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军萍
一、教学背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思维和想象力比较弱,给数学老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感觉比较棘手,而且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普遍不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二、教学案例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小学生年龄小,具备的思维还是形象思维,即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思维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体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有效理解和掌握。加上小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比较低,所以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个几何物体也无法充分理解。因此,數学老师第一步就要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认识,而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数学老师可以拿一个粉笔盒和一个火柴盒,然后让学生对这些物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体积”这一概念,同时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印象。
2.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低,对于很多数学问题无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譬如,对于粉笔盒和火柴盒的大小比较,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粉笔盒的体积要比火柴盒的体积大。数学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创设问题:“为什么说粉笔盒的体积要大于火柴盒,有什么判断标准?”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对于物体大小的判断,仅仅凭借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算,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数十个长、宽、高都为1寸的小正方体,然后数学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首先用这些小正方体摆出一个长为4寸、高和宽都为1寸的正方体,然后用这些小正方体摆出一个长为4寸,高为1寸,宽为3寸的长方体,再接着指导学生用这些小长方体摆出一个长为4寸,宽和高都为3寸的长方体。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新的知识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在此基础上,数学老师再引入相关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反思
小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理解能力也比较低,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选择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保证小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吸收。endprint