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经济新常态下施工建筑业发展新模式

2017-11-04 22:50牟秀军
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施工建设经济新常态

牟秀军

【摘 要】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不断深入调整、经济增速换挡、动力转化等问题,经济新常态成了时下国内经济发展的最热词。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竞争形势也发生了改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受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规模庞大、管理不到位、效益跟不上已经成为大部分建筑企业必须面对的“新常态”。除去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因素外,一方面,建筑队伍不断庞大、经营范围不断延伸、市场对象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传统的建筑企业体制不健全、管理落后、经营层次不高,运营成本占比较高,经济效益占比低下的现象。基于这一现实特点,建筑企业要想在新常态的下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需要根据市场导向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发展战略,保证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跟上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施工建设;发展新模式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

调整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模式,强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供给侧性改革中主动作为,对建筑企业适应建筑行业发展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从产业组织和生产能力方式看。城镇化率加快,社会需求旺盛致使市场供给不足是影响发展的瓶颈,现在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大超出社会需求,要想在这种供大于需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就必需调整生产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来看。劳动力成本低是过去最大的优势,只要管理科学,就可以相对多地获得经济效益,然而现在建筑产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对农民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施工企业要实现盈利,必须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效等多重手段,实现调结构、促升级、推转型。

三、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扩大规模和数量的扩张来盈利,现在是逐步转向质量型、效益型的竞争,调结构、促升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整合社会资源则对占领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具有重要作用。

四、从市场供给侧来看,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决定了短期经济发展;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各要素在充分配置的条件下,可实现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而国家总体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要求建筑业必须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配套制度等方面做出改变。因此,从根本上说,建筑业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由国家经济和建筑业自身发展现状共同决定的。

树立忧患意识,不能盲目乐观的同时,更要看到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城镇化建设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认清“危”在哪里,“机”在何处,以及如何化危为机,如何发挥优势抓住有利的一面发展自己;深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因此,在应对建筑业发展的新常态方面,我认为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推进建筑业市场化改革。建筑业是改革开放后市场化发展较早的行业之一,也是目前地方保护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一方面使建筑业不能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地区建筑业坐等政策扶持,导致思维落后、技术陈旧、产品落后,使企业不能做大做强。要使建筑业改革真正见成效、扩大有效供给,必须加速和深化建筑业简政放权、持续推进市场化发展。

二、善于从市场变化趋势中捕捉商机。变化就是机遇。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面临很多有利条件,按照基建市场与宏观经济逆向运行的规律,建筑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长的发展周期,但强投资、高增长的模式不会出现,将转向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可持续、稳增長模式。我们要时刻关注市场的重点、热点变化,围绕国家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调整企业市场布局和业务结构,从中捕捉发展机遇。

三、能够从自身优势分析中精准定位。专业就是优势。在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企业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对施工企业来讲,差异化竞争将成为避免“同质化”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因此,选择一种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相关多元”发展战略,对新常态下每个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这种战略定位符合自身实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专业发展优势。

四、确保在稳增长基础上提升质量效益。经济新常态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中心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发展方式将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稳增长是企业形成发展新常态的基础,只有保持稳定的市场规模、稳定的安全形势、稳定的工程质量、稳定的内部管理,才能实现“行业优势稳固、发展态势稳健、品牌信誉稳升、综合实力稳增”的新常态发展。做大规模的冲动往往是企业发展的大忌,规模盲目贪大求快就会为企业发展带来风险。

五、以创新为动力促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关键要找准技术创新切入点,才能发挥新的增长点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因此,面对严重的充分竞争、同质化竞争的市场格局,施工企业单纯依靠施工技术求发展,只会使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因为施工技术容易模仿,市场门槛和技术含量都较低,企业创利日益艰难。未来施工企业的出路,一定要发展系统集成技术和先进产品,以此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安全、智能、环保、节能”将成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技术创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14(11)

[2]刘运国.经济转型期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4(13)

[3]张永军.技术选择、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工建设经济新常态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关于设计中的清水混凝土的应用的研究
论如何加强经济新常态下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