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民间虎头鞋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

2017-11-04 03:33洪文进沈雷
服装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鞋帮纸样苏南地区

洪文进, 沈雷

(1.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创意设计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2.江南大学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苏南地区民间虎头鞋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

洪文进1, 沈雷2

(1.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创意设计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2.江南大学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通过文献分析和田野采风调研的方式,探究虎头鞋的设计纸样、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并对鞋底、鞋帮、袼褙、虎形图案的设计、制作步骤和工艺手法进行记录和复原;总结了苏南地区虎头鞋的缝制技艺特征,展现出虎头鞋技术与艺术相融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虎头鞋;苏南;工艺;纸样;艺术特征

在中华服饰文明发展史中,图腾崇拜不仅是封建统治者所追求的政治意识,也是民间祈福安康的信仰来源。被誉为“百兽之王”的老虎是民间寻常百姓家广泛流传的图腾之一,作为中华民间传统图腾,主要应用于儿童服饰鞋帽中,如虎头鞋、虎头帽、虎衣等。这些具有典型虎形图案的服饰承载了长辈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希望孩子们能像虎一样勇敢、健康,都能得到“兽王”强大力量的庇护,驱邪避灾,健康成长[1]。作为仿生设计的典型代表,虎头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情感内容表现上,都是中华传统服饰的瑰宝,其独特的仿生特色与传统手工技术融合[2],塑造出极具生动活泼形象的造型款式,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和独到的审美特征。

虎头鞋作为儿童民间传统服饰品,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现代流行童装的大力挑战。据调查,当前85%以上的家长几乎不让孩子穿虎头鞋[3],因此,这种传统服饰文化的极度弱化现象急需被重视,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品刻不容缓。基于此,通过对江苏常州市部分地区的田野调研,访问了多位虎头鞋老匠人,其中,兰陵工一社区许风英老师傅的虎头鞋制作技艺最为精湛,最具创新。生活在当地并具有60多年虎头鞋制作经验的许师傅,是典型的江南地区传统服饰技艺传承人之一。文中采用许师傅口头叙述和实物制作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记录了苏南地区传统虎头鞋工艺的制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分析虎头鞋所特有的艺术文化特征。

1 款式结构特征

苏南地区虎头鞋在当地早期儿童服饰中较为常见,根据季节不同,虎头鞋款式略微变化,同时在面料选取上有所不同,但在色彩、虎形图案、装饰搭配等方面基本保持原状。受到现代儿童服装流行元素的影响,目前虎头鞋在材质选择空间上更为广阔,打破了以传统棉布为主要面料的局面,并以暗花纹织锦缎、新型化纤材料为鞋面与鞋帮用料,从而丰富了传统虎头鞋样式。虽然在色彩、面料等细节上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但其基本造型、款式结构与工艺技术仍保留并沿袭着。文中以苏南地区春秋季虎头鞋为例(见图1),探究其制作工艺流程与内在艺术特征。

图1 苏南地区春秋季虎头鞋 Fig.1 Spring and autumn tiger shoe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由图1中可以看出,虎头鞋的基本结构由鞋面、鞋底(袼褙)和鞋帮3部分构成,鞋面上绣有虎形五官,鞋头扎须,鞋面与鞋帮外沿缝制花边滚条,鞋底铺柔软底面,鞋面宽松。

2 制作工艺流程

苏南地区虎头鞋缝制采用边裁边缝的手工家庭式作业方式,其制作特点是裁剪及缝制灵活、便捷,适合定制。

2.1 工具和材料

裁剪与缝制工具以及面辅料主要包括:剪刀、浆糊、画粉、尺子、水、缝纫针、熨斗、烫凳、纯棉垫布、面料、里料以及线状材料。虎头鞋的制作中,起到传统黏合作用的浆糊由面粉与水按比例调和而成,其黏度适中,与面料结合后可以提高裁片的缝制强度,并起到支撑与塑型的作用。民间传统虎头鞋面料主要为棉布,其虎形五官均用同种面料,在颜色上主要选用红、黄、黑3色。

2.2 缝制工艺流程

2.2.1做袼褙 袼褙是一双虎头鞋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结构部位,也是鞋底的雏形,一般采用同种原料制成。做袼褙是指将浆糊均匀涂在布上,待其晾晒干后形成厚片。在苏南地区,要做出一双结实舒适的鞋底,便要从精细的原料与严谨的工序入手。

首先,考虑到鞋底的舒适性,民间农村一般采用琐碎旧棉布或被里作为主要用料,后期旧棉布或被里不断被纯棉白坯布取代,但其舒适性与柔软性并未减弱;其次,将面粉和水按2∶3的比例放置在容器中均匀调和,将容器加热,不断搅拌,使面粉与水充分混合,形成黏稠度适中的浆糊(见图2);最后,将调制好的浆糊均匀涂在白坯布上,并放在通风处晾干,形成袼褙(见图3)。一般儿童虎头鞋鞋底需要由6~8片袼褙组成。

图2 调制浆糊Fig.2 Modulation paste

图3 袼褙Fig.3 Gebei

2.2.2绣鞋底 儿童虎头鞋鞋底样制作是整体工艺实施的关键,其主要工艺包括剪样、包边与铺底以及绣鞋底3部分。

首先,测量儿童脚部尺寸,并在较薄的纸(民间采用废旧报纸)上依据实际脚底尺寸画出鞋底纸样,俗称做鞋模[4]。纸样的裁剪是根据对称原理[5],以鞋底中线为对称轴,按足底形状绘制,并按鞋底纸样裁剪出同一形状袼褙(见图4)。一般一双虎头鞋需要袼褙8片,左右鞋各4片,制成虎头鞋鞋底雏形。

图4 虎头鞋鞋底纸样与袼褙样Fig.4 Sole patten and Gebei patten of tiger shoes

其次,对鞋底雏形包边与铺地。将按鞋底纸样裁剪好的袼褙2片为一组,两两相叠,相叠处填充棉花,并在袼褙表面用红色棉布包覆固定。裁剪不同材质的单层面料,铺在鞋底一面,以起到加厚作用。接着,测量鞋底周长,并在黑色或格子纯棉布上斜裁(45°角)宽2~2.5 cm的斜条,为避免斜条毛边外露,影响外观,将其对折压烫至0.8~1 cm宽度。沿鞋底外边缘包边,包边时应注意斜条顺直均匀,无起皱、扭曲等工艺弊病。

最后,对包边与铺底形成的鞋底进行刺绣,既增强鞋底牢固性,又起到装饰美化与赋予吉祥寓意的作用。通常在绣鞋底时会采用针锥,针锥扎孔,绣针引线,绣出各种吉祥纹样与图形(见图5)。

图5 鞋底包边与刺绣Fig.5 Bordure and embroidery of tiger shoes

2.2.3做鞋帮 鞋帮是鞋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鞋底相配套。在制作鞋帮之前,先根据鞋底做好鞋帮纸样,文中制作的虎头鞋鞋帮采用平口形(见图6)。鞋帮的制作同样需采用袼褙,与鞋底不同的是鞋帮由一层袼褙制成。在依据纸样裁剪鞋帮袼褙时,先按其形粗略裁剪,整体裁剪完成之后再进行精确裁剪。需注意的是,在鞋帮前后均要多预留0.5~1 cm裁剪余量,以便所形成的鞋帮与纸样形状完全吻合,利于与鞋底的准确缝合。

图6 鞋帮纸样拼合Fig.6 Pattern split of the upper

鞋帮袼褙裁剪完后,再根据其纸样形状裁剪里布,一般选用棉布或绒布,以保证鞋面舒适性。其颜色与图案采用红色或格子形。将裁剪好的里布鞋帮与袼褙按照标记位置对准并平整黏合。

2.2.4绣虎头 首先将虎脸及五官按纸样绘制形状完整裁剪,并将其五官黏合在虎脸上,把虎脸边缘多余的缝头在弧线止口部位打剪口并扣烫,使其止口边缘圆滑顺直。同时在五官部位按照其形状进行锁绣与直线纹,既突显五官立体感,又起到美化及加固作用。虎脸上的眼、鼻、眉具体缝制过程如下:

1)眼。眼睛由两部分组成,从外到里分别为白色水滴状眼球和黑色圆形眼球(见图7(a))。

黑色眼球与白色眼球均采用回针针法[6],黑色眼球采用双股线刺绣,两针间距0.2 cm。在刺绣时,先将黑眼球部分缝合,再将白色眼球缝迹线压在黑色下方以单股线缝合,从而突显眼睛整体的立体感。

2)鼻。鼻子是虎形五官中的重要部位。一般采用黄色涤棉线回针缝制,并在此缝形基础上用4股粉色缝纫线回针交叉缝制,形成棱形。以鼻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塑造出一个心形图案,以弱化虎形威严感,增加其童真趣味性(见图7(b))。

3)眉。用纱线支数较大的黑白涤棉线,依照眼上方的月牙形,按S捻方向固定,并在中心眉上等距离均匀缝制1 cm细眉。在眉毛之间,通常用黄色涤棉线绣出“王”字。至此,虎形五官主体部分制作完成。此外,一般在虎脸上附加一些装饰,如虎须,通常采用12根五彩色腈纶长丝纺织的毛线,均匀固定在虎鼻下方。

图7 虎头鞋眼睛和鼻子Fig.7 Eye and nose of tiger shoes

2.2.5制作虎头鞋鞋面 虎头鞋鞋面的裁剪如图8所示。点A与点C分别是虎头的耳朵部分,缝合时,分别将其与鞋帮两端点以及鞋底前端以串针针法固定,同时将止口用黑色斜条包边,缝合部分是AC段,在AB段和BC段留出1 cm距离用以止口缝边。先将鞋面面料按其中线固定,对齐鞋底上的对应点,左右对称平衡;其后,将两片里料按中心线再次对齐缝合,缝制时,面料套在里料外,并用大脚针在边缘加以固定,缝份在里;最后用白色斜条布在鞋面与鞋底缝合部位进行滚边装饰与固定(见图9)。

图8 虎头鞋鞋面裁剪Fig.8 Cutting drawing of the tiger shoes vamp

图9 春秋季虎头鞋 Fig.9 Spring and autumn tiger shoe

3 缝制特征与艺术特色

传统虎头鞋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纸样制作、裁剪、手工以及装饰工艺处理,其主体缝制过程包含着长辈们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因此,质朴独到的制作技艺与其艺术特征成为传统民间虎头鞋缝制方法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素之一。

3.1 局部与整体结合的造型特征

苏南虎头鞋的制作通常采用整体与局部结合方式,鞋面、鞋底及鞋帮用两片整料对应裁剪而成,而虎形五官用料较少,通常采用零碎布料制作。通过对江南地区民间虎头鞋五官的测量,其用料平均大小为:眼5 cm×3 cm,鼻子4 cm×4 cm,眉毛6 cm×3.5 cm。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零碎布料,丰富局部造型,使之与鞋面、鞋底、鞋帮等部位结合成一体,形成色彩丰富、肌理突出的虎头造型。

3.2 刺绣与贴布融合的技艺特征

在虎头鞋中,最常见的工艺手法是刺绣与拼贴,这种装饰手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五官与鞋底部位。在将鞋面与鞋底缝合包边之前,在鞋面的虎脸上运用碎布头拼贴眼、鼻,并运用刺绣工艺按其形状绣出眼球、鼻子的立体造型纹样。这一方面能够装饰美化鞋面,另一方面起到了固定作用。虎头上的“王”字也是通过刺绣工艺完成,以回针针法纹于鞋面之上。就整体而言,虎头鞋中这种刺绣与拼贴相结合的工艺手法,遵循了“器完而不饰”[7]的特征,体现了其实用功能与装饰美化功能的结合[8-9]。刺绣与贴布技术融合的方法,属于面料的再造,这对现代服装设计中面料的二次设计具有启示作用。

3.3 华美与工整并存的风格特征

传统拼布艺术中,苏南地区民间虎头鞋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中原地区虎头鞋的造型较为简洁,如山西(见图10)、陕西(见图11)等地的虎头鞋具有天然朴素的艺术特征,而这也是全国各地虎头鞋所具有的共同审美表现。在民间传统拼布手工艺中,其艺术造型体现随意性。中原地区虎头鞋的随意性造型主要归纳为以下方面:一是虎头鞋技艺传承人凭借高超技术而产生的“熟能生巧”,行云流水式地完成作品;另一类是民间传统手工业者受生活环境的限制,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即兴制作而成的产品。像山西、陕西等中原地区的虎头鞋基本上都带有很强的随意性。

苏南地区虎头鞋却展现出工整、华美的特点,并带有刚柔相济的艺术气息(见图12),这是区别其他地区虎头鞋随意性的关键,也是它的新意之处。苏南地区民间虎头鞋在形制造型上显得工整、挺拔,这和它的传统制作工艺密不可分。在调研中,许风英老人重点介绍了一些制作细节,如做袼褙时,鞋帮通常采用三四层布作为硬布衬,绣虎头时也采用此硬布衬作为支撑,并且刺绣时需讲究针法的细致、工整,使整双鞋的立体感应运而成。

图10 山西地区虎头鞋Fig.10 Tiger shoes in Shanxi

图11 陕西地区虎头鞋Fig.11 Tiger shoes in Shaanxi

图12 苏南地区虎头鞋 Fig.12 Tiger shoes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4 结语

虎头鞋通过沿袭传统家庭手工“女红”技艺来传承,彰显了纯朴的劳作气息。文中对苏南地区虎头鞋的缝制工艺和艺术特征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虎头鞋在遵循传统造物观念下的技术特征和艺术特色。同时,在民间采风与调研中发现,会制作传统虎头鞋的几乎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 而年轻一代熟悉整个制作技艺的匠人少之又少。从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当前迫切需要对苏南地区虎头鞋进行保护、研究与传承。

苏南地区民间传统虎头鞋在造型、色彩及装饰工艺手法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技术造诣,同时具有局部与整体、刺绣和贴布相融合的艺术特色,是江南水乡民间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张道一, 廉晓春.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87:63.

[2] 高格.细说中国服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152.

[3] 张竞琼, 张吉升, 孙宁宁. 中原地区虎头帽的工艺[J]. 纺织学报, 2009, 30(1):97-101.

ZHANG Jingqiong,ZHANG Jisheng,SUN Ningning.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iger head imitation cap in central area of China[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09,30(1):97-101.(in Chinese)

[4] 王珍慧. 传统文化的承载——盐城老虎鞋研究[D]. 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2009:30-32.

[5] 朝仓直巳.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吕清夫, 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147.

[6] 洪文进, 苗钰, 吴艳,等. 山越麻绣传统技艺的特征研究[J]. 丝绸, 2016, 53(4):52-56.

HONG Wenjin,MIAO Yu,WU Yan,et al.Study on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Shanyue ramie embroidery[J].Journal of Silk,2016,53(4):52-56.(in Chinese)

[7] 杨先艺,张睿智,王琴.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意识[J].装饰,2006(12):89-90.

YANG Xianyi,ZHANG Ruizhi,WANG Qin.On the design conscious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bject making[J].Art and Design,2006(12):89-90.(in Chinese)

[8] 夏伶俐. 中原地区儿童虎头帽的审美诉求及生存空间分析[J]. 国际纺织导报, 2015, 43(3):74-76.

XIA Lingli.Analysis of aesthetic and living space for tiger head imitation cap in central area of China[J].Melliand China,2015,43(3):74-76.(in Chinese)

[9] 吕枫韵. 中原虎头鞋艺术缘起与特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55(2):155-160.

LYU Fengyun.The origin and features of tiger-headed shoes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China[J].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6,55(2):155-160.(in Chinese)

SewingSkillsandArtisticFeaturesoftheFolkTigerShoesintheSouthofJiangsuProvince

HONG Wenjin1, SHEN Lei2

(1.School for Creative Studies,Yiw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Yiwu 322000,China;2.Key Laboratory of Eco-Textiles,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attern,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tiger shoes through the way of references analysis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recovered the fabrication steps and methods of the sole, upper, Gebei and tiger shape design.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sewing technology of the tiger shoes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in detail. The study showe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and local and whole of the tiger shoes.

tiger shoes,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technology,paper pattern,artistic features

2017-06-19;

2017-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1503154);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研究项目(YB2017193)。

洪文进(1988—),男,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安全服装设计与品牌。

Email: hwj881018@163.com

TS 943.2

A

2096-1928(2017)05-0416-05

(责任编辑:沈天琦,邢宝妹)

猜你喜欢
鞋帮纸样苏南地区
汪莲美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男西装两片袖纸样放缩方法设计
一种作坊用鞋帮收口机结构设计*
论现代女鞋设计与传统服饰元素之间的融合与碰撞
小尺寸纸样匀度测试方法研究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可滑动便携鞋
纸张光学特性对印刷图像再现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