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安清
登泰山的感悟
■ 刘安清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参加了由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在河北邢台举办的车间主任岗位培训班学习。培训后期,培训班的老师便组织我们这些学员到泰安攀登泰山。一晃二十年多过去了,泰山的峰峦楼台和雕栏石刻全如烟云一般,洒落在我成长的岁月和记忆中。偶尔我翻开那些老相片,泰山的中天门、步云桥、五大夫松、十八盘、南天门、升仙坊、天街和玉皇顶等景点在我脑海中重现,于是我对泰山产生很多浮想和感悟。
学生时代,我们学过很多关于泰山的词语,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稳如泰山” 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等,都在不断地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神往。泰山自古以来就为中国人所崇拜,被视为社稷稳定、民族团结的象征。千百年来,泰山一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家和文人学者的精神源泉,是中国文化的图腾和文明、信仰的象征。
泰山号称五岳独尊,雄峙齐鲁大地,历史与文化共舞,艺术与自然辉映,将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经过两千多年的储英蓄华,泰山的文化积绽异常丰富,处处有人文景观,步步有历史珍迹。泰山最大的特色、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是数量繁多、气势恢宏的摩崖碑碣,许多是历代帝王的真迹,还有无数一代宗师不朽的名篇佳作和书法墨宝。泰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明太祖、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曾登过泰山。这些帝王躬身前往,封禅泰山,祈天祷地,希望自己长寿无疆、江山永固、国泰民安。至于文人墨客登过泰山的,更是不计其数。就古人而言,有孔子、李斯、司马相如、司马迁、曹植、李白、杜甫、苏辙、顾炎武、蒲松龄等。泰山的名声,一方面是泰山的雄伟壮美,更重要的是千百年来众多帝多王将相、文人骚客纷踏而来,并留下沉重的足迹。
泰山不但是华夏文明古国的象征,也展现了儒家思想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建功立业、拯济苍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貌。登泰山,高山仰止,感悟人生。人生也有境界,境界就如登山,有人止于山脚,有人止于山腰,也有人止如山顶。登得越高,越是辛苦,越知道自己的渺小。置身于泰山,才知道天地之大,生命之渺小,宛如沧海一粟。《楚辞》中的《远游》篇说:“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人生苦短,岁月如歌,人在旅途,难免有几多坎坷,几多挫折,只要艰难挺立,前面就会是一片海阔天空。登山就像人生的道路一样,虽然有曲折和磨难,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和战胜。一个人的境界很难达到泰山一样的高度,但我们可以努力和尽心,不断将自己的品位和内涵延伸,去拥有泰山一样的胸怀和境界。
(作者单位:中盐长江盐化有限公司)
(编辑: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