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师捷 唐圆媛 周雨凤
摘 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社會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并被政府、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此时,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当其冲。本篇论文将对研究过程中的数据和现象进行总和,同时结合上海不同水平、分类高校的毕业生情况进行全方位讨论,从而做到理论实际上不偏不倚,典型普适兼备,进而得出更精准科学的结论。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上海
一.研究绪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并被政府、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大学扩招政策一方面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但同时也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如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学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针对上海地区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调研,以及通过对2016年上海部分官网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参考,本文主要对不同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研究:一、在上海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概况;二、在上海地区学习的大学生对就业质量各评价指标的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相关研究及理论
国内对就业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学者才开始对就业质量进行综合性、群体性考察,以往学者们通常用“就业率”这个概念来衡量就业情况的好坏,仅仅从“量”的角度对就业进行统计,而并没有从“质”的角度对就业进行评价。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就业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存在着联系又互相独立,缺一不可。
国外对就业质量的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对就业质量的衡量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单一指标。新加坡财政当局在《新加坡就业质量(1983--1996)》一文利用工资衡量就业群体的特点、人数和质量。(2)多维度指标。莫顿(Morton,2004)利用10个指标研究了加拿大小企业的就业质量。(3)指数。塔尔(Tal,2009)利用就业质量指数(EQI)分析了加拿大的就业质量H3。
三.上海地区大学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3.1 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线上调查,共涉及了上海十余所高等院校的毕业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3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67%。受调查者的理想工作单位类型,工作岗位,所读专业,最后学历,就业影响因素比重等调查数据表见表3-1至3-9以及相应图所示。
3.2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归纳总结,笔者已经将意思相近表达相似的指标进行合并,在综合问卷调查结果,文献指标使用频次归纳总结以及文献研究三者之后,得出表3-8,即本文最终确立的的大学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以上海地区为例)。
四.上海地区典型学校就业质量实例分析
为使研究更具现实宏观性,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选取同济大学、东华大学,根据学校官方发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上海地区普遍学校所采用的的分析指标进而得出基本结论。
4.1同济大学
统计结果如图 4-1显示,2016届毕业生签约总体满意度较高,显示了 2016届毕业生就结果的总体水平良好,满意度达94.93 %。综合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起薪等因素深入探讨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可以发现,在毕业生的总体签约满意度中,水平最高是在毕业生的总体签约满意度中,水平最高是签约单位类型,满意度达98.26%,显示了毕业生较高的择业质量。相对不够满意的是签约薪酬,满意度为87.93%。
4.2东华大学
从总体的调查数据来看,企业对学校毕业生总体评价较好,除稳定性评价外,其他指标均达到 85%以上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其中整体素质和满意度评价接近 93%。
五.研究总结
通过一系列文献阅读、问卷调查及调研,我们提出以下关于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总的来说,政府应在保增长的前提下,扩大就业总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拓展就业渠道,同时对积极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其次高校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提高毕业生的素质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有能力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条件。最后,对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要积极准备,调整心态。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尽早的规划,并设计相应的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杨河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人才 上半月刊,2007,(第8期).
[2]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7年第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