛。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锻炼人。你们领导要给大家做出榜样,大家爱你们了,也就爱昆仑山了!”
接着,彭老总说:“我想见见他们,今天我能来到这里,就是因为他们写的那封信牵的线。我来了不见写信的人,情理不通嘛。”转业军官说:“好的,他们也想见首长呢!”
“不要丢掉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这时,窗户底下有个小同志探头探脑地朝屋里张望,转业军官对彭老总说:“他就是给你写信的其中一个小战士,听说你来了,他就等着想和首长说句话,可是一直不敢进来。”彭老总笑笑说:“让他拿出写信时的那股勇气,来啊!”转业军官向那个小同志招了招手,他就进了屋。彭老总伸出手要和他握手,他还有点胆怯,吐了吐舌头,直往人群里退。彭老总笑着说:“怎么,害怕我?怕我怎么还给我写信?”他像拉家常似的和小同志聊天:“你们在信上把这里形容得很可怕嘛,连气都喘不过来,是这样写的吗?”小同志握着首长温暖的手,很不好意思地回答:“那是刚进山的时候,现在已经慢慢习惯了。我扛起一袋硼砂跑步装卸,没有一点问题了。”
彭老总指着堆满车间白亮亮的硼砂说:“国家建设需要这样贵重的矿藏,你们现在吃点苦值得。你知道《白蛇传》里那个白娘子到昆仑山来盗灵芝草的故事吗?说不定你们这个车间就是长灵芝草的地方。你们的工作干出了成绩,大家都来学习取经,那个白蛇精说不定也许会被你们吸引来取经呢!哈哈!”
临别前,彭老总再次对那个小同志说:“我是国防部长,你们是退伍军人,咱们都是兵,革命战士。我了解你们。谁能没牢骚,谁能没怪话,说出来比憋在心里好,发泄一下就轻松了。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今后有什么想不通的事,还可以给我写信。但是,我希望你们不要丢掉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再有,给我写信的其他几个同志,今日没有见到他们,你回去转达我向他们的问好。”
几个退伍兵又给彭老总写了一封信
写完彭老总这次昆仑山之行,我的心一直无法平静。想说的话很多很多,却不知说什么好,也不知从何说起。大约是彭老总离开昆仑山纳赤台两年后,我去硼砂厂采访,见到了那几个退伍的战士。他们谁也不提当年的事。倒是那位转业的军官给我透露了一个消息:前不久几个退伍兵又给彭老总写了一封信,报告他们在硼砂厂工作干出了新的成绩,都获得了“先进工作者”荣誉。信写好后,却不知寄到哪里。当时彭老总已经不是国防部长了,他到了哪里谁也不知道。他们只得在信封上写:北京,彭德怀收。
几个兵坚信,这信彭老总一定会收到的。彭德怀的名字,谁还能不知道?
原载《湖南日报》2017年7月28日
责任编辑: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