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龙飞
【摘 要】通过对希拉里2016败选演讲文本进行分析,简要剖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运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分析词频和词汇特征,力求最大限度挖掘出演讲者的弦外之音。
【关键词】希拉里;败选演讲;修辞;词频;语料库
一、引言
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此前结束的2016美国总统大选中,不敌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冲击总统宝座失败。希拉里本人也于投票结束第二天,发表了一篇承认其总统竞选失败的演讲。此篇败选演讲内容精彩,短小精悍,用词惊艳,值得一看。这于是为广大中国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篇极佳的学习素材。现针对其此篇演讲中使用的主要语言修辞手段和借助语料库软件下的词频试做简要分析,力求剖析出希拉里通过语言修辞手段传递出的情感和观点。
二、修辞分析
1.头韵(Alliteration)
《朗文高阶英语词典(第五版)》对于alliteration的释义为 “the use of several words together that begin with the same sound or letter in order to make a special effect, especially in poetry,”译作汉语也就是:“使用相近的几个词,其开头的音节有相同的声音或字母,以制造一种特别的效果,尤用于诗歌。”头韵本身极具韵律,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通过使用头韵修辞,可以有效加强演讲者演讲气势,易引起听众共鸣,起到突出强调演讲者意图的作用。例如,希拉里在败选演讲中提到:
①Many of you are at the beginning of your professional public and political careers.
②You will have successes and setbacks, too.
由句①可以看出,professional public and political三个词中,使用了爆破音/p/音的重复,表达出了希拉里对于演讲当天年轻选民听众朋友的期待。
句②中,have successes and setbacks采用了摩擦音/s/的重复,“success”和“setback”两个词形成鲜明对比,success表示年轻人以后生活或工作中可能取得的辉煌成绩,而setback则意指任何人都会遇到羁绊,碰到挫折。简单两个常用词勾勒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的沧桑画面,极具感染力。
句①和句②既是希拉里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于年轻一代支持者,尤其是年轻女性群体的鼓励。此二句中头韵修辞的使用,简短有力,充分表达出了希拉里作为过来人豁达人生态度以及对晚辈的亲切勉励与良好祝愿。并向所有年轻人提出建议:“尽管人生中总有失败,但为了理想,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业而奋斗绝对值得。”
③We have seen that our nation is more deeply divided than we thought.
句③中,deeply divided用以说明美国选民分歧之大,让人愕然,显示出了美国民众对于候选人的不同意见,差别巨大,出乎意料。简单两个词“deeply divided”,押了爆破音/d/的头韵,写出了希拉里对于选举结果的无可奈何及对于其支持者的愧疚之情。
④We have still not shattered that highest and hardest glass ceiling. 本句中,希拉里采用了首字母/h/的重复,显示出希拉里及其竞选团队面对着这块既高又硬坚不可摧的“天花板”,纵使其本人政治履历丰富,团队协作,选民支持,也在此刻难以打碎。
本篇演讲中还有其他的头韵修辞,比如“protecting our planet”词组中,使用了辅音/p/的重复,显示了保家卫国,捍卫星球的壮志雄心。
2.辅音韵(Consonance)
与头韵类似,辅音韵也是源起诗歌,头韵是词首音节同一音素的重复,而辅音韵则指词尾音节同一音素的重复。《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上指出: “the repetition of consonants or of a consonant pattern, especially at the ends of words,” 也就是說辅音韵指的是辅音或辅音模式的重复,尤指位于词尾的辅音重复。
⑤But I feel pride and gratitude for this wonderful campaign that we built together.
句⑤中“feel pride and gratitude”对于浊辅音/d/进行了重复,加强了演讲者的语气,表达了希拉里的荣耀和感激之情。
⑥This loss hurts.
句⑥仅仅用三个词,词尾则是摩擦音/s/的重复,表现出希拉里败选后的凄楚落寞之情。
该修辞手法也同样体现在本篇演讲词里的accept the result中等等。
3.隐喻(Metaphor)
根据认知语言学派Ger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的观点,隐喻修辞实质在于 “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即用一种事物去理解体验另外一种事物。
⑦Tim will remain on the front lines of our democracy representing Virginia in the Senate.endprint
句⑦把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比作是战场前线,说明了竞选之役,残酷无比,堪比战场。虽然不是荷枪实弹,硝烟弥漫,但民主党派和共和党派却是水火不容,为了避免一方大权独揽,在野党的参政议政,为民众谋福利,也就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民主最前线。
⑧We have still not shattered that highest and hardest glass ceiling.
“glass ceiling”意为:“透明玻璃天花板,”常用来形容阻止女性和少数族裔在职业生涯中的“晋升瓶颈,”这种无形障碍,看似近在咫尺,实则无法突破。黑人已经当选总统,剩下的的这层透明玻璃天花板则指女性当选总统。
句⑧意在言明女性入主白宫坐上总统位置此刻难以实现,这就放佛是一块又高又硬的巨型玻璃天花板,坚不可摧。写出了希拉里女权入骨的身份与主张。希拉里从第一夫人、州参议员、女国务卿、一直到民主党参选人,一路走来,历尽艰辛,但最终对美国总统这块玻璃天花板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⑨I want to thank Tim Kaine and Anne Holton for being our partners on this journey.
句⑨希拉里对于此刻一直陪伴在其左右的副总统参选人夫妇的感谢,竞选活动是彼此人生的一段重要旅程,on this journey此句写出了希拉里对竞选搭档相扶相持、相濡以沫的感激、感谢之情。
4.用典(Allusion)
Abrams(1957)和吴松江(2009)指出Allusion is a passing reference, without explicit identification, to a literary or historical person, place, or event, or to another literary work or passage. 即:典故是没有明确关联性的转变参照,类比某一文学或历史人物、地点或事件,或是另一篇文学作品及章节。
⑩You know, scripture tells us, “Let us not grow weary in doing good, for in due season, we shall reap if we do not lose heart.”
希拉里在演讲词结尾处借用《圣经》语句,“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时机一到,便有收获,”向年轻人摇旗呐喊,言辞恳切。
三、语料库工具下的词汇分析
通过运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3.4.4, 测得本篇败选演讲生成词表(wordlist), 可以得到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的词频(以词的频率多少排列)。对这些词的初步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有关文本内容的信息。本文截取了Top13(见下图),不难找出人称代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即第二人称代词“you”出现多达38次,接下来依次是第一人称代词“I”32次,we 31次,our 26次。另外,指示代词,that和this出现频率也非常高,分别是22和18次。
通过对高频词的分析,可以看出希拉里在演讲时非常注重和台下观众的互动交流,通过使用you, we,our等人称代词可以和她的支持者形成共鸣,一方面表达对支持者的歉意,另一方便表达对即将上任总统的支持,不管是哪个党派上台执政,选民都应共同努力,积极投身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美国。演讲词中know出现达11次之多,现摘取前6次为例,考察搭配。
由此可得,know的前后搭配,多出现在人称之后,如I, you, we等之后,希拉里用来呼吁观众,并且也多见于动词不定式中。通过know这一词来实现说者和听者的沟通交流。而且从下图可以看出,know一词越是在演讲后面,出现频率越高,说明希拉里尤其在演讲后半段和现场的观众和支持者加强了充分互动。
四、结语:
本文试从希拉里2016败选演讲词出发,简要分析了其在演讲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段,并结合语料库工具輔助研究该文本的词汇特征。通过对修辞手法及词汇频率和搭配的分析,必定可以形成对此篇演讲词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参考文献】
[1]Abrams, Meyer.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Boston: Cengage Learning. 1957. Trans吴松江等. 文学术语词典(第七版)[Z].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Lanham, Richard. A Handlist of Rhetoric Terms[M].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3]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4]李鑫华. 英语修辞格详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谢祖钧. 新编英语修辞 [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6]张文庭、熊建国. 英语修辞及惯用法 [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