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变换总关情

2017-11-04 22:27尹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7年9期
关键词:泥人张奇人冯骥才

尹杰

笔者近年来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将课堂的重点放在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深挖。而往往忽视语言形式在表达效果与思想内容上的作用。这样“偏离失衡”的课堂,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会把语文课给掏空。近日,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俗世奇人 泥人张》一课的授课中,笔者尝试于通过言语形式的变形,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来亲近语言,在感受文字魅力、感知人物形象以及体会作者情感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增”信息,感受人物情态

言语形式决定言语内容。在原有表述的基础上适当地增添一些虚词、符号,可以使语言在不改变文字原意的基础上,增添出更浓的韵味与情调。从而让情节中的人物情态更突显。学习语文最平常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朗读。所以在上《泥人张》一课时,也尝试让学生通过模仿人物对话言语,来感受底层各色人物的性格。例如在本文第3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表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就这段模仿朗读,笔者就尝试着增添文字信息来指导学生感受人物情态。教学情境如下:

师:文中所说的“撂高的”是什么职业?

生:等同于旧时饭馆里跑堂的。

师:那你觉得结合说话者的身份,应该读出一种怎样的语气?

生:卑躬屈膝的下人口吻。

(有部分学生笑出了声来)

生:还要读出一种稀客贵客来时的惊讶语气。

师:那我们可否在“益照临的张五爷……”一句之前,加上一个语气词,来增强这种惊讶的语气,加哪个字比较合适?

生:我觉得可以加个“呦!”

师:是第一声还是第四声?

生:第一声好,更能体现一种惊讶。

师:那请你加上一个“呦”字,给大家模仿模仿撂高人的口气。

(该生开始模仿,并加入了“里边请”的招呼动作,博得掌声一片)

就简单地加入了一个“呦”字,让学生体会到了“撂高的”生活的卑躬屈膝与唯唯诺诺。“撂高的”代表着一大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俗世“俗”人,他们在面对像海张五这样有钱有势的俗世“牛”人的面前,他们更多地是抬高对方,贬低自己,以此来换取仅有的生存空间。“俗”人在情节中的出现,也正是衬托出俗世奇人们的艺高胆大。

其实,在刻画奇人——泥人张时,作者为了突显出他的沉稳干练,文章中没有出现一句有关泥人张的语言描写,唯独一句类似于与海张五的“隔空喊话”那就是——贱卖海张五。其实这句话恰恰是感受人物情态的重要语言。

由于中国一直到20世纪初,才参照西洋开始了标点符号的使用。若以现在的角度,将这句话增加一些标点符号,更会把玩出更多的意味。

例如,“贱卖!海张五”在“贱卖”后加入感叹号,强调了“贱卖”这个动作是针对海张五之前有关“贱卖都没人要”的挑衅,更体现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智斗行为。

若是“贱卖,海张五!”更强调了贱卖的对象,大有对海张五的公然回击,坚决维护手艺人的人格高贵,更体现了泥人张的刚毅行为。

若是“贱卖!海张五?”这句话不光强调了“贱卖”的举动,更在末尾加入问号,写出了惊讶的口吻。这似乎是泥人张的广告艺术,通过疑问与惊讶来吸引路人的注意力。做他人想做而不敢做之事,这样的泥人张真的让人惊讶,让人佩服崇拜。

在原文基础上增加一些文字信息,虽并非作者原创,但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确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对把握人物,体会情感,活跃教学情境有着一定的帮助。

二、“减”内容,感受人格形象

言语形式的变形不光只有“增加”信息,有时“删减”也能帮助我们引导孩子感受语言。入选教材的文本或是一个时代的精品,或是一位作家的代表。文章中的每一句表述,每一处的遣词造句可能都是作者的精心琢磨。因此,适当地删减内容,從而来对比原文,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用语时的“良苦用心”。

《俗世奇人》的作者冯骥才就是一个对言语要求极高的人。他曾说:“中国人十分讲究文字的功力,尤其单个的方块字,绝不是一写一大片,所以我修改的遍数很多。”可见,一篇成功的作品是决不允许赘笔与拖沓,需简单明了,收放自如。

但在《泥人张》一文中,笔者却发现了一段表述特别之处: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很明显,这段文字并不符合“逻辑”,然而显得很“罗嗦”。既然“有第一,没第二”,自然就没有相对应的“第三”,更何来“差着十万八千里”之说呢?但作者偏偏将这段文字放在全文的开篇,作为奇人——泥人张的出场,很明显这是有意而为之。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中将原文进行了如下修改: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他第一,第二差着十万八千里。

两句话同时呈现于同一张ppt中,让学生就原文的删减前后做比较。在经过反复阅读推敲后,学生不难发现,原文的表述更强调了第一者的出众性。俗话说,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而泥人张称了第一,连他人称第二的勇气都没有,可见泥人张的技艺高超,乃至于是独一无二,“有第一,没第二”两个短句的连用,也注重了朗读时的节奏感。可见这样的表述不但不啰嗦,而且是很有必要,使泥人张的奇人形象更加突出。

此外,原文中一句: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这句话是对泥人张所捏出的泥人的描写。一句“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完全可以删减成:像极了海张五。但作者冯骥才偏偏说所捏泥人比本人还要像,可见技艺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此外,略带夸张的表述,也是民间文学的惯用手法。可见,对原文的言语形式进行删减,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了作者文本中细节,从细节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倾向,了解人格形象。endprint

三、“变”句式,感受人像情感

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之为句式。而不同句式所强调的情感也是不同。在《泥人张》一文中,作者刻画了一系列的众生相。一个饭馆,就是一个天津卫的缩影。在这俗世之下有着像泥人张一样的“奇”人,海张五一样的“牛”人以及更多的“俗”人。面对着这些不同阶层的人物群像,作者的情感态度也不不一样的。这一点在文中的不同句式中也可见一斑。

对于泥人张的刻画,作者大多是用长句。例如: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又如: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 “叭”地一截,起身去柜台结账。

而对于海张五的刻画,作者更多的是短句的连用。例如: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又如: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长句由于附加成分较多,结构相对复杂,所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表达上显得精致准确;而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富有朗读时的节奏感与音乐感。

作者动用了一定的笔力着重刻画其捏泥人时的画面感,几句长句就将单手盲捏、就地取材、沉稳干练、嫉恶如仇、以牙还牙以及作品栩栩如生等信息全都交代了出来。着重于动作而略写外貌。可见作者对泥人张技艺之“奇”与性格之“奇”的肯定与赞赏。而为了体现出海张五的蛮横无理,有钱有势,盛气凌人,粗俗无礼,作者更侧重于描写外貌、神态与语言而略写其动作。通过几个短句,用白描的手法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了人物形象的活泼生动。可见作者对海张五的讽刺与批判。

若将海张五的描写转变成长句,把描写泥人张的相关语言改成短句。我们就不难发现,海张五的形象不再那么活泼生动,讽刺味儿也少了,而泥人张的沉稳老练不见了,褒扬的味道也淡了。

此外,本文除了长短句之外,还有反问句的连用,例如: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这句反问句引出了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具体情节,体现的是泥人张无所畏惧、艺高胆大、维护人格高贵的性格,所以连用连个反问句加强语气,若改成陈述句,泥人张铮铮铁骨的形象就体现不出。

在刻画海张五时,用到了设问句。例如: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设问句自问自答,更体现出海张五自以为是的嚣张气焰。若只改成一句:是在裤裆里捏吧!不光没了形象特写,还只能感受到推测语气,反倒感觉表述的不够肯定。

所以,句式不光只是短语的排列与组合,长短句也好,不同问句也罢,在文字组织的背后,有着作者对人物群像的情感态度的把控,句式的变形可有助于我们对此类用语现象的发现。

四、“换”字词,感受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用慧眼捕捉文本字词背后的精彩,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品析、欣赏那些有灵气的词句。这其中的部分字词就是需要言语变换来实现的。

例如本文中一句: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为何作者在前后相连的两句话中对“找”字重复使用了两遍。能否将第二个“找”字变换成“揉”、“捏”等?

其实通过言语字词的变形,我们不难发现第二个“找”字是源于海张五的“找乐子”,“找”者,寻觅是也,海张五拿泥人张找乐,泥人张便将这乐子通过泥人再“找”回来,看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若将第二个“找”字换成其他的字,就不易看出泥人张的被迫还击与不畏强权了。

其实,对于泥人张技艺之“奇”的赞扬只是《俗世奇人》的表面情感,在手艺人内心那股不屈权贵,自食其力,坚决维护人格尊嚴的精神力量才是冯骥才真正想要体现的。

在《俗世奇人》艺术中,作者将体现民俗文化的地方语言尽可能地保留了下来。就《泥人张》一课里,先后出现了“撂高”、“怵”、“嘛样”、“听赛没听”、“估衣街”等富有天津方言的表述。在普通话普及几十年的现在,若我们通过言语变形将这类方言转换成标准的书面语,我们不难发现民间文学所特有的人情味儿就没了,属于一个地区的人文情怀也没了。

因此,通过言语的变形,我们不难发现在《泥人张》一文的背后,我们还感受到了一个作为民族文化守望者的冯骥才,感受到了冯骥才自身的人文情怀。

城市化的进程可能真是一把双刃剑,大楼林立的气派加之流光溢彩的灯光,终究使得当巷弄里的吆喝声与街边的把式手艺或成为了过往,或是成为了照片影像里的记忆。

所以他说:“(记录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和精神。”所以他一直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俗文化遗产抢救,致力于保存国人世代流传的人文情怀。冯骥才是用毕生精力做一位守候中国消失记忆的文化人。

歌德曾经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都只是一个秘密。”言语形式承载着表意与内涵,背后还隐含着作者的用语智慧与深层情感。教师只有充分关注言语形式,通过变形与对比,采用增减变换的多样形式,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的情味,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文字的美好,徜徉于语言的海洋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1.

[2]朱瑛 吴佳秋.《关注言语形式,让工具与人文和谐相生》 人教网 2015.10.

[3]欧阳芬.《言语形式是语文课立科之本》中学语文教学2014,(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泥人张奇人冯骥才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三样俱全的《俗世奇人》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折手”奇人
从《泥人张》中学写“人之奇”
泥人张
“泥人张”:官司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